1. 首页
  2. 组词
  3. 漆组词
  4. 【漆】开头能组哪些词

【漆】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包线

    表面涂有绝缘漆膜或树脂薄膜的导线。其绝缘程度及机械强度均比纱包线好,且耐高温、抗腐蚀,广泛应用于电器设备及电机制造中。

  • 2 .

    1.黑色的鬓发。

  • 3 .

    1.用漆或其他涂料涂过的布,多用花布或有颜色的布做底子,可用来铺桌面或做书皮等。

  • 4 .

    1.漆以黑色之车。

  • 5 .

    1.用漆涂刷的城墙。典出《史记.滑稽列传》:"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

  • 6 . 齿

    1.古人所说的边远国名。一说古族名。后亦以泛指边远之国。

  • 7 .

    1.因接触生漆而引起的皮肤过敏。

  • 8 .

    1.复姓。孔子弟子有漆雕开。见《论语.公冶长》。

  • 9 . 方士

    1.传递书牍用的涂漆简板的戏称。

  • 10 .

    1.墨的异称。

  • 11 .

    又称“漆皮”。原指用亚麻仁油漆涂饰的表面异常光亮的革。后采用硝化纤维漆或聚氨酯漆等合成材料涂饰。用于制鞋、制包等。

  • 12 .

    1.油漆门窗﹑器物的工作。 2.从事油漆器物﹑门窗等工作的人。

  • 13 .

    1.犹漆宅。

  • 14 .

    1.草名,蜀羊泉的别名。

  • 15 .

    1.谓极暗无亮光。 2.颜色极黑。

  • 16 . 黑一团

    形容一片黑暗,没有一点光明。也形容对事情一无所知。

  • 17 .

    用天然漆或合成漆绘成的图画。除漆之外,还可加入金属、贝壳、彩石等辅助材料。是绘画和工艺美术相结合的产物,具有较强的装饰性。创作技法多样,有刻漆、堆漆、雕漆、嵌漆、彩绘、磨漆等。

  • 18 .

    1.犹黑灰。

  • 19 .

    1.用漆书写的竹木简。

  • 20 .

    1.称制作油漆器物的小手工业者。 2.指漆工。参见"漆工"。

  • 21 .

    1.有漆栏的井。

  • 22 .

    1.黑暗寂静。

  • 23 .

    1.指庄周。

  • 24 .

    1.犹墨绿。

  • 25 .

    1.黑脸。

  • 26 .

    1.黑漆。

  • 27 . 女忧鲁

    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 28 .

    1.器具表面涂漆的一层。

  • 29 .

    1.黑暗貌。

  • 30 .

    1.涂漆的尸体。

  • 31 . 沙砚

    1.漆和沙相混制成的砚台。今法用金刚砂,效果更佳。

  • 32 .

    1.用漆刷过的纱。

  • 33 .

    1.以漆涂身。战国晋豫让为智伯复仇事。 2.以漆涂尸。为保存尸体的方法之一。

  • 34 . 身吞炭

    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 35 .

    1.春秋鲁邑名。鲁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国事甚危。漆室有少女倚柱而啸,忧国忧民。见汉刘向《列女传.漆室女》。后用为关心国事的典故。 2.犹暗室。

  • 36 .

    1.用漆书写的竹木简。 2.用漆书写。

  • 37 .

    双子叶植物,漆树科。落叶乔木。中国特产树种。羽状复叶。开黄色小花。树皮灰白色,常裂开,里面乳白色的液体即生漆。种子榨油,供制肥皂和油墨。木材致密,是建筑和家具用材。根、叶可作农药。

  • 38 .

    1.指用脱胎法制成的坯。

  • 39 .

    1.乌黑如漆的眼瞳。

  • 40 . 桶底脱

    漆桶脱了底才能透光亮。比喻彻底明白清楚。

  • 41 .

    1.涂上漆的木碗。

  • 42 .

    1.犹漆书。

  • 43 .

    1.墨的一种。原料之一是油漆熏烧后产生的烟灰,故名。

  • 44 .

    1.漆沙砚。

  • 45 .

    1.古地名。战国时庄周为吏之处。其地一说在今河南省商丘市北;一说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北;一说在今安徽省定远县东。又或以为"漆园"非地名,庄周乃在蒙邑中为吏主督漆事,蒙在今商丘市北。 2.指庄子。

  • 46 . 园吏

    1.指庄子。

  • 47 .

    1.涂漆棺材的异称。

  • 48 .

    1.传说用漆做的烛。

  • 49 .

    1.犹漆器。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