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祝组词
  4. 【祝】开头能组哪些词

【祝】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犹祷告。

  • 2 .

    1.见"祝版"。

  • 3 .

    1.亦作"祝板"。 2.书写祝文的木版﹑纸版等,祭祀时所用。

  • 4 .

    1.为人祝福,以报恩德。

  • 5 .

    1.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玉帛。

  • 6 . 币史辞

    1.祝用币,史用辞。指古代帝王祈求免灾的祭祀典礼。

  • 7 .

    1.祝告神灵,以求庇佑。

  • 8 .

    1.掌宗庙祭祀之官。

  • 9 . 不胜诅

    指祝而得益不能胜过诅而受损。

  • 10 .

    1.《书.洛诰》:"王命作册,逸祝册。"孔颖达疏:"王命有司作策书,乃使史官名逸者祝读此策。"后因称帝王祭祀用的文书为"祝册"。

  • 11 .

    1.谓削除。祝,通"斸"。

  • 12 .

    1.祭祀时祝祷之语或文辞。 2.喜庆活动中祝颂的言词。

  • 13 .

    1.祭祀鬼神的祠庙。

  • 14 .

    1.向神灵谢过祈福。 2.祷告鬼神的文辞。 3.致祝贺之词。亦指祝贺词。

  • 15 .

    1.祝告神明以祈福消灾。 2.犹祝愿。表示内心希望。

  • 16 .

    1.祈求免受盗贼之害。

  • 17 . 盗方

    1.古代祈免盗患的一种方术。

  • 18 .

    1.庆祝的典礼。

  • 19 . 顶红

    1.鸟名。

  • 20 .

    1.祭祀时宣读(祝辞)。

  • 21 .

    1.断发。指中原以外地区少数民族的习俗和装束。 2.削发出家为僧尼。

  • 22 . 发空门

    指削发出家为僧尼。

  • 23 . 发文身

    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 24 .

    1.求告神灵降福除灾。

  • 25 .

    ①除夕祭祀天地,请求赐福。也泛指祈神赐福或祝人平安幸福:晚上祝福,全家都要参加|为你祝福。 ②短篇小说。鲁迅作。1924年发表。祥林嫂经历两次丧夫、儿子惨死等一连串灾祸的袭击,并以所谓命不好而遭到周围人们的鄙视,精神木然,最后被帮佣的东家赶出,沦为乞丐,冻毙于街头。作品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礼教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具有强烈的批判性。

  • 26 .

    1.嘱咐。祝,用同"嘱"。

  • 27 .

    1.谓祷告于神灵。

  • 28 .

    祝:祷祝;哽、噎:食物堵住食道。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

  • 29 .

    1.见"祝鲠祝饐"。

  • 30 .

    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 31 .

    祝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 32 . 篝车

    1.《史记.滑稽列传》:"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淳于髡仰天大笑,冠缨索絶。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岂有说乎?'髡曰:'今者臣从东方来,见道傍有禳田者,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瓯窭满篝,污邪满车,五谷蕃熟,穰穰满家。"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后因以"祝篝车"喻代价甚微而所求者甚巨。

  • 33 .

    1.祭祀时致祝祷之辞和传达神言的执事人。 2.祭祀时祝祷和所传达的言辞。 3.祝福;祭祀。 4.祝贺寿辰。多用于皇室贵族等。

  • 34 .

    1.古代掌管祭祀祝祷等事宜之官。

  • 35 .

    1.祝词中劝勉的话。

  • 36 .

    1.祭祀鬼神,以求降福除灾。

  • 37 .

    1.即六祝六号。

  • 38 .

    1.即祝融。

  • 39 .

    1.庆贺。

  • 40 . 虎院

    1.旧时对犹太教堂的称呼。祝虎djuhud的音译,阿拉伯和波斯语中对犹太人之称。

  • 41 .

    1.祝融﹑回禄的并称。皆为火神。亦作为火灾的代称。

  • 42 .

    1.发出"祝祝"声呼鸡。

  • 43 . 鸡公

    1.即祝鸡翁。

  • 44 . 鸡翁

    1.传说中古代善养鸡者。

  • 45 .

    1.祭祀的簿籍。

  • 46 .

    1.司祭礼的人进行祭飨。 2.祭祀时向神祷告。

  • 47 . 家声

    1.琴曲《小胡笳十九拍》,有末拍契声者,称为《祝家声》。

  • 48 .

    1.庆祝胜利。

  • 49 .

    1.鸟名。即鹁鸪。

  • 50 .

    1.敬酒表示祝福。

  • 51 .

    1.男巫。

  • 52 .

    1.祭奠﹑祷告神灵。

  • 53 .

    1.祈求福佑,祝福。

  • 54 .

    1.古时以干支纪年,十干中的己称屠维,又称祝犁。

  • 55 .

    1.同"祝犁"。

  • 56 .

    古代帝王敬老、养老的表示:请年老致仕者饮酒吃饭,设置专人祷祝他们不哽不噎。同“祝哽祝噎”。

  • 57 .

    1.见"祝?"。

  • 58 .

    视频光盘的简称。

  • 59 .

    1.复姓。

  • 60 .

    1.《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后因以"祝禽"喻帝王仁惠。

  • 61 .

    1.庆祝,庆贺。

  • 62 . 染梦榜

    1.指祝染子状元及第故事,宣扬善有善报。《渊鉴类函.食物.粥三》:"昔有姓祝名染者,尝遇岁饥,施粥以济四方之贫者。后生一子,初赴试,染梦一人手持状元榜,竖于门外,上写四字曰:施粥之报。未几,有人报其子状元及第。"

  • 63 .

    1.古代掌祭祀的官。

  • 64 .

    1.神名。帝喾时的火官,后尊为火神,命曰祝融。亦以为火或火灾的代称。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 3.传说中的古帝。 4.峰名。衡山的最高峰。据《路史》云,祝融葬衡山之阳,是以名之。

  • 65 .

    1.祝祷于神灵。

  • 66 .

    1.祝祷时发出的噫歆之声。 2.以比喻类似的声音。 3.以特殊技法奏出的琴声。

  • 67 .

    1.供奉神像,祭祀祷祝,表示崇拜敬仰。

  • 68 .

    1.能祝物的巫师。

  • 69 .

    1.祝官﹑史官的合称。 2.司祭祀之官。

  • 70 .

    1.向鬼神祝告求助。

  • 71 . 寿

    1.祝愿人长寿;祝贺生辰。

  • 72 .

    1.即祝融。

  • 73 .

    1. 向人表达良好愿望。如:昏君深居宫中,所能听到的尽是些祝颂阿谀之词。

  • 74 . 鮀之佞

    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 75 .

    1.《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后因以"祝网"为帝王施行仁德之典。

  • 76 . 网人

    1.指成汤。

  • 77 .

    1.祝愿和盼望。

  • 78 .

    1.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

  • 79 .

    1.一种以符咒变物的巫术。

  • 80 . 希娟

    电影演员。江西南昌人。女。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历任上海青年话剧团演员、中国影协广东分会副主席、深圳电视艺术中心主任。曾因主演《红色娘子军》获百花奖最佳女演员奖。

  • 81 .

    1.祝告神灵,以求福祥。

  • 82 . 孝嘏慈

    1.《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郑玄注:"祝以孝告,嘏以慈告,各首其义也。"孔颖达疏:"首犹本也,孝子告神以孝为首,神告孝子以慈为首,各本祝嘏之义也。"后以"祝孝嘏慈"谓祭祀祝祷之礼。

  • 83 .

    1.表示祝愿和感谢。

  • 84 .

    古代帝王接养三老、五更,以示仁惠。当进餐时,使人在前后祝祷他们不要哽噎。同“祝哽祝噎”。

  • 85 .

    1.祝人长寿。

  • 86 . 尧龄

    1.古时祝贺帝王寿诞的歌曲。

  • 87 .

    1.施药物于患处。

  • 88 .

    1."祝哽祝噎"之省。

  • 89 . 融氏

    1.即火神祝融。借指火。

  • 90 .

    1.祝贺的心意。

  • 91 . 英台

    1.相传为古代一女子,乔装男子,与梁山伯同往从师。三年后英台先返,后二年山伯归,往访之,始知祝为女子。梁求为婚配,而祝已许鄮城(今鄞县)马氏。后梁为鄮令,旋病卒。明年祝适马氏,过梁墓,风雨并作,祝临冢哀恸,忽地裂而并埋焉。梁祝故事流传甚广,有说春秋时人,有说五代梁时人,又据《宁波府志》谓祝东晋上虞人。今南方谓黄色蝴蝶为梁山伯,黑色为祝英台。戏曲中祝英台更成为妇女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典型。 2.词牌﹑曲牌名。详"祝英台近"。

  • 92 . 英台近

    1.词牌名。又名《宝钗分》﹑《月底修箫谱》﹑《燕莺语》﹑《寒食词》。双调七十七字,有平韵﹑仄韵两体。 2.曲牌名。属南曲越调。字数与同名词调前半阙同。用作引子。

  • 93 .

    1.亦作"祝■"。 2.古代以祝祷符咒治病的方术,后世称用符咒禳病者为"祝由科"。

  • 94 . 由科

    1.相传古时治病有十三科,"祝由科"乃其中之一科。

  • 95 .

    1.亦作"祝余"。 2.《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子路死,孔子曰:'噫,天祝予!'"何休注:"祝,断也。天生颜渊﹑子路为夫子辅佐,皆死者,天将亡夫子之证。"后人用典,以"祝予"为悲悼生徒后辈死亡之词。

  • 96 .

    1.见"祝予"。

  • 97 .

    1.见"祝敔"。

  • 98 .

    1.复姓。

  • 99 .

    1.亦作"祝圄"。 2.祝,通"柷"。乐器名。即柷敔。

  • 100 .

    1.本谓向神祷告,以求实现自己的愿望。后指表示良好的愿望。

  • 101 . 允明

    明代书法家、诗文家。字希哲,号枝山、枝指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弘治举人。官至应天府通判。工诗文,与徐祯卿、文徵明、唐寅并称“吴中四才子”。擅书法,小楷近钟繇,尤以草书见长,气势奔放,出神入化。有《怀星堂集》。

  • 102 .

    1.古代司祭祀礼仪者。

  • 103 .

    1.见"祝赞"。

  • 104 .

    1.象声词。呼鸡等的声音。 2.勤勤守护貌。

  • 105 .

    1.古代主持祭祀祈祷者。

  • 106 .

    1.祝告鬼神,使加祸于别人。 2.犹发誓。

  • 107 .

    1.同"祝诅"。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