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奥林匹克旗
国际奥委会会旗。白色无边,中央有奥林匹克环。环的颜色自左至右分别为蓝、黄、黑、绿、红。1914年第六届奥林匹克代表大会上首次出现,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上正式使用,此后成为国际奥委会的正式会旗。
2 . 八旗
1.清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清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2.对清军和满族的称呼。
3 . 拔赵旗
1.同"拔赵帜易汉帜"。
4 . 百脚旗
1.一种竖立的旗帜。两边为锯齿形。古代王公出行﹐用作前导。
5 . 白旗
1.见"白旗"。
6 . 半旗
1.指降至离杆顶约占全杆三分之一处的国旗,用以表示哀悼。
7 . 扯鼓夺旗
形容作战勇敢。
8 . 扯顺风旗
形容随风摆动,顺势迎合,奉承别人。
9 . 辟邪旗
1.绣有辟邪神兽的旗帜。古代仪卫旗仗之一种。
10 . 别树一旗
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11 . 镳旗
1.旧时由镖客护送的客商货车上所树的旗号。用以表明该货车已受到镖局保护。
12 . 表旗
1.边境线上的标帜,犹后世的界碑。
13 . 兵旗
1.军旗。
14 . 彩旗
1.彩色的旗子。古用作仪仗。 2.现用于会场布置以及游行﹑庆祝等活动。
15 . 测旗
1.测量上用为目标的小红旗。
16 . 参旗
1.星名。属毕宿,共九星,在参星西。又名"天旗"﹑"天弓"。
17 . 茶旗
1.茶展开的芽。
18 . 车旗
1.车和旗。古时的车乘和旌旗有等级规定。
19 . 村旗
1.乡村酒店悬挂的酒旗。用以招揽顾客。
20 . 蚩旗
1.古称三苗﹑九黎的首领为蚩尤﹐因用"蚩旗"贬称异族的旗帜。
21 . 蚩尤旗
1.彗星名。古代以为星出﹐主有征伐之事。 2.相传蚩尤冢所出的赤气。 3.画有蚩尤形象的旗。
22 . 春旗
1.青旗。
23 . 赤旗
1.见"赤旗"。
24 . 鹑旗
1.朱雀旗。鹑﹐南方朱鸟七宿的总称,朱鸟亦称朱雀,故称。
25 . 丹旗
1.同"丹旗"。
26 . 斗旗
1.亦作"斗旗"。 2.斗棋。
27 . 翠旗
1.饰以翠羽的旗帜。
28 . 党旗
代表一个政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底色为红色,左上角是黄色的锤子和镰刀标识。红色象征革命,锤子和镰刀表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代表着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9 . 电旗
1.舒卷的旗帜。
30 . 方便旗
一国的船舶在另一国登记取得船籍后,所悬挂的表示其船籍的国旗。挂有方便旗的船舶,受所属船旗国的管辖和保护。
31 . 定风旗
1.装在桅杆上测定风向的旗子。
32 . 锋旗
1.亦作"鏠旗"。 2.灵旗上有太一﹑招摇﹑天蜂三星。古代用以敬神,使进军讨伐取胜。《汉书.郊祀志上》:"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太一三星,为泰一鏠旗。"宋岳珂《桯史.开禧北伐》:"时鏠旗深入,未有所底。"明刘基《处州石末公德政碑颂》:"鏠旗所指,百怪走藏。"章炳麟《春秋左传读.哀公篇.获其蠭旗》:"哀二年:'获其蠭旗。'案:《天文志》云:'杓端有两星:一内为矛,招摇;一外为盾,天蠭。'(《天官书》作锋,锋本字,蠭借字。)'矛﹑盾动摇,角大,兵起。'《上曲礼》:'"招摇"在上,急缮其怒。'注:'画招
33 . 队旗
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它以红色为旗面,中间缀五角星加火炬的图案。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火炬象征光明,红旗象征革命胜利。有大队旗、中队旗和小队旗。
34 . 飞虎旗
1.绘制有飞虎图形的旗帜。
35 . 二十四旗
1.清代军队编制,将统辖的蒙族和汉族军队,分别编为蒙古军八旗和汉军八旗,与原有满族八旗,共为"二十四旗"。清昭槤《啸亭杂录.八旗之制》:"其后归附日众,乃析为八。以本部所属者为满洲,蒙古部落而迁入者为蒙古,明人为汉军,合为二十四旗,制度备焉。"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36 . 幡旗
1.旗帜。
37 . 旛旗
1.旌旗。
38 . 防旗
1.防兵之战旗。
39 . 戈旗
1.军旗。
40 . 风旗
1.风中飘动的旗帜。 2.指酒帘。旧时酒家的标识。 3.古时仪仗旗之一。见明王圻等《三才图会.仪制三.国朝仪仗图上》。
41 . 风信旗
1.指示风向的旗子。
42 . 蜂旗
1.亦作"蠭旗"。 2.古时画有蜂形图案的军旗。
43 . 凤旗
1.《史记.李斯列传》:"建翠凤之旗。"后即用"凤旗"指以鸟羽装饰或绘有凤凰图饰的旗。
44 . 鼓旗
1.鼓和旗。古代军中用以指挥战斗的工具。
45 . 公旗
1.复姓。春秋时齐国有公旗氏。见汉王符《潜夫论.志氏姓》。
46 . 国旗
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旗帜。我国国旗是五星红旗。
47 . 黄龙旗
1.清朝国旗。
48 . 虹旗
1.彩旗。
49 . 桂旗
1.《楚辞.九歌.山鬼》:"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王逸注:"结桂与辛夷以为车旗,言其香絜也。"后因以"桂旗"指神祇车上所树之旗。
50 . 汉军八旗
1.清代八旗组织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原指满洲入关前已投降满洲或被俘从事兵役的辽东汉人及其子孙。努尔哈赤建立八旗之初,将所有户口不分种族都编入,所以在一旗内有满﹑汉﹑蒙古等族人。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将各旗的汉人拨出,另编一旗,定名汉军。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皇太极就降附的汉人组成汉军左右翼二旗。四年分建黄﹑白﹑红﹑蓝四旗。七年扩编为汉军八旗,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共同构成八旗组织的整体。
51 . 红旗
①红色的旗子,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飘飘。 ②竞赛中用来奖励优胜者的红色旗子。 ③比喻先进:~手丨~单位。
52 . 海军旗
标志舰艇所属国籍的旗帜。旗面颜色、规格和样式都是特定的。有些国家以国旗或军旗代海军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旗用八一军旗代替。
53 . 罕旗
1.古代天子仪仗之旗。
54 . 火旗
1.见"火旗"。
55 . 号旗
1.作为船舶标志或用来通信的各种旗帜。
56 . 虎旗
1.绘有虎形的旗帜。古代军中所用。
57 . 禾旗
1.茶叶成品名称。
58 . 花旗
指美国,由美国国旗的形象得名。
59 . 护旗
1.太平天国兵种之一。亦指标志此兵种的旗帜。 2.护花幡。
60 . 画旗
1.有画饰的旗。
61 . 黄鸟之旗
1.赤色的军旗。
62 . 黄旗
1.黄色的旗帜。古代军中用旗。 2.黄色的旗帜。指天子的仪仗之一。 3.古代指表示王气所在的祥瑞。
63 . 回旗
1.犹回师。
64 . 会旗
某些集会的旗帜:主席台上高悬着绘有骏马和弓箭的那达慕~。
65 . 获旗
1.表示获车所在的旗子。
66 . 祭旗
1.古代出师前举行的一种祭祀仪式。
67 . 鸡旗
1.亦作"鸡旗"。 2.风信器之一种。它的风标做成一块鸡形的平面﹐随风向转动﹐又称风信鸡。
68 . 旌捷旗
1.告捷的旗子。
69 . 旌旗
各种旗子:~招展。
70 . 奖旗
1. 为表示嘉奖而颁发的旗子。
71 . 降旗
把旗子降下。
72 . 降半旗
下半旗。
73 . 箭旗
1.系在箭竹上的旗幢。
74 . 禁旅八旗
1.清代驻防京师的八旗兵。有领侍卫府(统辖亲军)﹑八旗骁骑营﹑八旗前锋营﹑八旗护军营(又有圆明园八旗护军营)﹑八旗步军营﹑内府三旗﹑火器营﹑健锐营﹑虎枪营等。
75 . 锦旗
用彩色绸缎制成的旗子,授给竞赛或生产劳动中的优胜者,或者送给团体或个人,表示敬意、谢意等。
76 . 酒旗
1.星座名。在轩辕星南。 2.即酒帘。酒店的标帜。
77 . 军旗
军队的旗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为红地儿,左上角缀金黄色五角星和‘八一’两字。
78 . 九旗
1.指各式军旗。
79 . 靠旗
戏曲中扎靠的武将背后插的三角形绣旗。
80 . 令旗
1.即令箭。
81 . 緑旗
1.(緑lù)即绿营。清代招募汉人所组织之军队俱用绿旗,故称绿旗兵。
82 . 离旗
1.鸾旗。
83 . 连旗
1.见"连旗"。
84 . 龙虎旗
1.见"龙虎旗"。
85 . 领旗
1.见"领旗"。
86 . 灵旗
1.见"灵旗"。
87 . 旒旗
1.指铭旌。
88 . 龙旗
1.亦作"龙旗"。 2.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 3.借指天子。 4.指得专征伐的将帅之旗。 5.清代国旗。
89 . 磨旗
1.摇旗;挥动旗帜。 2.军旗。
90 . 鸾旗
1.见"鸾旗"。
91 . 銮旗
1.銮旗。
92 . 靡旗
1.语本《左传.庄公十年》﹕"吾视其辙乱﹐视其旗靡。"后因以"靡旗"指败军之旗。
93 . 嘛呢旗
1.也称经幡。藏传佛教徒祈祷用的法物。用白布或彩纸制成长条状小旗,上写"六字真言"及其他经文,扎制成串,以竿揭诸屋顶,或竖立于山头及嘛呢堆上,表示祈祷。
94 . 门旗
1.见"门旗"。
95 . 末旗
1.茶叶的一种。茶叶初生如针且有白毫,谓之粉枪;渐长而展开如旗,则曰末旗。参阅明郎瑛《七修类稿·辩证上·茶旗枪》。
96 . 鸟旗
1.古代军队旗帜的一种。旗上画鸟隼。
97 . 牛宿旗
1.古代朝廷的一种仪仗用旗。
98 . 腻旗
1.小旗。
99 . 扑旗
1.见"扑旗"。
100 . 搴旗
1.拔取敌方旗帜。 2.高举旗帜。
101 . 旗旗
1.亦作"旗旗"。 2.旌旗。
102 . 仆旗
1.放倒战旗。借指休战。
103 . 起旗
1.举旗。 2.竖起军旗。指起兵。
104 . 枪旗
1.成品绿茶之一。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芽尖细如枪,叶开展如旗,故名。
105 . 鎗旗
1.茶叶嫩尖。
106 . 青旗
1.青色的旗帜。 2.指酒旗。 3.借指帝王车驾﹑师旅。
107 . 青龙旗
1.绘有龙形的青旗。代表东方。
108 . 清道旗
1.古代官员等外出时仪仗队所持的旗帜。
109 . 日月旗
1.古代帝王仪仗中绘有日月图象的旗。
110 . 日旗
1.见"日旗"。
111 . 上三旗
1.清顺治后,将皇家军队分为"上三旗"和"下五旗"。镶黄﹑正黄﹑正白称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兵。正红﹑正蓝﹑镶白﹑镶红﹑镶蓝称为"下五旗",由宗室诸王﹑贝勒﹑贝子等分统,驻守京师及各地。合称"满洲八旗"。
112 . 认军旗
1.即认旗。
113 . 认旗
1.谓行军时主将所有的作为表识的旗帜。旗上有不同的标记﹐以便士兵辨认。
114 . 戎旗
1.军旗。
115 . 三面红旗
1.一九五八年中国共产党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与大跃进﹑人民公社合称三面红旗。
116 . 神武旗
1.清代帝王出行仪仗中乘舆旗饰之一种。
117 . 神旗
1.指帅旗。 2.代表神灵的旗帜。清末义和团尊奉为神灵的象征。
118 . 升旗
1.谓把国旗﹑军旗等慢慢拉到旗杆顶端,是一种隆重的仪式。
119 . 淑旗
1.指绘有交龙的旗帜。
120 . 手旗
1. 用于打旗语的小旗子。如:挥动手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