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起组词
  4. 【起】开头能组哪些词

【起】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登陆;上岸。

  • 2 .

    1.确立界限。

  • 3 .

    1.见"起霸"。

  • 4 .

    戏曲表演程式。由亮相、云手、正冠、紧甲等一套程式动作连贯组成。表现古代武将整盔束甲准备上阵的情景。相传因明传奇《千金记·起霸》而得名。

  • 5 .

    1.起身下拜;起身拜谢。 2.起用,拜官。

  • 6 .

    1.筹集﹑置办。 2.措手之处,办法。

  • 7 .

    1. 即“引爆”,使引起爆炸。

  • 8 .

    1.指病愈。

  • 9 .

    1.犹言伏笔。 2.起因;由来。 3.本钱;基础。 4.上奏本。

  • 10 .

    1.提起笔来;开始动笔。 2.书法上指笔锋开始与纸接触。 3.检字法上指一个字的第一笔。

  • 11 .

    1.抬起跛脚行走。形容触动之大或兴致之高。

  • 12 .

    1.谓欢欣鼓舞。

  • 13 .

    1.长膘;长肉。

  • 14 .

    1.保镖者押货起行。

  • 15 .

    1.犹出殡。

  • 16 .

    1.发兵;出兵。 2.犹起事。 3.聚合兵众。 4.部队开拔。

  • 17 . 兵动众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 18 .

    1.病愈。 2.谓人病愈后亲友设宴招待﹑赠送物品表示祝贺。 3.治病。 4.生病;得病。

  • 19 .

    1.起驳,用小船将货物运至岸上。

  • 20 .

    1.产生波浪。 2.掀起风波;寻衅肇事。 3.比喻有节奏地间歇﹑曲折前进。

  • 21 .

    1.驳运。剥,通"驳"。

  • 22 .

    1.兴起并称霸。伯,通"霸"。

  • 23 .

    1.征集补充。 2.服丧期满补官。

  • 24 .

    1.起身步行。 2.动身;出发。 3.举步;跨步。 4.比喻开始。

  • 25 .

    1.官署名。晋武帝置起部郎。南北朝时,宋﹑齐﹑梁﹑陈有起部尚书,掌管宗庙宫室的建造事宜,事毕即行撤销。北齐起部亦掌工造。隋以后改称工部。 2.用以代称工部。

  • 26 .

    1.指抬棺起行。

  • 27 .

    1.刚孵化出来的蚕。

  • 28 .

    1.发掘埋藏之物。

  • 29 .

    1.工部。

  • 30 .

    1.拟稿;打草稿。

  • 31 .

    1.上茶;端茶。

  • 32 .

    1.征派。

  • 33 .

    1.指诵经拜忏。

  • 34 .

    1.开场;开局。

  • 35 . 承转合

    起:开头;承:承接上文加以申述;转:转折;合:结束。泛指文章的做法。也比喻固定呆板的形式。

  • 36 .

    1.出发上路。

  • 37 . 齿

    1.张唇露齿。 2.启齿,开口。

  • 38 .

    1.最初;起先。

  • 39 .

    1.谓官员重被起用任命。

  • 40 .

    1.犹起居。

  • 41 .

    1.开船。 2.造船。

  • 42 .

    1.见"起床"。

  • 43 .

    1.升火煮饭。

  • 44 .

    1.存放。 2.起码的储蓄额。

  • 45 .

    1.戏剧中武戏开始扑打。 2.泛指打架。

  • 46 .

    1.谓僧人离开原住寺庙,外出云游或另谋他所。单,指题有众僧之名,贴在僧堂壁上的小纸片,有单之位,即席。亦谓之单位。起单者自其单位起身。

  • 47 .

    1.指戽干河荡里的水来捕鱼的方法。

  • 48 .

    1.谓随俗俯仰﹑浮沉。 2.高低;好歹;轻重。 3.谓时好时坏,反复折腾。 4.头绪。

  • 49 .

    1.兴旺﹑胜利之道。 2.为保证铁道行车的平稳和安全,用专门机具将轨枕﹑钢轨抬高,进行捣固的一种线路作业。

  • 50 .

    1.距离地面;离开地面。 2.疏松土地。

  • 51 .

    1.建造府第。

  • 52 .

    1.谓点兵出发。 2.开始。 3.开始的地方或时间。

  • 53 .

    1. 利用感应起电使物体带电。

  • 54 .

    1.开店。

  • 55 .

    1. 用起重机吊起。

  • 56 .

    1.指起句。 2.指歌唱起音。

  • 57 .

    1.犹透顶,达到极点。

  • 58 .

    1.见"起碇"。

  • 59 .

    1.亦作"起椗"。 2.拔锚启航。

  • 60 .

    1.起居。泛指饮食寝兴等一切日常生活状况;亦专指起立坐卧。 2.启驾动身。 3.差动,调发。 4.动;动弹。 5.开动;发动。 6.敬词。烦劳;劳驾。

  • 61 . 动电流

    电动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起动时的电流。一般数倍于额定电流。大的起动电流会引起电力网电压的波动,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使用。大容量电动机的起动,常采用自耦变压器、补偿开关等以限制起动电流。

  • 62 . 动器

    控制电动机起动的电器。具有限制起动电流过大的作用。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类。手动起动器是在电动机起动后,通过人工加大其电压逐渐达到工作电压,使电动机加速到正常速度而完成起动过程。如星形三角形起动器和电阻减压起动器。自动起动器是在电动机起动后,不必人工控制而能完成起动过程。如电磁起动器和自耦减压起动器。

  • 63 . 动转矩

    电动机起动时在其轴上产生的机械转矩。机械设备不同,对起动转矩的要求也不同,在选择电动机时应加考虑。起动转矩常大于电动机的额定转矩。

  • 64 .

    1.建造房屋。

  • 65 .

    1.犹计量。 2.犹超度。

  • 66 .

    1.发起,开端。 2.谓发起事端。

  • 67 .

    1.耍弄,和人开玩笑。

  • 68 .

    1.亦作"起柁"。亦作"起柂"。 2.启动船舵。指开船。

  • 69 .

    1.犹启发。 2.出发。 3.征调﹑发送。 4.诈取;捞取。 5.犹起赃。 6.起棺发丧。 7.犹饱满。

  • 70 .

    1.有劳;相烦。

  • 71 .

    1.造反。

  • 72 .

    1.飞起来;开始飞行。 2.喻飞速发展。

  • 73 .

    1.重新建树﹑恢复已被废置的事和物。 2.重新起用已被贬黜的官吏。

  • 74 .

    1.建造坟墓。

  • 75 .

    1.生风;刮风。 2.比喻生事,无中生有。

  • 76 .

    1.凤凰展翅高飞。比喻事物的绚丽和景象的壮观。

  • 77 . 凤腾蛟

    宛如蛟龙腾跃、凤凰起舞。形容人很有文采。

  • 78 .

    1.征集人夫。

  • 79 .

    ①一起一落,高低不平:山峦起伏|连绵起伏的群山|鼾声起伏。 ②比喻兴衰:万古陈往还,百代劳起伏。

  • 80 .

    1.犹起复。古代官吏有丧,服未满而起用。 2.指服满而起用。

  • 81 .

    1.拔之使松动。 2.谓使沉船浮出水面。

  • 82 .

    1.产生或得到福祉。

  • 83 .

    ①古代官员遭父母丧时必须离职服丧,服丧期未满而应召任职称为“起复”。明清两代也指官员服丧期满后复任官职:夺情起复|执政遭丧皆起复|三年孝满,也不去起复做官。 ②泛指一般开缺或革职官员重被起用:他系此地人,革后家居,今打听得都中奏准起复旧员之信,他便四下里寻情找门路。 ③指病体康复:服药三月,才渐渐地起复过来。

  • 84 .

    1.致富。

  • 85 .

    1.伏犀骨通达头顶,旧时面相家认为是富贵贤能之相,称"起盖"。 2.建造。

  • 86 .

    1.谓起运成批按字号编组的货物。一组称一纲。

  • 87 . 稿

    1.亦作"起藳"。 2.打草稿;拟稿。

  • 88 .

    1.见"起稿"。

  • 89 .

    1.原由;起端。 2.从来;一向。

  • 90 . 根发脚

    1.方言。从头至尾;原原本本。

  • 91 . 根发由

    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 92 . 根由头

    1.犹言起根发脚。

  • 93 .

    1.旧时指第一次打更,即五更中的一更天。

  • 94 .

    1.动工;开工。

  • 95 .

    1.动工兴建。

  • 96 . 功局

    1.谓清点房产。

  • 97 .

    1.八股文中的第五段文字,是正式议论的第一部分。

  • 98 .

    1.犹起死。 2.从坟墓中挖出死者的骸骨。

  • 99 .

    1.犹起更。古代击鼓报更。"起鼓",指第一次打更。

  • 100 .

    1.犹起痿。

  • 101 .

    1.以卦象占卜。

  • 102 .

    1.罢免家居或丁忧回籍的官吏被重新起用。

  • 103 .

    1.谓出仕。

  • 104 .

    1.谓把棺材从丧家或厝地抬走,出殡入土。

  • 105 .

    1.谓塾师授馆开学。

  • 106 .

    1.把炒煮好的食物从锅子里盛起来。 2.谓准备炊具上灶。

  • 107 .

    1.指我国古代神医扁鹊的故事。虢太子尸蹷,扁鹊活之。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泛指医术高明,能起死回生。

  • 108 .

    1.走过;站往旁边。

  • 109 .

    1.走陆路。

  • 110 .

    1. 轮船、飞机等开始航行。

  • 111 .

    1.取名号。

  • 112 .

    1.使禾苗直立复苏。 2.使禾苗茁状成长。

  • 113 .

    1.旧时诗文写作有起﹑承﹑转﹑合等章法,"起"是指开端,"合"是指结束全文。

  • 114 .

    1.谓起飞。

  • 115 .

    1.犹起哄。

  • 116 .

    1.亦作"起哄"。 2.谓许多人在一起胡闹生事;捣乱。 3.打趣;开玩笑。

  • 117 .

    1.爆竹之一种,形如小纸炮,缀有长约二三尺苇杆,燃其芯即急起。 2.提花;缀有突出的花纹。

  • 118 . 花头

    1.谓玩弄手腕。

  • 119 . 花样

    1.犹言起花头。

  • 120 .

    1.改变社会风尚。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