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舌组词
  4. 【舌】结尾能组哪些词

【舌】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费口

    谈话一无所获。

  • 2 . 笔

    1.笔为书写工具﹐舌为言语器官﹐故常以"笔舌"泛指文章和言论。

  • 3 . 拌嘴拌

    1.口角,争吵。

  • 4 . 辩口利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 5 . 辩

    1.借指辩词。

  • 6 . 百

    1.鸟名。善鸣﹐其声多变化。

  • 7 . 闭口捕

    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 8 . 闭口藏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 9 . 闭口结

    闭着嘴不说话。犹言闭口藏舌。

  • 10 . 搬唇递

    挑拔是非。

  • 11 . 搬唇弄

    ①挑拨是非。 ②卖弄口才。

  • 12 . 搬口弄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

  • 13 . 辨

    1.能言善辩的口才。辨﹐通"辩"。

  • 14 . 笨口拙

    没有口才,不善言谈。

  • 15 . 笨嘴笨

    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

  • 16 . 笨嘴拙

    拙:不巧。形容没有口才,不善言辞。

  • 17 . 敝

    1.舌头焦烂。引申为费尽口舌。

  • 18 . 搀话接

    1.插嘴﹐搭腔。

  • 19 . 裁心镂

    形容用尽心思,费尽口舌。

  • 20 . 常山

    1.《新唐书.颜杲卿传》载:"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乃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詈不绝,贼钩断其舌,曰:'能复骂否?'杲卿含胡而絶。"颜杲卿为常山太守,后因以"常山舌"作宁死不屈之典。

  • 21 . 谗

    1.中伤他人的口舌。

  • 22 . 粲花之

    粲花:鲜艳的花朵。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

  • 23 . 忏

    1.谓自陈己过表示忏悔。

  • 24 . 布唇枯

    1.犹言舌敝唇焦。布,通"膊"。

  • 25 . 长

    1.长长的舌头。比喻好说闲话﹑搬弄是非。 2.指利舌﹐喻能说善道﹑出语厉害。

  • 26 . 撑

    1.亦作"撑舌"。 2.张舌不下。形容怀疑不决。

  • 27 . 瞠目挢

    瞠:瞪着眼睛;挢:翘起。瞪眼翘舌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 28 . 瞠目结

    瞪:瞪着眼;结舌:说不出话来。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 29 . 瞠目伸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 30 . 鸱鸮弄

    鸱鸮:猫头鹰一类的鸟,比喻小人。鸱鸮卖弄口舌。比喻小人拨弄是非,得以逞强。

  • 31 . 瞠目咋

    瞠:瞪着眼睛。瞪眼伸出舌头说不出话来。形容窘迫或惊呆的样子。

  • 32 . 赤口白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 33 . 赤口毒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 34 . 齿

    ①指舌面,口腔:齿舌溃烂。 ②口舌;非议:遭人齿舌。 ③口才:如有张仪、苏秦的齿舌。

  • 35 . 弹

    1.犹摇舌。谓唱念﹑说话等。

  • 36 . 赤

    1.火一样的舌头。比喻谗毁者之口。

  • 37 . 唇

    指言辞:颇费唇舌。

  • 38 . 戳

    1.搬弄口舌。

  • 39 . 刺

    1.《隋书.贺若弼传》:"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为金州总管,宇文护忌而害之。临刑,呼弼谓之曰:'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因引锥刺弼舌出血,诫以慎口。"后因以"刺舌"谓说话谨慎。

  • 40 . 铎

    1.铃铎当中的悬垂物﹐其状如舌。摇荡时击铃作声。用木或金属小丸制成。

  • 41 . 瞪目结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

  • 42 . 瞪眼咋

    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同“瞪目结舌”。

  • 43 . 沓

    1.多舌,多话。

  • 44 . 啖指咬

    啖:吃。恐惧不敢多言的样子。

  • 45 . 调喉

    1.犹言调唇弄舌。

  • 46 . 多嘴多

    很多嘴,很多舌头。形容到处插嘴,搬弄是非。

  • 47 . 杜口结

    犹言杜口吞声。

  • 48 . 杜口绝

    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 49 . 杜口木

    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 50 . 调唇弄

    ①耍嘴皮子,纵谈。 ②搬弄是非。亦作“调唇弄舌”。

  • 51 . 电

    1.指敏捷的口才。

  • 52 . 调

    1.啼鸣。 2.学说话。 3.耍嘴皮子。

  • 53 . 调嘴调

    指耍嘴皮子,搬弄是非。同“调唇弄舌”。

  • 54 . 调嘴弄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 55 . 调嘴学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 56 . 掉三寸

    掉:摆动,摇。玩弄口舌。多指进行游说。

  • 57 . 掉

    动舌头。指游说、谈议:掉舌鼓唇。

  • 58 . 掉嘴弄

    指吵嘴。

  • 59 . 毒

    1.有毒的舌头。 2.喻说话刻毒。

  • 60 . 钉嘴铁

    形容嘴硬,不认错,不服输。

  • 61 . 斗唇合

    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 62 . 鹗心鹂

    鹗:鱼鹰;鹂:黄莺。比喻嘴甜心狠,阴险狡诈。

  • 63 . 返

    1.指青蛙﹑蛤蟆。

  • 64 . 断

    1.割断舌头。古代的一种肉刑。

  • 65 . 对嘴对

    指斗嘴,争吵。

  • 66 . 多嘴饶

    指嘴多,不该说而说或爱管闲事。

  • 67 . 恶

    1.无礼﹑中伤的言辞。

  • 68 . 耳目喉

    喉舌:泛指说话的器官,比喻代言人。起到耳目喉舌的作用。比喻作为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方针政策的工具。

  • 69 . 二

    1.谓说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 70 . 犯

    1.犹多嘴。

  • 71 . 泛唇泛

    1.亦作"泛唇泛舌"。 2.议论纷纷。

  • 72 . 翻唇弄

    比喻搬弄是非。

  • 73 . 反

    1.鸟名。即百舌鸟。 2.指语言与汉语不同之少数民族。 3.犹言张口结舌。

  • 74 . 乖嘴蜜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

  • 75 . 费唇

    1.费话;多费言词。

  • 76 . 丰干饶

    丰干:唐代高僧,饶舌:多嘴,唠叨。丰干多嘴多舌。指不该说而说或不该管却管别人的事。比喻说的都是废话。

  • 77 . 费

    1.犹饶舌。

  • 78 . 告

    1.犹学舌。搬嘴。

  • 79 . 狗

    1.见"狗后"。 2.草名。可入药。

  • 80 . 改口沓

    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 81 . 膏唇贩

    犹言膏唇拭舌。贩舌,指卖弄口舌。

  • 82 . 膏唇岐

    犹言膏唇拭舌。岐舌,指舌头上耍花招,说话反复无常。

  • 83 . 膏唇试

    用膏涂嘴唇,用巾揩舌头。比喻非常想把心里的话说出来。

  • 84 . 膏唇拭

    膏:用油脂涂抹;拭:擦去。用膏涂嘴唇,用布巾揩舌头。形容用尽语言之所能以打动人心。

  • 85 . 鼓

    卖弄口舌,多指花言巧语:鼓其如簧之舌丨摇唇~。

  • 86 . 鼓吻弄

    指鼓弄唇舌。

  • 87 . 诡

    1.巧舌。指表面动听却虚诈不实的话。

  • 88 . 钩

    1.钩断舌头。唐常山郡太守颜杲卿被安禄山俘获﹐"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詈不絶﹐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絶。"事见《新唐书.忠义传中.颜杲卿》。后用以为典实。

  • 89 . 广长

    1.指佛的舌头。据说佛舌广而长,覆面至发际,故名。《大智度论》卷八:"是时佛出广长舌,覆面上至发际,语婆罗门言:'汝见经书,颇有如此舌人而作妄语不?'"宋苏轼《赠东林总长老》诗:"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清赵翼《大石佛歌》:"斯特维摩寓言耳,广长舌岂论寻尺。"后用以喻能言善辩。

  • 90 . 广

    1.即广长舌。

  • 91 . 鼓唇弄

    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 92 . 鼓唇摇

    耍嘴皮,嚼舌头。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

  • 93 . 鼓唇咋

    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同“鼓唇摇舌”。

  • 94 . 刮

    1.佛教戒律谓比丘用杨枝洁口并刮除舌垢。

  • 95 . 挂

    1.挂口。 2.闭口。

  • 96 . 乖唇蜜

    形容口齿伶俐,惯于说讨人喜欢的甜言蜜语。

  • 97 . 火

    比较高的火苗。

  • 98 . 过

    1.搬口舌,搬弄是非。

  • 99 . 花嘴花

    1.谓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 100 . 花嘴利

    1.见"花嘴花舌"。

  • 101 . 花嘴骗

    1.见"花嘴花舌"。

  • 102 . 矫

    1.翘舌。一种发声口形。

  • 103 . 缄口结

    缄:封,闭;结舌:指不敢说话。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 104 . 红口白

    1.同"赤口白舌"。

  • 105 . 喉

    泛指说话的器官。多比喻代为发表言论的工具或人:我们的报纸是人民的~。

  • 106 . 簧口利

    1.形容善于言辞。多含贬义。

  • 107 . 簧

    1.犹簧口。

  • 108 . 颊

    1.口舌言语。比喻口辩才能。

  • 109 . 箕

    1.指簸箕底伸展向前之宽广处﹐其状如舌。

  • 110 . 慧心妙

    资质聪颖,口才犀利。

  • 111 . 豁口截

    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 112 . 健

    1.雄健之舌。借指雄辩的口才。

  • 113 . 鸡

    1.见"鸡舌香"。

  • 114 . 尖嘴薄

    形容说话尖酸刻薄。

  • 115 . 戟指嚼

    戟指:伸出食指、中指指人;嚼舌:咬破舌头。形容愤怒之极。

  • 116 . 急嘴急

    急忙插话抢着说话。

  • 117 . 挢

    1.舌翘起不能出声。形容畏葸难言或惊讶的样子。语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舌挢然而不下。"

  • 118 . 坚额健

    指厚颜利口。

  • 119 . 结

    1.不敢讲话。 2.犹结巴。

  • 120 . 噤口卷

    指缄默不言。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