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礼组词
  4. 【礼】在中间组哪些词

【礼】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卑厚币

    卑礼:谦恭的礼节;厚币:厚重的币帛。比喻聘请人员的郑重殷切。

  • 2 . 爱存羊

    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 3 . 白杨

    散文。茅盾作。1941年发表。作品赞美傲然挺立在西北高原上的白杨树,并以其象征着“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抒情色彩浓烈,具有阳刚之美。

  • 4 . 长斋

    长斋:终年吃素。吃长斋于佛像之前。形容修行信佛。

  • 5 . 厂

    1.工厂规定的代替星期日休假的日子。

  • 6 . 大

    1.每两个星期休息一天﹐休息的那一天叫做大礼拜。

  • 7 . 大

    1.大典礼时穿的服装。

  • 8 . 大

    1.举行盛大典礼或大型集会用的大厅。

  • 9 . 等相亢

    犹言分庭抗礼。以平等之礼相待。

  • 10 . 恩有加

    恩礼:指帝王厚待臣下。帝王以恩德与礼遇厚待臣下。引申指很有礼地对待下属。

  • 11 . 顶慈云

    1.谓向佛跪拜致敬。佛教称佛以慈悲为怀,如大云覆盖一切,故称。

  • 12 . 顶膜拜

    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 13 . 鹅存

    存:保存。指古代礼节形式已经消亡,仅存食物。

  • 14 . 多行无必自及

    行:做;自及:轮到自己头上。无礼的事做多了,必然会殃及到自己头上。

  • 15 . 繁多仪

    礼节繁重,仪式太多。形容过分地讲究排场。

  • 16 . 焚香

    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 17 . 浮

    〈方〉虚礼。

  • 18 . 厚卑辞

    丰厚的礼品,谦卑的言辞。

  • 19 . 家长

    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同“家长里短”。

  • 20 . 敬贤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 21 . 磕头

    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 22 . 夔龙

    夔龙:相传为虞舜二臣,夔为乐官,龙为谏官。指可以作为规范的礼乐制度。

  • 23 . 来而不往非

    表示对别人施加于自己的行动将作出反应。

  • 24 . 麦琪的

    短篇小说。美国欧·亨利作于1904年。圣诞节前夕,一对贫困夫妻绞尽脑汁相互赠送礼物。妻子卖掉引以自豪的漂亮长发,给丈夫买了一条白金表链;丈夫卖掉祖传三代的金表,换得一幅镶珠的发梳。面对已失去使用价值的礼物,两人发出了含泪的微笑。

  • 25 . 暮晨参

    早晚参拜。形容心地虔诚。

  • 26 . 情兼到

    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形容真诚有理。

  • 27 . 人恶不恶

    恶:凶恶。指对方为人虽然凶恶,但对他也不能不讲礼貌。

  • 28 . 让一寸,得一尺

    比喻以礼相让,事虽微而获益必大。

  • 29 . 仁义

    仁:仁爱;义:忠义;礼:礼仪;智:见识。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见识等伦理规范。是儒家的伦理思想。

  • 30 . 缛烦仪

    指烦琐的礼仪。

  • 31 . 识知书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 32 . 诗传家

    指世代皆读书习礼。

  • 33 . 诗发冢

    一边念着《诗经》、《周礼》,一边去挖坟盗墓。原是讽刺儒家倡导仁义的虚伪性。后用以讽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伪君子作风。

  • 34 . 诗人家

    世代读书以传统封建礼教为行为准则的人家。

  • 35 . 诗簪缨

    诗礼:《诗经》和《周礼》,指礼教;簪缨:比喻高官。讲究礼教的高官显宦。

  • 36 . 诗之家

    诗:指《诗经》;礼:指《周祀》、《仪礼》、《礼记》。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 37 . 诗之训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 38 . 诗书

    六代儒家六经的名称,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 39 . 说话答

    1.漫不经心的闲谈。

  • 40 . 殊异务

    殖、异:不同;礼:礼俗;务:事情。指不同的礼俗和情况。

  • 41 . 踏罡

    1.亦作"踏罡步斗"。

  • 42 . 头面

    1.以头亲尊者之足。为佛教的最敬礼。

  • 43 . 无

    1.行礼的一种方式:一边作揖,一边口说"无礼",表示客气。

  • 44 . 先后兵

    礼:礼貌;兵:武力。先按通常的礼节同对方交涉,如果行不能,再用武力或其他强硬手段解决。

  • 45 . 颜勤

    全称《唐故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君神道碑》。唐代碑刻。公元779年镌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颜真卿正书。原碑四面刻字,宋元间铭文一侧被磨去。书法苍劲沉雄,气势磅礴,为颜书晚年代表作。

  • 46 . 刑

    1.唐代中书省属下的政务部门之一,掌管刑﹑礼。

  • 47 . 以相待

    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 48 . 夜

    1. 晚上正式或半正式社交场合惯常穿用的服装。如:妇女穿的带裙长外衣,通常长达地面或踝部 b(1)∶男子的一套夜礼服,通常包括一件黑色或藏青色燕尾服和相称的裤子以及带硬衬胸的白衬衫和白蝴蝶结领带 (2)∶男子的成套服装通常包括黑色、藏青色或白色夜小礼服、黑蝴蝶结领带、带硬衬胸或打褶软衬衫和一条腰带。

  • 49 . 衣冠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 50 . 瞻

    1.星期日的别称。天主教﹑基督教徒称星期日为主日,又称礼拜日或瞻礼日。

  • 51 . 赵让肥

    1.王莽时,天下大乱,人相食。赵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释之。乡党服其义。见《后汉书.赵孝传》。后遂以"赵礼让肥"为兄弟友爱之典。元人秦简夫据此撰有杂剧《赵礼让肥》。

  • 52 . 在

    1.即在理会。

  • 53 . 折节

    指屈己待人。同“折节待士”。

  • 54 . 周

    1.唐李涪博学,尤精通礼﹑乐旧典,时人称之为"周礼库"。

  • 55 . 做

    1.谓基督教徒星期天到礼拜堂祈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