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曲组词
  4. 【曲】开头能组哪些词

【曲】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屋的曲角。 2.曲意阿附。

  • 2 . 阿酒

    1.丹徒有高骊山,传说昔有高骊国女来此,东海之神乘船致酒,欲礼聘为妻,女不肯,海神拨船覆酒,流入曲阿湖。后遂以产美酒著名。见《太平寰宇记.江南东道一.润州》。

  • 3 .

    1.深爱,溺爱。

  • 4 . 棍球

    1.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每队十一人,用下端弯曲的棍子把球打进对方球门,多者为胜。 2.曲棍球运动使用的球,体小而硬。

  • 5 . 棍球运动

    也称“草地曲棍球”。双方用曲棍在球场上将球击入对方球门的一项球类运动。以击球入门多者为胜。球场长9140米,宽55米。两端中央设有球门。球心用麻线缠绕软木制成,表面以皮革缝合。比赛分两队,每队十一人。比赛时间70分钟,分上下两半时。

  • 6 .

    1.不正之国。

  • 7 .

    1.敬词。犹承受;承蒙。

  • 8 .

    1.谓使物价有曲伸而不固定。

  • 9 .

    1.曲意袒护;委曲袒护。

  • 10 .

    1.迂回环绕。

  • 11 .

    1.蓄意隐瞒。 2.指曲意加以掩饰。

  • 12 .

    1.小惠。

  • 13 .

    1.极力毁谤。

  • 14 .

    1.曲木几。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故称。

  • 15 .

    1.弯腰。

  • 16 .

    1.亦作"曲技"。 2.小技。

  • 17 .

    1.见"曲伎"。

  • 18 .

    1.方领。

  • 19 .

    1.旧指酒官。负责监收酒税。

  • 20 .

    1.曲折艰阻。囏,"艰"的古字。

  • 21 .

    1.曲折的栏杆。

  • 22 .

    1.水名。指江苏省扬州市南长江的一段。 2.水名。即钱塘江。本名浙江,因潮水经浙山下曲折而东入海,故又名曲江。 3.水名。即曲江池。

  • 23 . 江池

    1.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秦为宜春苑,汉为乐游原,有河水水流曲折,故称。隋文帝以曲名不正﹐更名芙蓉园。唐复名曲江。开元中更加疏凿,为都人中和﹑上巳等盛节游赏胜地。参阅唐康骈《剧谈录.曲江》﹑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关西道一.雍州》。

  • 24 . 江会

    1.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谓之曲江会。宋人称为闻喜宴。参阅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

  • 25 . 江宴

    1.即曲江会。

  • 26 .

    1.犹曲赦。 2.犹俯降。

  • 27 .

    1.拐角。

  • 28 .

    1.犹小街。

  • 29 .

    1.犹屈节。谓屈己下人,降身相从。

  • 30 .

    错误地解释原意:别故意曲解我的话。

  • 31 .

    1.犹曲裾。

  • 32 .

    1.谨小慎微。

  • 33 .

    1.委曲而详尽。 2.竭尽。

  • 34 . 尽其妙

    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

  • 35 . 尽其巧

    曲:委婉细致。曲折而委婉地将其中的奥妙之处充分表达出来。

  • 36 . 尽其态

    曲:委婉细致。曲折委婉地充分表达其姿态。形容表达技巧非常高明。

  • 37 . 尽奇妙

    形容表达的技巧很高明。

  • 38 . 尽情伪

    曲:细致;情伪:真假。比喻细致地搞清楚事情的真假。

  • 39 . 尽人情

    委婉周到地把人之常情或世态充分体现出来。

  • 40 .

    1.造曲制酒的禁令。

  • 41 . 颈甑

    1.蒸馏物质或使物质分解用的一种器皿,多用玻璃制成,形状略似梨,颈部弯向一侧。

  • 42 .

    1.见"曲径"。

  • 43 . 径通幽

    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 44 .

    1.指道家之委曲求全与清静无为的主张。《管子.侈靡》:"不方之政﹐不可以为国;曲静之言﹐不可以为道。"郭沫若等集校:"此斥道家者言。道家主静﹐主无为﹐主恬淡﹐主'曲则全'。"一说﹐静读为?;?﹐屈。曲?﹐即曲屈﹐不正直。见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管子二》。

  • 45 .

    1.酒。

  • 46 .

    1.曲意包庇﹑袒护。

  • 47 .

    1.曲为掩盖。

  • 48 .

    1.谓曲折的变化。

  • 49 .

    1.周详地治理。《荀子.王霸》:"儒者为之不然﹐必将曲辨。"梁启雄释:"曲﹐周也……《说文》:'辨﹐治也。'"一说﹐谓尽量辨明是非。郝懿行曰:辨﹐古"辩"字。王先谦曰:虞王本作"辩"。见杨柳桥《荀子诂释》。 2.同"曲辩"。

  • 50 .

    1.巧辩;诡辩。 2.详细辩驳。

  • 51 . 辫子

    1.乡愚。含有不懂事﹑无知识之意。

  • 52 . 别针

    1. 由一条弯成环圈的金属丝构成的器具,轻压即可分开,能把几张纸夹在一起。

  • 53 .

    1.曲刃。

  • 54 . 柄笠

    1.类似曲盖的斗笠。

  • 55 . 柄钻

    1. 具有弯成曲柄形状手柄的摇钻。

  • 56 .

    1.亦作"曲饼"。 2.饼状的酒母。

  • 57 .

    小说家。山东黄县(今龙口)人。1938年参加八路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前线报》记者。曾参加东北剿匪斗争和辽沈战役。建国后任铁道部工业总局副局长。著有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隆飙》等。

  • 58 . 不离口

    意指曲子要天天唱,才会熟练精妙。比喻熟能生巧。

  • 59 .

    1.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 2.歌馆或妓院的代称。

  • 60 . 部尚书

    1.唐汝阳王李琎的自称。

  • 61 . 簿

    1.蚕箔。饲蚕的器具。用萑苇或细竹编织而成。也称"薄曲"。

  • 62 .

    1.乐曲。

  • 63 .

    1.古代军队编制,部下有曲,曲的长官为曲长。

  • 64 .

    1.亦作"曲鬯"。 2.周尽而畅达。亦谓使周尽畅达。

  • 65 .

    1.见"曲畅"。

  • 66 .

    1.指不正直的朝臣。

  • 67 .

    1.犹违拗。

  • 68 .

    1.曲折幽深。

  • 69 .

    1.藏语。藏人穿的外套,很长,齐到脚面。

  • 70 .

    1.尽量包含。

  • 71 .

    1.完备。

  • 72 .

    1.唱本;戏曲作品。

  • 73 .

    史家不据实直书,有所隐讳的写史方法。后指写作时委婉的表达手法:曲笔阿世|此处我用了转弯抹角的曲笔,你看出来了吗?

  • 74 .

    1.酒车。

  • 75 .

    1.亦作"曲尘"。 2.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3.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 4.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 5.指茶。

  • 76 . 尘罗

    1.淡黄色的丝织品。

  • 77 . 尘丝

    1.指柳条,柳丝。柳叶呈鹅黄色,故称。

  • 78 .

    1.详述。

  • 79 .

    1.多方设法使有成就;委曲成全。

  • 80 .

    1.曲意顺承。

  • 81 .

    1.指汉将虫达。达随刘邦灭秦,封曲城圉侯,以剑术立名天下。见《史记.日者列传褚少孙论》。 2.借指善于击剑之人。

  • 82 .

    1.人体经穴名。在两肘横纹外端骨凹陷处。 2.曲折回绕的水池。 3.春秋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

  • 83 .

    1.木工用来求直角的尺,用木或金属制成,像直角三角形的勾股二边,通常在较长的一边上有刻度。也叫矩尺。

  • 84 .

    1.用大豆发酵制成的调味品。也叫豆豉。

  • 85 .

    1.敬词。用于称君上的颁赐。犹言俯赐;俯降。

  • 86 .

    1.见"曲辞"。

  • 87 .

    1.亦作"曲词"。邪僻之词;阿谀之词。 2.含义隐微之词。 3.谓隐微其词。

  • 88 .

    1.敬词。称尊长的赐予﹑关照等。犹言承蒙赐予。

  • 89 .

    1.委曲顺从。

  • 90 .

    1.方言。蜷缩,蹲。

  • 91 .

    1.犹私恩。

  • 92 .

    1.委曲得当;完全恰当。

  • 93 .

    1.曲折的小路。 2.棋局。 3.乡曲,乡里。

  • 94 . 道士

    1.亦作"曲道士"。 2.指酒。

  • 95 .

    1.亦作"曲店"。 2.酒店。

  • 96 .

    1.指歌曲。 2.歌曲或戏曲的调子。

  • 97 .

    即“旋律”(945页)。

  • 98 .

    1.歌曲的节拍﹑音调。

  • 99 .

    1.谓由下层决断公事。曲,乡曲。 2.枉法判决。

  • 100 .

    1.犹曲部,部队。

  • 101 .

    1.鼻梁弯曲不直。汉王延寿《王孙赋》:"突高匡而曲頞﹐……"按﹐《说文.页部》:"頞﹐鼻茎也。"一说﹐頞﹐额也。见《古文苑》卷六《王孙赋》章樵注。

  • 102 .

    1.曲意施恩。

  • 103 .

    1.见"曲子"。

  • 104 .

    1.枉法。

  • 105 . 方氏

    1.中药材防风的别名。

  • 106 .

    1.犹里巷。

  • 107 .

    1.遍设堤防。

  • 108 .

    1.内室;密室。

  • 109 .

    1.曲意奉承。

  • 110 .

    1.见"曲"。

  • 111 .

    1.堵塞堤岸洞口的物料,多为木料或柴草束等。因系利用洞口流水的力量将物料自然吸至洞口,故称"曲洑"。

  • 112 .

    1.曲意阿附。

  • 113 .

    1.市名。在山东省中部偏南。周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为鲁国都。以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汉置鲁县,隋改今名。为孔子故里。有鲁国故城﹑孔庙﹑孔府﹑孔林等古迹,为著名游览胜地。故城在今山东省曲阜市西北。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兖州府》。

  • 114 . 阜市

    在山东省西南部、京沪铁路穿经市境西北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周为鲁国国都。1986年设市。人口614万(1995年)。有鲁国故城遗址、阙里(孔子故里)、孔庙、孔府、孔林等古迹,为著名游览胜地。

  • 115 .

    1.迂回曲折。

  • 116 .

    1.顺从,依顺。傅,同"附"。 2.曲加附会。傅,同"附"。

  • 117 .

    1.仪仗用的曲柄伞。

  • 118 . 高和寡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 119 . 高和寡

    曲调高雅,和着一起唱的人就少。比喻知音难得。语出战国宋玉《对楚王问》:郢都有人唱歌,一开始唱《下里》、《巴人》,许多人跟着一起唱;后来唱《阳春》、《白雪》,就只有几个人跟着唱了。也指言论、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 120 .

    1.弯曲相连的楼阁。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