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结尾能组哪些词
- 1 . 鳖珠- 1.《吕氏春秋.本味》:"醴水之鱼,名曰朱鳖,六足,有珠百碧。"陈奇猷校释:"皮有珠文。"《山海经.东山经》引作"﹝珠蟞鱼﹞六足,有珠"。后因谓鳖足有珠。 
- 2 . 百穴珠- 1.古代宝珠名。 
- 3 . 鼻珠- 1.方言。鼻子。 
- 4 . 百八真珠- 1.念珠。因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故称。 
- 5 . 宝珠- 1.贵重的珍珠。 2.花名。山茶的一种。亦称"宝珠茶"﹑"宝珠山茶"。 3.花名。茉莉花的一种。即宝珠小荷花。 
- 6 . 蚌病成珠-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 7 . 蚌病生珠-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 8 . 蚌孕双珠- 1.旧时比喻二女共事一夫。 
- 9 . 蚌珠- 1.亦作"蜯珠"。 2.蚌所产之珍珠。 
- 10 . 沧海遗珠-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 
- 11 . 沧海珠- 1.见"沧海遗珠"。 
- 12 . 白影珠- 1.传说中的宝珠名。 
- 13 . 报恩珠- 1.《艺文类聚》卷八四引辛氏《三秦记》:"昆明池昔有人钓鱼,纶絶而去,遂通梦于汉武帝,求去钩。帝明日戏于池,见大鱼衔索,帝曰:'岂梦所见耶?'取而放之。间三日,池边得明珠一双,帝曰:'岂非鱼之报耶!'"后用为报恩之典,称"报恩珠"。 2.即隋珠。 
- 14 . 报珠- 1.相传隋侯见大蛇伤断,为敷药救治,后蛇衔明月珠相报。见《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后用为报恩之典。 
- 15 . 抱玉握珠-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 16 . 碧珠- 1.青绿色珠玉。 
- 17 . 迸珠- 1.散落珍珠。多形容水滴飞溅貌。 
- 18 . 采珠- 1.入水取珠。 
- 19 . 编珠- 1.编列着的一串明珠。 
- 20 . 北珠- 1.又称东珠。即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颗大光润,极为名贵。 
- 21 . 朝珠- 1.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状如念珠﹐计一百零八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挂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其中东珠和明黄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 
- 22 . 被褐怀珠-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 23 . 蠙珠- 1.即蚌珠。珍珠。 
- 24 . 不夜珠- 1.传说中夜间能放光的珠子。 
- 25 . 珰珠- 1.上品珠。 
- 26 . 嚫珠- 1.布施之珠。 
- 27 . 赪虬珠- 1.喻荔枝。 
- 28 . 垂珠- 1.珠串下垂。 2.悬挂的珠串。 3.篆书字体之一。形似垂珠,称垂珠篆字。 
- 29 . 出火珠- 1.美玉玫瑰的别名。 
- 30 . 答纳珠- 1.下垂的耳珠。 
- 31 . 待价藏珠- 珍藏明珠,以待高价。比喻有真才实学,等待受人赏识而用。 
- 32 . 赤珠- 1.红色的珠子。 2.草名。龙珠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龙珠》。 
- 33 . 虫珠- 1.传说中的珠名。 
- 34 . 串珠- 1.成串的珠子。 2.佛教徒的念珠。 
- 35 . 翠羽明珠- 泛指珍贵的饰物。 
- 36 . 耳珠- 1.即耳珰。 
- 37 . 东珠- 1.指松花江下游及其支流所产的珍珠,颗大光润,极为名贵。清帝与王公以之为冠饰,并以多少分等秩。亦称北珠。 
- 38 . 大秦珠- 1.大秦国出产的珠子。后泛指远方异域所产之珠。 
- 39 . 二龙戏珠-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 40 . 滴露研珠- 指滴水磨墨。 
- 41 . 滴珠- 1.旧时用作货币的圆形小银锭。 
- 42 . 顶珠- (~儿)清朝官吏装在帽顶正中的饰物,下有金属小座,座上面安一个核桃大小的圆珠,珠的质料和颜色表示一定品级。也叫顶儿、顶子。 
- 43 . 断线珍珠- 比喻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纷纷落下。 
- 44 . 电珠- 小的电灯泡,如手电筒里所用的。 
- 45 . 貂珠- 1.貂尾和珍珠。古代显贵者之饰。 
- 46 . 鹅珠- 1.亦作"鹅珠"。 2.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记载:昔有一和尚,乞食至穿珠家门口,珠师停止穿珠,为和尚入内取食。其时一鹅来,吞其珠,珠师持食来而不见珠,疑和尚而责之。和尚恐珠师杀鹅取珠,说偈讽之。珠师不听,遂缚和尚而拷打,和尚耳眼口鼻尽出血,这时鹅来食血,珠师怒,打杀鹅。和尚至此才说明真相,珠师开鹅腹而见珠,乃大哭,对和尚说:"汝护鹅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后以"鹅珠"作舍身护戒之典。 
- 47 . 额珠- 1.即念珠。佛珠有定数,故称。 
- 48 . 钢珠- (~儿)滚珠。 
- 49 . 感恩珠- 1.指神话传说中鲛人流泪所成之珠。常用以指受恩施报。 
- 50 . 佛珠- (~儿)数珠。 
- 51 . 绀珠- 1.相传唐开元间宰相张说有绀色珠一颗,或有遗忘之事,持弄此珠,便觉心神开悟,事无巨细,焕然明晓,因名记事珠。见五代五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事珠》。后因以比喻博记。 
- 52 . 飞蝇垂珠- 眼前像有群蝇飞动,串珠垂挂。比喻眼睛昏花。 
- 53 . 佛顶珠- 1.比喻懒散呆滞﹑推拨不动的人。 2.踢毽子的一种架式。 
- 54 . 簳珠- 1.薏苡仁的别名。 
- 55 . 伽楠珠- 1.用沉香木制成的念珠。 
- 56 . 滚珠- (~儿)钢制的圆珠形零件。也叫钢珠。参见〖滚珠轴承〗。 
- 57 . 贯珠- 1.成串的珍珠。 2.比喻珠圆玉润的诗文﹑声韵。 3.念珠。 4.穿戴珠宝。 5.犹贯通。 
- 58 . 歌珠- 1.谓圆润如珠的歌声。 
- 59 . 焊珠- 1. 焊接金属的熔珠或焊接金属熔珠的连续沉积物。 
- 60 . 颔下之珠- 颔:下巴。骊龙下巴下的珍珠。比喻难得的珍品。 
- 61 . 汗珠- 1.成滴的汗。 
- 62 . 黑眼珠- (~的)眼球上黑色的部分。 
- 63 . 光珠- 1.即琥珀。亦称江珠。 
- 64 . 汉皋珠- 1.相传周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二女解珠佩相赠。后因以为男女爱慕赠答的典实。 
- 65 . 好语如珠-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66 . 好语似珠-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67 . 鲎珠- 1.鲎鱼珠。鲎鱼尾部的粟状肉粒,味美,传说可作媚药。 
- 68 . 亥既珠- 1.神话传说中的夜明珠。 
- 69 . 含珠- 1.口中衔珠。 2.喻怀才。 
- 70 . 汉东珠- 1.即隋珠。 
- 71 . 火齐珠- 1.宝珠的一种。一说,似珠的石。 2.琉璃的别名。 
- 72 . 蚝珠- 1.牡蛎所生的珍珠。 
- 73 . 鹤珠- 1.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上:"哙参养母至孝,曾有……鹤为戎人所射,穷而归参﹐参收养疗治,疮愈放之。后鹤夜到门外,参秉烛视,鹤雌雄双至,各衔明月珠以置参家。"后以"鹤珠"泛指珍宝。 
- 74 . 黑珍珠- 1. 一种青铜色的珍珠,是十分贵重的珠宝品种。 
- 75 . 合浦还珠-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同“合浦珠还”。 
- 76 . 衡连珠- 1.谓眉间有骨隆起如连珠状。术数家以为帝王之相。 
- 77 . 怀珠- 1.比喻怀藏才艺。 
- 78 . 记事珠- 1.传说能帮助记忆的珠子。 
- 79 . 和璧隋珠- 和壁:和氏璧,隋珠:古传说中的夜明珠。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80 . 荷珠- 1.荷叶上的水珠﹑露珠。 
- 81 . 红珠- 1.比喻红色果实。 
- 82 . 还珠- 1.《后汉书.循吏传.孟尝》:"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址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后以"还珠"形容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 83 . 髻珠- 1.佛教语。国王发髻中的明珠。语本《法华经.安乐行品》:"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佛教因以"髻珠"比喻第一义谛﹑甚深法义。 
- 84 . 滑珠- 1.珍珠的一种。 
- 85 . 火珠- 1.即火齐珠。 
- 86 . 鸡珠- 1.芡实。 
- 87 . 记珠- 1.念珠。 
- 88 . 简珠- 1.大珠。 
- 89 . 江珠- 1.琥珀的别名。 
- 90 . 蛟珠- 1.传说蛟人所泣之珠。亦喻似珠之物。蛟﹐通"鲛"。 
- 91 . 鲛人泣珠- 1.典出《洞冥记》:"﹝吠勒国人﹞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后以"鲛人泣珠"谓神话传说中的鲛人能流出泪珠化作珍珠。 
- 92 . 鲛珠- 1.神话传说中鲛人泪珠所化的珍珠。 2.比喻泪珠。 3.比喻雨珠﹑水珠。 
- 93 . 九星联珠- 九大行星全部会聚在太阳一侧运行的奇特天象。从17世纪以来先后于1624年、1803年和1982年发生过三次。前两次海王星和冥王星尚未发现,后一次才是真正的九星会聚。预计2357年将再度会聚。 
- 94 . 戒珠- 1.佛教语。比喻戒律精洁,有如明珠。《妙法莲华经.譬喻品》:"若见佛子﹐持戒清凈﹐如凈明珠。" 2.念珠。 
- 95 . 鲸珠- 1.传说中指鲸目所化成的明月珠。 
- 96 . 金珠- 1.指金银珠宝。 
- 97 . 擂盘珠- 1.旧时俗谚称初来的婢仆。 
- 98 . 咳唾成珠- 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 99 . 径寸珠- 1.直径一寸的大珠。 
- 100 . 浄水珠- 1.佛教经典中称能使浊水澄清的宝珠。也称"浄摩尼珠"。经中常用以比喻慈心和信心。 
- 101 . 九芒珠- 1.光芒四射的明珠。 
- 102 . 九曲珠- 1.一种珠孔曲折难通的宝珠。 
- 103 . 欬唾成珠- 1.比喻言谈精当﹐议论高明或文词优美。语本《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 104 . 口珠- 1.《庄子.外物》:"儒以《诗》﹑《礼》发冢。大儒胪传曰:'东方作矣,事之何若?'小儒曰:'未解裙襦,口中有珠……儒(而)以金椎控其颐,徐别其颊,无伤口中珠!'"后以"口珠"比喻诗词佳句。 
- 105 . 捐金沉珠- 捐:舍弃,将金子丢弃在山中,将珠宝掷于湖水中。形容不贪图钱财,不奢求富贵。 
- 106 . 料珠- 1.用玛瑙﹑紫石英等原料制成的半透明的珠子。 
- 107 . 蜡珠- 1.见"蜡烛珠"。 2.樱桃的一种。 
- 108 . 蜡烛珠- 1.蜡泪凝结成的珠状物。 
- 109 . 老蚌生珠-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 110 . 曼珠- 1.同"曼殊"。 
- 111 . 泪珠- (~儿)一滴一滴的眼泪。 
- 112 . 梁珠- 1.《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与魏王会田于郊。魏王问曰:'王亦有寳乎'威王曰:'无有。'梁王曰:'若寡人国小也,尚有径寸之珠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者十枚,柰何以万乘之国而无寶乎?'"后因以"梁珠"指宝珠。 
- 113 . 累累如珠- 累累:连接成串。一个紧接一个,就像一串珠子。 
- 114 . 乐府群珠- 散曲总集。明代人选辑。原抄本三册,近人分为四卷。收录元、明小令计八十余家(失注作者及无名氏除外),共二十六调,一千八百余首。 
- 115 . 离珠- 1.人名。即离朱。 2.珍珠之一种。 3.星名。 
- 116 . 骊龙颌下取明珠- 骊龙:黑色的龙;颌:下巴。在黑龙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 
- 117 . 骊龙珠- 1.即骊珠。 
- 118 . 骊珠- 语出《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传说中出于骊龙颔下的宝珠。也比喻珍贵的人或物:家有骊珠不复贫。 
- 119 . 洛神珠- 1.草本植物名。即酸浆草。 
- 120 . 连珠- 连接成串的珠子。比喻连续不断的声音等:~炮│妙语~│~似的机枪声│捷报~似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