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祥组词
  4. 【祥】在中间组哪些词

【祥】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安恭敬

    古时指教育儿童应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 2 . 不

    1.不吉利的人。 2.凶人。

  • 3 . 不之木

    祥:吉祥;木:树。不吉祥的树。即被雷电所毁的树。指不会带来吉利的庇护者。

  • 4 . 不之兆

    兆:预兆。不吉利的预兆。

  • 5 . 不之征

    征:征兆。指不好的预兆。

  • 6 . 发

    原指帝王祖先兴起的地方,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黄河流域物产丰富,山河壮丽,是我国古代文化的~。

  • 7 . 和气致,乖气致异

    和气:温和的气象;致:招致;祥:吉祥;乖气:不和谐的气氛;戾:罪过。和睦融洽的气氛可致吉祥,不和谐的气氛则招致灾祸。

  • 8 . 吉

    1.棺材的讳称。

  • 9 . 吉

    1.佛经中传说释迦佛成道时吉祥童子所献之草。 2.草名。百合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茎贴地面。叶细长,丛生茎上,线形或线状披针形。夏秋间开花,紫红色。浆果球形,红色。可种庭院,供玩赏。根和全草入药。 3.艾的别名。

  • 10 . 吉

    1.中药桔梗之别名。

  • 11 . 吉海云

    1.梵语?rī-vatsa的意译。"卍"字的别称。

  • 12 . 吉如意

    祥:祥瑞。如意称心。多用祝颂他人美满称心。

  • 13 . 吉善事

    吉利的好事情。

  • 14 . 吉天母

    1.即功德天。传为毗沙门天之妹,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之一。参见《金光明经.功德天品》。

  • 15 . 吉天女

    1.梵语的意译。原为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财富﹑美丽女神。佛教将此神列为护法天神,为四大天王之一毗沙门天之妹,有"大功德"于众,故也称"功德天"。

  • 16 . 吉

    某些大型运动会上用来象征吉祥的标记,多选用动物图案或模型。

  • 17 . 吉止止

    第一个止字是留止的意思,第二个止字是助词。指喜庆。

  • 18 . 吉

    1.佛教语。也叫结跏趺坐。佛教徒坐禅的一种姿势。

  • 19 . 孔

    山西太谷人。早年留学美国,获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1924年任广东革命政府财政厅厅长。1927年任武汉国民政府实业部部长。不久赴南京,历任国民党政府工商部、财政部部长,行政院院长,中央银行、中国银行总裁。1947年去美国治病。1962年到台湾。1966年再度去美国。

  • 20 . 林

    福建闽侯人。1912年进京汉铁路江岸机器厂做工。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京汉铁路工会江岸分会委员长。1923年领导江岸铁路工人进行罢工斗争。2月7日遭到逮捕,被缚于江岸车站的电杆上,严词拒绝复工,英勇就义。

  • 21 . 骆驼

    长篇小说。老舍作。1937年发表。青年人力车夫祥子苦干三年买了一辆洋车,不久却连人带车被匪兵掳去。后意外拾得三匹骆驼,变卖后钱又被侦探抢去。车厂主之女虎妞爱上祥子,用计迫使祥子娶了她。婚后,祥子用虎妞的私房钱买了一辆旧车,后因虎妞死于难产,不得已卖掉车子料理丧事。从此祥子由绝望走向堕落。小说富有浓厚的北京地方色彩。

  • 22 . 凝

    1.池名。宋大中祥符年间建成,在汴京(今开封市)城南会灵观。池内盛产芡实。

  • 23 . 祺政变

    又称“北京政变”或“辛酉政变”。1861年8月,咸丰帝在热河行宫病死,六岁皇子载淳继位,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定次年改元祺祥。11月,慈禧太后、慈安太后与恭亲王奕b137发动宫廷政变,处死肃顺等人,宣布“垂帘听政”,以奕b137为议政王,改年号为同治。从此,慈禧太后掌握清廷实权达四十余年。

  • 24 . 凭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境、湘桂铁路终点,与越南相邻。1956年设市。人口93万(1993年)。为广西南部重要的边境城市。名胜古迹有友谊关、平而关、白玉洞等。

  • 25 . 瑞气

    瑞:祥瑞。天上云气呈现吉兆。旧因以为喜事降临的征兆。

  • 26 . 威风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27 . 威凤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象征,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

  • 28 . 王卧冰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 29 . 钟

    在湖北省中部,汉江中游纵贯,焦枝铁路经过境内。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2年设市。人口1033万(1995年)。名胜古迹有明显陵、阳春台、文风塔、元宫及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处。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