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今组词
  4. 【今】开头能组哪些词

【今】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蝉蜕殻

    1.金蝉脱壳。今,通"金"。谓使用计谋而逃脱。

  • 2 .

    ①〈方〉今天①。 ②今天 ②:数风流人物,还看~。

  • 3 . 朝有酒朝醉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

  • 4 . 愁古恨

    愁:忧愁;恨:怨恨。古今的恨事。形容感慨极多。

  • 5 .

    1.这回,这番。

  • 6 .

    1.现代,今世。

  • 7 .

    1.今朝,今日。

  • 8 .

    1.现代的经典。多用于讽刺。 2.指当代的故事。

  • 9 . 董狐

    1.唐吴兢的别称。董狐,春秋时晋国史官,相传他不避权贵,敢于实录史事,被孔子赞为良史。唐吴兢与刘知几撰《武后实录》,记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后张说为相,屡以情请改。兢辞曰:"徇公之请,何名实录。"卒不易。故时人称赞他为"今董狐"。事见《新唐书.吴兢传》。

  • 10 .

    1.这次;此时。

  • 11 .

    〈方〉今天:~晚上我值班。也说今儿个。

  • 12 . 儿个

    1.今日,今天。

  • 13 .

    1.这回,此次。

  • 14 . 非昔比

    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 15 .

    1.楷书的别称。

  • 16 .

    1.发语词。

  • 17 .

    1.今天。

  • 18 .

    1.现时与往昔。 2.谓古往今来,从古到今。 3.过去﹑往昔。亦借指消逝的人事﹑时间。

  • 19 . 古奇观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20 . 古学派

    1.研究经传的两大学派。亦称今文家和古文家。西汉经学,初无古文与今文之别。后鲁恭王坏孔子宅,于壁中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皆以古籀文书写,故称古文。又河间献王亦称得古文经传。其时经师多不信古文。王莽时古文虽列于学官,光武时即废。东汉末,服虔马融郑玄皆尊习古文,古文经学遂昌盛。后有晋王肃解《诗》,王弼注《易》,杜预着《春秋左氏经传集解》,而古文经学独树一帜,盛传于世,今文经学则大衰。今所传《十三经注疏》,多取古文学派之说;西汉今文学说,仅存《公羊传》的何休注。

  • 21 .

    1.犹今古。现在和过去。

  • 22 .

    从今以后:~更要加倍努力。

  • 23 .

    1.这次;此回。

  • 24 . 接舆

    1.唐陆羽的别称。接舆,相传为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的字。接舆佯狂避世,曾迎孔子之车而歌。唐上元初,陆羽隐居苕溪,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徘徊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时人称他为"今接舆"。事见《新唐书.陆羽传》。

  • 25 .

    1.当今,如今。 2.从今以后。

  • 26 . 来古往

    犹古往今来。从古到今。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27 .

    1.楷书的别称。隶书自篆书演化而来,相传为秦程邈所创,称汉隶,又称古隶;楷书自汉隶演化而来,相传为三国魏钟繇所创,称今隶。

  • 28 .

    1.诗体名。始于初唐成熟于中唐的一种比较严密的诗歌格律。与尚未脱离古诗气脉的"古律"相对而言。

  • 29 .

    说话时的这一年。

  • 30 .

    1.犹今夫。

  • 31 .

    现代的人;当代的人。

  • 32 .

    今天:从上海来的参观团预定~到达。

  • 33 . 日个

    1.见"今日个"。

  • 34 . 日有酒日醉

    比喻过一天算一天。也形容人只顾眼前,没有长远打算。同“今朝有酒今朝醉”。

  • 35 .

    1.称当代的皇帝。

  • 36 . 上官家

    1.当朝的皇帝。

  • 37 .

    ①当代:~英杰。 ②今生。

  • 38 . 是昔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同“今是昨非”。

  • 39 . 是昨非

    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 40 .

    1.今年。

  • 41 .

    1.文章﹑诗歌﹑书法都有今体,以别于古体。(1)指骈俪文体。《梁书.庚肩吾传》:"远则扬﹑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子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旧唐书.李商隐传》:"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十章二:"所谓'今体',就是指的四六骈文。"(2)指唐代的律诗。参见"今体诗"。(3)指楷书书体。《法书要录》卷三引唐虞世南《书旨述》:"俯于众美,会滋简易,制成今体,乃穷奥旨。"

  • 42 . 体诗

    即“近体诗”(637页)。

  • 43 .

    ①说话时的这一天:~的事不要放到明天做。 ②现在;目前:~的中国已经不是解放前的中国了。

  • 44 .

    1.周代称诸侯无谥号者。

  • 45 .

    汉代称当时通用的隶字。那时有人把口传的经书用隶字记录下来,后来叫做今文经。

  • 46 . 文家

    1.指今文经学家。与"古文家"相对。秦始皇焚书坑儒后,经学一时中绝。汉兴,诸儒始渐以经学教授弟子,其写本皆用秦汉时通行的隶书。西汉末,古文经传出。故称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经传为今文;用古籀文传授的经传为古文。西汉时今文经学家各有派别,立学官置博士教授者,《易》有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房四家,同出田何。《书》有欧阳生﹑夏侯胜﹑夏侯建三家,同出伏胜。《诗》有鲁申公﹑齐辕固﹑韩韩婴三家。《仪礼》有戴德﹑戴圣﹑庆普三家,同出后仓。《春秋》有公羊﹑谷梁。

  • 47 . 文经

    1.以秦汉通行的隶书记载的经书。如鲁齐韩三家的《诗经》﹑公羊﹑谷梁传的《春秋》等。

  • 48 . 文经学

    1.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 49 . 文尚书

    1.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古《尚书》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九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其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古《尚书》,故称今文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份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50 . 文学

    1.以今文经学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创立于西汉。汉武帝时立五经博士,传授今文经学。西汉末,古文经复出,刘歆欲以古文经学的《毛诗》﹑《古文尚书》﹑《逸礼》﹑《左氏春秋》立于学官。与今文家发生立学之争。自此今文学与古文学分立,每有论争。

  • 51 . 吾非故吾

    吾:我;故:过去。今天的我不是过去的我了。指对过去有悔悟、否定的意思。

  • 52 .

    1.今晩;当晩。

  • 53 . 夕何夕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指此是良辰。

  • 54 . 夕有酒夕醉

    今天有酒则今天痛饮。形容人只顾眼前享乐,没有长远打算。

  • 55 .

    现在和过去:~对比。

  • 56 . 昔之感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

  • 57 .

    1.现时;眼下。

  • 58 .

    1.今昔,今古。

  • 59 .

    1.今夜。

  • 60 .

    1.书法名词。指北碑﹑汉篆。 2.今文经学的省称。详"今文经学"。

  • 61 .

    1.现今的样子。

  • 62 .

    古代文献的现代语译文:古籍~。

  • 63 .

    ①现代的语音。 ②指以《切韵》、《广韵》等韵书为代表的隋唐音,跟以《诗经》押韵、《说文》谐声等为代表的‘古音’(周秦音)区别。

  • 64 . 有术

    1.古算术名。亦称异乘同除。相当于现代的比例法。清刘衡有《四率浅说》﹑时曰淳有《今有术申》,推阐其术。

  • 65 .

    1.唐杜甫《秋述》:"秋,杜子卧病长安旅次,多雨生鱼,青苔及榻,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谓宾客旧日遇雨也来,而今遇雨则不来了,初亲后疏。后用"今雨"指新交的朋友。

  • 66 . 雨新知

    比喻新近结交的朋友。

  • 67 .

    1.现代的通俗语言。

  • 68 .

    1.本月。

  • 69 . 月古月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 70 .

    1.南朝齐梁以来的韵书,分四声的都称为今韵。

  • 71 .

    1.亦作"今蚤"。 2.蚤,通"早"。今朝,今天。

  • 72 .

    1.见"今早"。

  • 73 .

    1.今此;现在。 2.今年。

  • 74 .

    1.区别于古字的文字。特指从汉隶一直到现在通行文字的统称。 2.区别于古字的文字。特指隶书。也称"今文"。

  • 75 .

    1.指当前通行的书籍版本。与"古本"相对。

  • 76 . 不如昔

    昔:往昔,过去。现在不如过去。多用于表示对世事的不满情绪。

  • 77 . 蝉蜕壳

    金蝉脱壳。今,通“金”。指使用计谋而逃脱。

  • 78 .

    这一辈子:~今世。

  • 79 .

    此生此世。指有生之年。

  • 80 .

    1.现在;此时。

  • 81 .

    1.现代人士。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