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开头能组哪些词
- 1 . 外质- 1.外表,外貌。 
- 2 . 外痔- 1.病名。生在肛门外部的痔疮。与内痔相对。 
- 3 . 外重- 1.谓中央政权以外的地方藩镇势重。 
- 4 . 外州- 1.京都以外各州的统称。 
- 5 . 外籀- 1.逻辑学术语"演绎"的旧译名。 
- 6 . 外主- 1.谓在外之主事者。 
- 7 . 外属- 1.外家亲属。 
- 8 . 外转- 1.旧时谓京官转任外省同级官职。与内转相对。 
- 9 . 外资- 1.由外国政府或商人投入的资本。 
- 10 . 外资企业- 也称“外商独资企业”。由外国个人或外国公司等单独投资,遵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设立的企业。中国对外开放后,允许外商来中国单独投资设立企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企业法》规定:外资企业不包括外国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支机构;外资企业符合中国法律关于法人条件的,可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 
- 11 . 外子- 旧时妇女对人称自己的丈夫:张总,外子不懂人情世故,冒犯处请多关照! 
- 12 . 外眦- 1.靠近两鬓的眼角。 
- 13 . 外宗- 1.古官名。掌宗庙祭祀时辅佐王后荐献等事。 2.王诸姑及姊妺的女儿等。 
- 14 . 外族- 1.母家或妻家的亲族。 2.指本民族或本国以外的民族或国家。 
- 15 . 外祖- 1.母之父。俗称外公。 
- 16 . 外祖父- 1.母亲的父亲。俗称外公。 
- 17 . 外祖母- 1.母亲的母亲。俗称外婆。 
- 18 . 外作- 1.指正业之外的事。 2.谓在外干活。 
- 19 . 外甥- 1.姐或妺的儿子。某些地区亦称外孙为外甥。 
- 20 . 外甥女- 1.亦作"外生女"。 2.姐或妹的女儿。 3.有的地方称外孙女为外甥女。 
- 21 . 外省- 1.谓中枢机构之外的官署。 2.本省以外的省份。 3.京都以外的地方各省。 
- 22 . 外施- 1.对外家施恩泽。 
- 23 . 外史- ①指正史以外非官修的稗史、野史:《天禄阁外史》。 ②指某些旧小说:《儒林外史》。 ③旧时某些文人的别号:白云外史(即清代恽格)。 
- 24 . 外使- 1.指派出或进入的使者。 
- 25 . 外氏- 1.指外祖父母家。 
- 26 . 外市- 1.谓勾通外人以取利。 
- 27 . 外事- 1.古代指外土诸侯奉行王事。《书.康诰》:"外事,汝陈时臬,司师兹殷罚有伦。"孔传:"言外土诸侯奉王事,汝当布陈是法,司牧其众及此殷家刑罚有伦理者兼用之。"一说谓在外朝听狱之事。参见清孙星衍《尚书古今文注疏》。亦指境外之事。 2.古代指郊祭或田猎之事。亦指对外联合或用兵。 3.朝廷政事。与宫内之事称内事相对。 4.世事;家庭或个人以外的事。 5.指外交事务。 6.指男色之事。 
- 28 . 外视- 1.犹外观,外表。 2.谓视如外人。 
- 29 . 外饰- 1.谓粉饰外表;虚饰。 
- 30 . 外室- 1.犹外宅。指男子于正妻以外在别处另娶的妾。 
- 31 . 外手- 1.指在内室之外当差的佣人。 2.赶车或操纵机器时,指车和机器的右边。 
- 32 . 外书- 1.佛教徒称佛经以外的书籍为外书。 
- 33 . 外水- 1.水名。指长江流经四川旧彭山县的一段。 2.水名。旧彭山县,汉称武阳。彭亡聚亦称彭亡。 3.水名。四川以涪江为内水,岷江为外水。 4.犹外乡。 5.犹外快。 
- 34 . 外顺- 1.外貌和顺。 2.表面顺从。 
- 35 . 外说- 1.指儒家六经以外的传记杂说等。 
- 36 . 外铄- 1.犹外力。 
- 37 . 外私- 1.古代士对本国大夫的自称。 2.士﹑大夫对他国大夫﹑士的自称。 3.私通外国。 
- 38 . 外四路- 1.谓关系疏远的。 
- 39 . 外祀- 1.郊祀。祀国内山川四望之属。 
- 40 . 外祟- 1.外来的鬼怪﹑祸祟。亦以喻外来的扰害﹑祸患等。 
- 41 . 外孙- 1.女儿的儿女。 
- 42 . 外孙女- 1.女儿的女儿。 
- 43 . 外孙子- 1.[口]∶女儿的儿子。 
- 44 . 外缩- 1.谓表面收敛。 
- 45 . 外胎- 1.车轮的外带。即包在内胎外面直接与地面接触的轮胎。 
- 46 . 外台- 1.官名。后汉刺史,为州郡的长官,置别驾﹑治中,诸曹掾属,号为外台。 2.官名。兰台。 3.官名。汉因秦制,置谒者为外台。参见"三台"。 
- 47 . 外堂- 1.古代帝王陵墓中外间的墓室。 
- 48 . 外逃- 1.逃往另一地。2.逃往另一国家。 
- 49 . 外套- 短篇小说。俄国果戈理作于1842年。小官吏亚卡基耶维奇成年累月抄写文书,经常受人愚弄。他节衣缩食,好容易做了一件新外套,不久却被人抢去。他求警察局长帮助,却挨了一顿臭骂,从此一病不起,终于死去。 
- 50 . 外体- 1.身体的外部。比喻辅佐之士。 
- 51 . 外廷- 1.亦作"外庭"。 2.国君听政的地方。对内廷﹑禁中而言。也借指朝臣。 
- 52 . 外庭- 1.见"外廷"。 
- 53 . 外头- 1.外边;外面。 
- 54 . 外头人- 1.指一家之外的人。 2.妻子对丈夫的俗称。 
- 55 . 外外- 1.对外甥的爱称。 
- 56 . 外外姐姐- 1.对外甥媳妇的爱称。 
- 57 . 外王父- 1.外祖父。 
- 58 . 外王母- 1.外祖母。 
- 59 . 外围- 1.指外层包围圈。 2.指外界的气氛。 3.指圆状物外圈的周长。 4.以某一事物为中心而存在的(事物)。 
- 60 . 外围处理机- 多处理机系统中专门执行输入、输出和其他操作的处理机。具有与主机并行处理数据的能力。能向系统主机输出数据,并从系统主机输入数据,进行处理和控制,从而提高整个多处理机系统的运算能力和灵活性。 
- 61 . 外围设备- 计算机系统中除主机外的其他设备。包括输入和输出设备、外存储器、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外围处理机等。是计算机与外界进行通信的工具。 
- 62 . 外委- 1.清代武官名。初为额外委派,后成定制。外委千总,正八品;外委把总,正九品;额外外委,从九品。 
- 63 . 外壝- 1.围绕祭坛的矮土墙。亦泛指祭坛。 
- 64 . 外文- 1.外国的语言或文字。 
- 65 . 外翁- 1.外祖父。 2.岳父。 
- 66 . 外屋- 1.数间相连的房屋中直接通到外面的房间。 
- 67 . 外侮- 1.来自外国﹑外族的侵犯和凌辱。 2.谓对外侵犯﹑欺凌。 3.来自外界的侵犯﹑欺凌。 
- 68 . 外务- 1.身外的事务;正业以外的事务。 2.指与外国交涉的事务。清末有外务部,职权同后来的外交部。 
- 69 . 外物- 1.身外之物。多指利欲功名之类。 2.谓超脱于物欲之外。 3.指外界的人或事物。 
- 70 . 外骛- 1.谓流溢于外。 2.谓别有追求,心不专。 
- 71 . 外鹜- 1. 用心不专一;旁鹜。 
- 72 . 外徙- 1.谓转任地方官。 
- 73 . 外闲- 1.见"外间"。 
- 74 . 外县- 1. 省内本地以外的县份。 
- 75 . 外线- 1.处于对敌包围形势的作战线。 2.在安有电话分机的地方称对外通话的线路。 
- 76 . 外羡- 1.陵墓的外道。 
- 77 . 外乡- 1.本地或家乡以外的地方。 
- 78 . 外相- 1.谓在地方上主政者。 2.指人显露于外的状貌。 
- 79 . 外厢- 1.外面。 
- 80 . 外向- ①旧指女子婚后偏向丈夫方面:妈妈对女儿成家后一味外向,不来看望父母,很不满意。 ②指好活动、好交往,活泼而开朗的性格特征:我内向,你外向,彼此合不拢。 
- 81 . 外向型经济- 指面向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引进外资能力和较大的进出口贸易额的经济类型。 
- 82 . 外象- 1.见"外像"。 
- 83 . 外像- 1.谓外治之法。 2.佛教语。指显露﹑表现在外表上的善恶美丑和言语行动。 
- 84 . 外销- 1.清制指公款不必报户部,由地方官自行销用者。 2.谓商品销售到外地或外国。 
- 85 . 外邪- 1.谓可以伤害人身心的外界事物。 2.中医特指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之气等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 
- 86 . 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形内;直角三角形的外心与斜边的中点重合;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形外。 
- 87 . 外衅- 1.指与外国的争端。 
- 88 . 外星人- 1. 假想中地球以外其他星球上的高等动物。也比喻完全不了解社会现状的人。 
- 89 . 外刑- 1.施于身体表面的刑罚。 
- 90 . 外行- 1.对某种事情﹑工作不懂或缺乏经验。亦指外行的人。 
- 91 . 外行- ①对某种技能、事务不熟悉,没经验:他在商务方面是外行,因此“下海”失败了。也指外行的人:由外行变内行|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②本行业人称本行业以外的行业:外行已经投资浦东,我们行业不能按兵不动。 
- 92 . 外形- 1.谓形之于外。 2.外在的形象;外貌。 
- 93 . 外姓- 1.异姓。与内姓相对。 2.专指母方的姓氏。 
- 94 . 外幸- 1.谓天子外出。 
- 95 . 外兄- 1.表兄。 2.指同母异父兄。 
- 96 . 外兄弟- 1.表兄弟。 2.远房兄弟。 3.同母异父的兄弟。 
- 97 . 外备- 1.犹外办。参见"外办"。 
- 98 . 外奔- 1.逃亡国外;逃离本阵营,投奔他方。 
- 99 . 外币- 1.外国的货币。 
- 100 . 外嬖- 1.指宫禁外的宠臣(包括男宠)。 
- 101 . 外边- 1.指物件靠外的边沿。 2.指超出某一范围的地方。 3.外地。 4.表面。 
- 102 . 外编- 1.正书以外带补遗﹑补缺性质的别编。 
- 103 . 外表- ①外观;表面:大楼的外表不错,而内部质量却不行|办事不能只图外表好看。 ②外貌;仪表:这是一个外表堂皇而内心卑鄙的伪君子。 
- 104 . 外宾- 1.外国来的宾客。 
- 105 . 外兵- 1.官名。三国魏置。又分左外兵,右外兵。左外兵掌河南及潼关以东诸州;右外兵掌河北及潼关以西诸州。 
- 106 . 外补- 1.旧时称京官外调。 2.指地方官。 
- 107 . 外部- 1.外面,表面。 2.中医特指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等六腑。 3.清末对外交部的简称。 
- 108 . 外部联系- 1.指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外部的﹑表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 
- 109 . 外部矛盾- 1.哲学概念。一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 
- 110 . 外部设备- 简称“外设”。计算机系统中输入、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的统称。对数据和信息起着传输、转送和存储的作用。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1 . 外埠- 外地,本地以外的城镇:外埠邮件|外埠驻上海的办事处。 
- 112 . 外才- 1.指人的外貌。 
- 113 . 外场面- 1.谓表面。 
- 114 . 外场人- 1.指在外面做事见世面的人。 
- 115 . 外氅- 1.外衣,大衣。 
- 116 . 外钞- 1.清代称公文的副本为外钞。 2.正集以外又刊刻者。 3.外国的纸币。 
- 117 . 外朝- 1.周制天子﹑诸侯处理朝政之所。对内朝而言。 2.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 
- 118 . 外朝官- 1.朝官有内朝外朝之分。大体属于丞相系统的正规官职称外朝官,君主的近臣称内朝官。参见"内朝官"。 
- 119 . 外尘- 1.佛教语。指色﹑声﹑香﹑味等外境。 
- 120 . 外臣- 1.古诸侯国的士大夫对别国君主的自称。 2.犹藩臣。 3.方外之臣。指隐居不仕者。 4.指朝臣。与大内的宦官称内臣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