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伏甲- 1.谓埋伏武士或军队。 
- 2 . 伏剑- 1.以剑自刎。 
- 3 . 伏节- 1.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 4 . 伏节死义- 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义:为正义而死。为坚守节操和正义而死。 
- 5 . 伏节死谊- 伏节:坚守节操而死;死谊:为情谊而死。指坚守节操,致死不相负。 
- 6 . 伏景天- 1.即伏天。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 
- 7 . 伏局- 1.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 8 . 伏军- 1.埋伏的军队。 
- 9 . 伏寇- 1.暗藏的仇敌。 
- 10 . 伏腊- 1.亦作"伏臈"。 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 11 . 伏臈- 1.见"伏腊"。 
- 12 . 伏老- 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 2.旧传蝙蝠老后化为魁蛤,名伏老。 
- 13 . 伏礼- 1.犹言陪礼。 
- 14 . 伏历- 1.见"伏枥"。 
- 15 . 伏利- 1.尚未开发的物资﹑财源。 
- 16 . 伏枥- 1.亦作"伏历"。 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 17 . 伏凉儿- 1.指蝉。 
- 18 . 伏猎- 1.唐户部侍郎萧炅曾将"伏腊"误读为"伏猎"。后因以"伏猎"为大臣不学无文之典实。 2.见"伏猎侍郎"。 
- 19 . 伏猎侍郎- 1.指唐户部侍郎萧炅。因其曾将"伏腊"读为"伏猎",故被讥为"伏猎侍郎"。《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萧炅读之曰:'蒸尝伏猎。'炅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挺之戏问﹐炅对如初。挺之白九龄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佑三年》:"昔唐省中有'伏猎侍郎'﹐为严挺之所讥而罢。"后世以"伏猎侍郎"泛指不学无术的人。 
- 20 . 伏灵- 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 2.彗星的一种。 
- 21 . 伏苓- 1.见"伏灵"。 
- 22 . 伏苓芝- 1.唐代书法家李邕伪托的刻工名字。 
- 23 . 伏流- 1.潜藏在地下的水流,地下河流。 2.指水在地下流动。 3.比喻暗中流布。 
- 24 . 伏龙- 1.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2.指灶神。 3.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 25 . 伏龙凤雏-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 26 . 伏龙肝- 1.中药名。即灶心土。土灶底部中心黄褐色的焦土。 
- 27 . 伏龙观- 1.古建筑名。在四川省灌县城西都江堰离堆北端。相传战国秦蜀郡守李冰父子治水,曾制服岷江孽龙,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立祠祭祀。北宋初改为伏龙观。现有殿宇三重,为清代重修。大殿内有李冰石像,造于东汉灵帝建宁元年。 
- 28 . 伏路- 1.暗道,隐秘的通路。 
- 29 . 伏鸾- 1.三国魏邓艾的别号。 
- 30 . 伏鸾隐鹄- 伏鸾、隐鹄分别是三国时期魏国邓艾和陆云的别号。后泛指隐居的贤人。 
- 31 . 伏落- 1.沦落。 
- 32 . 伏埋- 1.埋伏。 
- 33 . 伏脉- 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 34 . 伏莽- 1.《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 35 . 伏猛- 1.指老虎。 
- 36 . 伏明霞- 跳水运动员。湖北武汉市人。女。1991年不满十三岁获第六届世界锦标赛跳台冠军,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1992年获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跳台金牌。1994年获第七届世界锦标赛跳台冠军,同年获第十二届亚运会跳板亚军。1995年获第九届世界杯跳板冠军和跳台亚军。1996年在第二十六届奥运会上包揽女子跳台和跳板两枚金牌。 
- 37 . 伏魔大帝- 1.明万历四十二年敕封三国蜀大将关羽为三界伏魔大帝。 
- 38 . 伏匿- 1.隐藏;躲藏。 
- 39 . 伏念- 1.谓退而自省。 2.伏,敬词;念,念及,想到。旧时致书于尊者多用之。 3.犹俯念,下念。谓在上者体察下情。 
- 40 . 伏牛山- 1. 河南省西部山脉,为秦岭东段支脉,西北—东南走向,长400公里,为淮河、汉水分水岭。主峰老君山高2192米。 
- 41 . 伏弩- 1.埋伏弓箭手。 2.隐蔽着的用机械发射的弓箭。 3.泛指暗箭。 
- 42 . 伏女- 1.指西汉经学家伏胜的女儿。曾奉父命传《尚书》于晁错。 
- 43 . 伏魄- 1.古代迷信,谓人始死时魂魄离体未久,可持死者之衣升屋,北面三呼,招其魂魄归体,称为"伏魄"。伏,通"复"。 2.指死而复苏。 
- 44 . 伏蒲- 1.汉元帝欲废太子,史丹候帝独寝时,直入卧室,伏青蒲上泣谏。事见《汉书.史丹传》。后因以"伏蒲"为犯颜直谏的典故。 
- 45 . 伏乞- 1.向尊者恳求。伏,敬词。 
- 46 . 伏气- 1.屏气,抑止呼吸。形容惶恐的样子。 2.指道家的吐纳修炼法。 3.服气;认输。 
- 47 . 伏愆- 1.认罪。 
- 48 . 伏泉- 1.从地下流出的水。 
- 49 . 伏阙- 1.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 50 . 伏热- 1.盛夏的炎热。 
- 51 . 伏刃- 1.用刀剑自杀。 
- 52 . 伏日- 又称“伏天”。节令名称。始于每年7月中旬,止于8月中旬。伏日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一年中气温最高的季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朗少雨,月平均气温可达28~29°c,最高气温可达38~40°c。此时有些地区常发生伏旱。 
- 53 . 伏戎- 1.埋伏军队或刺客。 2.指隐伏伺机以图作乱的武人。 
- 54 . 伏肉- 1.死尸的肉。 
- 55 . 伏生- 1.汉时济南人,名胜,或云字子贱。原秦博士,治《尚书》。始皇焚书,伏生以书藏壁中。汉兴后,求其书已散佚,仅得二十九篇,以教于齐鲁间。文帝即位,闻其能治《尚书》,欲召之。然伏生年已九十馀,老不能行,乃诏太常使掌故晁错往受之。西汉《尚书》学者,皆出其门下。相传所撰有《尚书.大传》三卷,疑为后学杂录所闻而成。参阅清陈寿祺《尚书大传序录》。 
- 56 . 伏尸- 1.亦作"伏尸"。 2.谓杀人致死。 3.尸体倒地。犹言死亡。 4.倒在地上的尸体。指死者。 5.伏在尸体上。 
- 57 . 伏尸百万-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形容死伤惨重。 
- 58 . 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流出的血淌了一千里。形容死伤惨重。 
- 59 . 伏狮- 1.指船头或船尾顶部的大横木。 
- 60 . 伏石- 1.暗礁。 
- 61 . 伏食- 1.服食。指道家服食丹药。 
- 62 . 伏式- 1.见"伏轼"。 
- 63 . 伏俟城- 1.古城名。故址在今青海省青海湖西岸布哈河河口附近。隋大业五年于此置西海郡。 
- 64 . 伏薮- 1.方言。谓鸡孵卵。 
- 65 . 伏弢- 1.仆倒在弓套上。《左传.成公十六年》:"王召养由基﹐与之两矢﹐使射吕锜。中项﹐伏弢。以一矢复命。"《国语.晋语九》:"郑人击我。吾伏弢衉血﹐鼓音不衰。"韦昭注:"弢﹐弓衣也。"后以指为国捐躯或浴血奋战。 
- 66 . 伏特- 电压单位,1安培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姆的导线时,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特。这个单位名称是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Conte Alessan-dro Volta,也译作伏打)而定的。简称伏。 
- 67 . 伏特计- 测量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仪器。也叫电压表或电压计。 
- 68 . 伏特加- 俄罗斯的一种烈性酒。[俄водка] 
- 69 . 伏天- 指三伏时期,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参看〖三伏〗。 
- 70 . 伏天儿- 1.蝉的别名。 
- 71 . 伏贴- ①紧贴在上面:壁纸糊得很~。 ②同‘伏帖’①。 
- 72 . 伏帖- ①舒适:心里很~。也作伏贴。 ②同‘服帖’①。 
- 73 . 伏听- 1.谓暗中探听。 2.谓俯伏听命。 3.谓恭顺地听从。 
- 74 . 伏突- 1.短刀。 
- 75 . 伏兔- 1.亦作"伏菟"。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 2.古代车上的部件,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以其形如蹲伏之兔,故名。 3.指织机上的部件。 4.经穴名。别名外勾。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大腿前外侧,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 5.亦作"伏菟"。草药飞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飞廉》﹝释名﹞。 
- 76 . 伏菟- 1.见"伏兔"。 2.见"伏兔"。 
- 77 . 伏望- 1.表希望的敬词。多用于下对上。 
- 78 . 伏惟- 1.亦作"伏维"。 2.下对上的敬词。多用于奏疏或信函。谓念及,想到。 3.表示希望,愿望。 
- 79 . 伏维- 1.见"伏惟"。 
- 80 . 伏维尚飨- 旧时祭文中的套语。意思是恭敬地请你来吃。后用做死亡的戏谑说法。 
- 81 . 伏卧- 1.趴着;卧倒。2. [指狗]∶头伏在前爪上躺下。 
- 82 . 伏息- 1.隐匿形迹。 
- 83 . 伏牺- 1.见"伏羲"。 
- 84 . 伏犀- 1.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 
- 85 . 伏羲- 1.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风姓。相传其始画八卦,又教民渔猎,取牺牲以供庖厨,因称庖牺。亦作"伏戏"﹑"伏牺"。 
- 86 . 伏羲氏- 也称“牺皇”、“包牺”。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他和女娲氏兄妹相婚而产生人类。他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反映了中国原始时代人类开始渔猎畜牧生活的情况。又传说他还制作八卦。 
- 87 . 伏袭- 1.谓伏兵袭击。 
- 88 . 伏戏- 1.见"伏羲"。 
- 89 . 伏线- 埋下的线索;伏笔。 
- 90 . 伏箱- 1.驾车。伏,通"服"。语本《诗.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朱熹注:"服,驾也。箱,车也。" 
- 91 . 伏小- 1.甘愿处于低下的地位。 
- 92 . 伏刑- 1.被处决。 
- 93 . 伏汛- 在伏天里发生的河水暴涨。 
- 94 . 伏彦- 1.指隐居的贤人。 
- 95 . 伏药- 1.埋伏着的炸药。 
- 96 . 伏谒- 1.谒见尊者,伏地通姓名。 
- 97 . 伏翼- 1.即蝙蝠。 
- 98 . 伏阴- 1.盛夏中出现的寒气。谓气候反常。 2.旧时迷信,谓道士或巫婆敬神﹑念咒后,灵魂即离体而去,聆受神的指示,以为人禳灾除病。这种做法,称为"伏阴"。 
- 99 . 伏吟- 1.旧时术士占卜吉凶时所得卦爻之象。 
- 100 . 伏引- 1.谓服罪,认罪。 
- 101 . 伏隐- 1.藏匿;隐居。 
- 102 . 伏膺- 1.服膺。伏,通"服"。谓倾心,钦慕。 2.服膺。伏,通"服"。指信服;归心。 3.服膺。伏,通"服"。谓从学,师事。 
- 103 . 伏雨- 1.指连绵不断的雨。 
- 104 . 伏毒- 1.服毒,吃毒药自杀。 
- 105 . 伏读- 1.谓恭敬地阅读。"伏"为表敬之词。《孔丛子.杂训》:"子思在鲁﹐使以书如卫问子上﹐子上北面再拜﹐受书伏读。"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亦称"伏读"。 
- 106 . 伏而咶天- ?O以舌舔物。伏地以舌舔天。比喻所行与所求不一致,无法达到目的。 
- 107 . 伏尔加格勒- 原称“察里津”、“斯大林格勒”。俄罗斯工业城市。人口97.4万(1985年)。工业有机器制造、冶金等部门。附近有大型水电站。铁路枢纽和重要河港。 
- 108 . 伏尔加河- 欧洲第一大河。在俄罗斯欧洲部分。源于瓦尔代丘陵,注入里海。长3530千米。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通过运河连接白海、波罗的海、黑海、亚速海和里海,实现五海通航。货运量占俄罗斯内河货运总量的大部。沿河多水库和水电站。 
- 109 . 伏尔加河纤夫- 油画。俄国列宾作于1870-1873年。描绘一队衣着破烂、疲惫不堪的纤夫拉着货船,以沉重的步子,缓缓地行进在伏尔加河畔的沙滩上。画中人物形象各异,气质、性格和生活阅历迥然不同,画家以写实手法赋予他们生命的活力,从而使作品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感染力。 
- 110 . 伏尔加乌拉尔石油区- 又称“第二巴库”,为俄罗斯仅次于西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面积70万平方千米。石油探明储量在30亿吨以上,年产原油2亿吨左右。建有多座炼油厂和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 111 . 伏尔泰- ①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因反对封建贵族,多次被捕,后当选为法兰西语文学院院士。反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主张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很大。著作主要有《哲学通信》、《哲学辞典》等。 ②雕塑。法国乌东作于1781年。雕像中的伏尔泰穿着宽大的长袍,坐在扶手椅中,具有高贵庄严的气质。 
- 112 . 伏法- (犯人)被执行死刑:罪犯已于昨天~。 
- 113 . 伏法受诛-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死刑;诛:杀死。犯法被杀。 
- 114 . 伏方- 1.北方。 
- 115 . 伏伏腊腊- 1.极其顺服的样子。 
- 116 . 伏伏贴贴- 1.见"伏伏帖帖"。 
- 117 . 伏伏帖帖- 1.亦作"伏伏贴贴"。 2.心甘情愿;顺从。 
- 118 . 伏阁受读- 形容恭敬受教。 
- 119 . 伏辜- 1.服罪;承担罪责而死。语本《诗.小雅.雨无正》:"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 120 . 伏旱- 伏天出现的旱情: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