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牛组词
  4. 【牛】在中间组哪些词

【牛】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奔

    1.古地名。

  • 2 . 比利斯山脉

    在欧洲西南部。东西延伸435千米,南北宽80~140千米。海拔大多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阿内托峰高3404米。有现代冰川发育。森林和矿藏丰富。多温泉。

  • 3 . 鼻

    〈方〉鼻腔里干结的鼻涕。

  • 4 . 白

    1.佛教语。比喻佛法中之大乘。

  • 5 . 八

    1.三弓床弩的别称。

  • 6 . 搏之虻

    原意是说主要目标应像击杀牛背上的虻虫一样去灭掉秦国,而不是像消除虮虱那样去与别人打败。后来比喻其志在大而不在小。

  • 7 . 伯

    1.喻指患有恶疾。

  • 8 . 伯之疾

    伯牛:人名,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伯牛不幸生了癞疮,那里是不治之症。因此用以指人患的不治的恶疾。

  • 9 . 草入口,其命不久

    草进到牛嘴里,牛一定会把它吃掉。比喻难以逃脱厄运。

  • 10 . 蚕丝

    比喻多而细密。

  • 11 . 床下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 12 . 槌酾酒

    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 13 . 春

    1.旧时日历的一种。单纸印制,上有象征农事的春牛图案,故称。

  • 14 . 赤中尉

    1.北魏王仲景的别号。

  • 15 . 吹拍马

    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 16 . 吹

    说大话,闲聊天。

  • 17 . 初生犊不怕虎

    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 18 . 斗

    1. 用于斗牛的四周有观众席并设有保护栏的竞技场。

  • 19 . 斗

    1.明代赐予一品官员的官服,上绣虬属兽斗牛,故名。

  • 20 . 斗

    1.指南斗星宫和牵牛星宫。

  • 21 . 带佩犊

    原指汉宣帝时渤海太守龚遂诱使持刀剑起义的农民放弃武装斗争而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归农。

  • 22 . 犯脖子

    1.方言。发脾气。

  • 23 . 犯

    1.方言。耍脾气。

  • 24 . 伏

    1.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 25 . 炖

    1. 指卤牛肉或罐头牛肉,常为咸腌牛肉。

  • 26 . 对弹琴

    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 27 . 对鼓簧

    比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同“对牛弹琴”。

  • 28 . 顶

    顶牛儿1比喻争持不下或互相冲突:他们两人一谈就顶起牛儿来了ㄧ这两节课排得~了。 顶牛儿2 [dǐng∥niú]骨牌的一种玩法,两家或几家轮流出牌,点数相同的一头互相衔接,接不上的人从手里选一张牌扣下,以终局不扣牌或所扣点数最小者为胜。也叫接龙。

  • 29 . 多如

    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 30 . 恩怨李

    1.唐代穆宗至宣宗年间(821-859),朝臣分别以牛僧孺﹑李德裕为首,党争激烈。后以"恩牛怨李"喻结党倾轧。

  • 31 .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

    虫蛀鸟啄能使梁柱毁坏,蚊虻的叮咬可使牛羊奔跑。比喻微小的有害因素,可以酿成大祸。

  • 32 . 风马不相及

    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33 . 风马不相及

    风:走失;及:到。本指齐楚相去很远,即使马牛走失,也不会跑到对方境内。比喻事物彼此毫不相干。

  • 34 . 饭

    1.又名《扣角歌》﹑《牛角歌》﹑《商歌》。古歌名。相传春秋时卫人宁戚喂牛于齐国东门外,待桓公出,扣牛角而唱此歌。《楚辞.离骚》"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王逸注引《三齐记》所载歌辞:"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后遂用作寒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 35 . 饭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 ②指从事贱业者。

  • 36 . 放归马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37 . 疯

    牛的一种传染病,最早发现于英国。疯牛的中枢系统受到侵害,出现狂躁不安,步态不稳,痉挛,心跳迟缓,极度消瘦等症状,直至死亡。对人有传染作用。

  • 38 . 服乘马

    役使牛马驾车。

  • 39 . 耕为主遭鞭杖

    1.民间传说:一位牧童在牧牛时睡着了﹐这时来了一只虎﹐牛急忙用角触醒牧童﹐牧童反以为扰了自己的清梦﹐怒而将牛鞭打。在元杂剧中﹐常作为恩将仇报的典实引用。

  • 40 . 割鸡焉用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 41 . 汗充栋

    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 42 . 汗充屋

    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 43 . 汗

    1.见"汗马牛"。

  • 44 . 汗塞栋

    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 45 . 汗塞屋

    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非常多。

  • 46 . 牯

    1.简称牯岭。在江西省庐山。因有岩石状如牯牛而得名。为我国著名风景区之一。清末先后为英﹑法﹑美等国租占,1935年收回。解放后辟为休养地。

  • 47 . 瓜

    1.形似蜗牛壳的小圆舍。泛指简陋的居处。

  • 48 . 火

    战国时,燕昭王派兵攻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将田单坚守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公元前279年,田单用牛千余头,角上缚刀,尾上缚苇浇油,夜间燃牛尾使牛负痛,猛冲燕阵,五千勇士随后掩杀,大败燕军,收复失土。

  • 49 . 呼呼马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 50 . 呼作马

    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 51 . 函

    1.见"函牛之鼎"。

  • 52 . 函之鼎

    1.大鼎。

  • 53 . 黑白角

    形容办事一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 54 . 黑

    1.蜣螂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三.蜣螂》。

  • 55 . 黑生白犊

    黑色的母牛产下白色的牛犊。旧时迷信,指吉祥的预兆。

  • 56 . 鸡口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57 . 黄

    1.庙名。在长江三峡的黄牛滩边。

  • 58 . 黄三峡

    1.即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说,以西陵峡﹑明月峡﹑黄牛峡为黄牛三峡。

  • 59 . 黄

    1.山名。在湖北省宜昌县西。

  • 60 . 黄

    1.长江中的滩名。

  • 61 . 黄

    1.即黄牛山。

  • 62 . 黄

    1.指汉宣帝外祖母王媪。

  • 63 . 蠒丝

    1.如蚕丝﹐如牛毛。比喻细密繁多。

  • 64 . 鸡尸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65 . 犟

    1.喻指执拗倔强的人。

  • 66 . 瘠偾豚

    瘠:瘦弱;偾:扑倒,压垮;豚:猪。再瘦的牛也能把猪压垮。比喻以强欺弱。

  • 67 . 茧丝

    形容功夫细密。

  • 68 . 瘠羸豚

    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 69 . 结晶胰岛素

    牛的胰岛素结晶。1955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桑格首先确定牛胰岛素中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1965年中国科学家首次合成具有全部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这是第一个在实验室中用人工方法合成的蛋白质。

  • 70 . 鲸吸

    鲸吸:像鲸鱼吸水一样。如鲸吸百川,似牛饮池水。比喻放量狂饮。

  • 71 . 金山遗址

    1. 1974年在辽宁省营口金牛山发现的古人类文化遗址。分上下两层上层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下层为旧石器时期初期晚一阶段。1984年发现较完整的人类化石,命名为“金牛山人”。

  • 72 . 金

    黄道十二星座之一。参看〖黄道十二宫〗。

  • 73 . 跨

    1.指从事农耕的人。

  • 74 . 九二虎之力

    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

  • 75 . 九拉不转

    形容态度十分坚决。

  • 76 . 九

    1.九牛和一毛。比喻差别极大。

  • 77 . 九去得一毛

    1.喻所失者少而所得甚多。

  • 78 . 九万象之力

    1.比喻极大的力量。

  • 79 . 九一毫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 80 . 九一毛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

  • 81 . 犂之子

    1.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 82 . 老破车

    老牛拉破车。比喻做事慢吞吞,一点不利落。也比喻才能低。

  • 83 . 老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 84 . 老拖破车

    1.比喻做事慢慢腾腾。

  • 85 . 犁骍角

    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同“犁生骍角”。

  • 86 . 犁之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 87 . 买卖剑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同“买犁卖剑”。

  • 88 . 买息戈

    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 89 . 马面

    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 90 . 马勃

    马勃:马屁菌;牛溲:车前草。借指不值钱的东西。

  • 91 . 马浡

    借指不值钱的东西。同“马勃牛溲”

  • 92 . 马

    1.马牛奔逸。语出《书.费誓》:"马牛其风。"蔡沈集传:"马牛风逸。" 2.无关系,不相干。

  • 93 . 马襟裾

    襟、裾:泛指人的衣服。马、牛穿着人衣。比喻人不懂得礼节。也比喻衣冠禽兽。

  • 94 . 马其风

    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 95 . 马

    1.犹言牛马走。形容奔波劳碌。

  • 96 . 木流马

    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 97 . 目无全

    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 98 . 目游刃

    游刃:游刃有余。指技艺精熟,行事胜任轻松。

  • 99 . 泥入海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 100 . 宁为鸡口,不为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 101 . 宁为鸡口,无为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102 . 宁为鸡口,毋为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103 . 气冲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 104 . 气吞

    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气势能吞没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105 . 骑读汉书

    形容刻苦攻读。

  • 106 . 牵

    1.指神话传说中的牛郎。

  • 107 . 牵

    俗称“喇叭花”。双子叶植物,旋花科。一年生缠绕草本。叶互生,近心脏形。花喇叭形,有蓝色、紫色、红色或白色等,一般清晨开放,中午闭合,可供观赏。种子可入药。

  • 108 . 牵

    1.指银河。

  • 109 . 牵

    1.即牵牛星。

  • 110 . 牵

    1.供牛﹑马及人行走的小径。

  • 111 . 牵下井

    比喻事情棘手,使不出力。

  • 112 . 牵

    1.即河鼓。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

  • 113 . 牵织女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 114 . 千备身

    1.官名。掌侍从宿卫。后魏始置。

  • 115 . 千

    1.刀名。语本《庄子.养生主》:"﹝庖丁﹞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后因以"千牛刀"称锋利的刀,亦代称御刀。

  • 116 . 千

    1.由千牛备身等武装护卫人员组成的帝王仪仗。

  • 117 . 敲宰马

    敲:指杀。指宰杀家畜牲口。

  • 118 . 青道士

    1.汉方士封君达的别号。

  • 119 . 青

    1.借指老子的《道德经》。

  • 120 . 青

    1.指老子。 2.指东汉方士封君达。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