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榜歌
1.船夫所唱的歌。
2 . 安歌
1.神态安详地歌唱。
3 . 哀歌
1.悲伤地歌唱。 2.悲伤的歌。
4 . 北歌
1.指北方少数民族的乐歌。
5 . 悲歌
①悲壮地歌唱:慷慨~ㄧ~当哭。 ②指悲壮的或哀痛的歌:一曲~。
6 . 白纻歌
1.乐府吴舞曲名。始于晋代的《白纻舞》。始于晋代的《白纻舞》。南朝梁沈约有《四时白纻歌》。
7 . 白苎歌
1.即《白纻歌》。
8 . 八路军军歌
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表现八路军为拯救民族危亡,坚决开赴前线,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9 . 按歌
1.按乐而歌。
10 . 伧歌
1.指南北朝时期北地乐府民歌。
11 . 懊恼歌
1.见"懊憹歌"。
12 . 懊侬歌
1.见"懊憹歌"
13 . 懊憹歌
1.亦作"懊恼歌"。亦作"懊侬歌"。 2.乐府吴声歌曲名,产生于东晋和南朝吴地民间。内容皆为抒写男女爱情受到挫折的苦恼。现存歌词十四首。
14 . 巴渝歌
1.古曲调名。
15 . 百年歌
1.见"百年诗"。
16 . 闭门酣歌
指闭门不出,尽兴饮酒,尽情歌舞。形容沉缅酒色,尽情享受。
17 . 碧玉歌
1.南朝乐府《吴声歌曲》名。属《清商曲》。
18 . 长歌
1.放声高歌。 2.篇幅较长的诗歌。
19 . 边歌
1.咏唱边疆生活的歌。
20 . 长恨歌
诗篇名。唐代白居易作。写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以及杨贵妃死后唐明皇对她的思念。诗中将李、杨的爱情描绘得真挚动人,与历史事实不尽相符。诗歌语言优美流畅,富有传奇色彩,是古代著名的长篇叙事诗。
21 . 豳歌
1.指《诗.豳风.七月》。
22 . 并州歌
1.乐府歌曲名。谓晋并州大姓田兰﹑薄盛斩汲桑之所作。歌词载《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三》。
23 . 采茶歌
1.流行于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安徽等地的民间曲调,后发展成"采茶戏"。
24 . 采菱歌
1.见"采菱"。
25 . 嘲歌
1.谓随口唱歌。多为含有讽刺意味的小调。
26 . 杵歌
1.夯歌;打夯号子。
27 . 大风歌
1.《史记.高祖本纪》:"高祖还归﹐过沛﹐留。置酒沛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高祖击筑﹐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后称此歌为《大风歌》。
28 . 大风之歌
指汉高祖的《大风歌》。比喻英雄人物的豪情壮志。
29 . 唱歌
1.吟唱歌曲。
30 . 称歌
1.称扬歌颂。
31 . 长短歌
1.指句子长短不一的诗歌。
32 . 传歌
1.传送歌声。 2.传授歌曲。
33 . 彻歌
1.撤祭器而歌。
34 . 楚歌
1.楚人之歌。 2.引申指悲歌,表示陷入困境。
35 . 陈凯歌
电影导演。福建长乐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1987-1990年在美国进修。因执导《孩子王》获金鸡奖导演特别奖;《霸王别姬》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获奖影片还有《黄土地》、《大阅兵》等。
36 . 宸歌
1.帝王所作的诗歌。
37 . 春歌
1.春时歌唱。 2.春天的歌。 3.犹情歌。 4.乐府清商曲辞之一。《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有《春歌》。
38 . 楚竹燕歌
1.泛指南北各地的歌﹑曲。
39 . 打呆歌
1.沿街叫乞,唱《莲花落》。
40 . 村歌
1.民间歌谣。
41 . 敕勒歌
乐府杂歌篇名。北朝民歌。东魏高欢在一次兵败后,曾令敕勒族人斛律金唱此歌,以激励士气。歌辞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歌中展现了北方草原的辽阔景象,富于雄壮之美。
42 . 从公歌
1.指《诗.鲁颂.泮水》。因诗中有"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句,故称。诗颂鲁僖公之贤,后有以称颂朝廷者。
43 . 但歌
1.汉魏时无伴奏歌曲名。
44 . 弹剑作歌
比喻怀才不遇。
45 . 楚舞吴歌
泛指江南的轻歌曼舞。
46 . 党歌
1.某一政党规定的表达该党宗旨的歌曲。
47 . 丁督护歌
1.南朝宋时一种吴声歌曲。亦称"丁都护歌"。
48 . 催眠歌
1.催眠曲。
49 . 登幽州台歌
诗篇名。唐代陈子昂作。作者在随军出征契丹途中经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时所作。因苦心建议不被采纳,反遭降级,心怀抑郁,故登台抒愤。诗全文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因体现了怀才不遇者的普遍心理,故历来被广泛传诵。
50 . 到哪座山里唱哪个歌
1.见"到什山上唱什歌"。
51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52 . 到什山上唱什歌
1.比喻说话做事要符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53 . 打颏歌
1.亦作"打骸垢"。 2.战栗貌。
54 . 打油歌
1.即打油诗。
55 . 登歌
1.亦作"登哥"。亦作"登謌"。 2.升堂奏歌。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而歌。 3.指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乐师登堂所奏的歌。 4.泛指歌词。 5.犹歌颂。 6.古代举行祭典﹑大朝会时所用的乐器。
56 . 得宝歌
1.唐乐曲名。唐开元末,陕县县尉崔成甫翻俚歌《得体歌》而成。 2.唐乐曲名。相传为唐玄宗所制曲。
57 . 颠歌
1.滇歌。古时西南夷的民歌。颠,通"滇"。
58 . 丹歌
1.见"丹哥"。
59 . 弹歌
1.古歌谣名。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载﹐范蠡进善射者?稀,勾践询以弓弹之理,陈音于应对中引古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古诗源》卷一有《弹歌》一首,曰:"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文心雕龙.章句》作"《竹弹》之謡"。
60 . 得体歌
1.唐俚曲名。详"得宝歌"。
61 . 儿歌
为儿童创作的、适合儿童唱的歌谣。
62 . 点歌
1.指定歌曲名或同时指定演唱者,听取演唱。
63 . 尔汝歌
1.魏晋时一种带有亲狎情调的民歌。
64 . 董逃歌
1.东汉灵帝时童谣。内容写董卓跋扈,纵其残暴,终归逃窜,至于灭族。辞载《后汉书.五行志一》。
65 . 对酒当歌
对着酒应该放声高唱。原意是人生时间有限,应该有所作为。后也用来指及时行乐。
66 . 钓歌
1.渔歌。渔人所唱的歌。
67 . 侗族大歌
1.侗族民歌的一种。侗语称"嘠老"或"嘠玛",多在节日或招待宾客时演唱。有齐唱和多声部合唱两种形式。演唱时,一领众和。起头带有朗诵或戏剧性咏叹风格,中间乐句随歌词的吟诵进行,曲调悠扬婉转,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68 . 洞仙歌
1.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又名《洞仙词》﹑《洞中仙》﹑《羽仙歌》等。敦煌写本《云谣集杂曲子》收此调二首,字句格律与宋词异。宋词有令词﹑慢词两体。令词有八十三字或九十三字等,慢词有一百十八字或一百二十六字等,均双调,仄韵。参阅《词谱》卷二十。 2.曲牌名。南北曲均有。南曲较常见,属正宫,字数与词牌不同,用作过曲。
69 . 斗歌
1.亦作"斗歌"。 2.对歌。
70 . 督护歌
1.南朝宋吴声歌曲名。
71 . 独弦哀歌
独自弹着弦子,唱着悲哀的歌调。指故意不按通常规律办事,以示自己与众不同,从而借此沽名钓誉。
72 . 队歌
即《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原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周郁辉词,寄明曲。歌曲体现了少先队组织的性质和任务,表达了少先队员做共产主义接班人的信念和理想。
73 . 对歌
双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74 . 凡歌
1.指庸俗的歌曲。
75 . 戹屯歌
1.东汉赵岐数贬议唐玹,玹为京兆尹,岐惧祸及,逃难四方,作《戹屯歌》以述备尝艰难困苦之况。
76 . 遏云歌
1.指嘹亮优美的歌声。
77 . 分节歌
指用几段歌词配同一曲调的歌曲。各段歌词在字数、韵律方面大致相同。民歌和群众歌曲中常见,如《兰花花》、《绣金匾》、《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
78 . 法歌
1.犹法曲。
79 . 饭牛歌
1.又名《扣角歌》﹑《牛角歌》﹑《商歌》。古歌名。相传春秋时卫人宁戚喂牛于齐国东门外,待桓公出,扣牛角而唱此歌。《楚辞.离骚》"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王逸注引《三齐记》所载歌辞:"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后遂用作寒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80 . 放歌
放声歌唱;纵情高歌:~一曲。
81 . 赋歌
1.辞赋和歌曲。 2.泛指诗歌。
82 . 垓下歌
古歌名。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遭汉军围困时所作。歌词为:“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项羽的坐骑名)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项羽的美人虞姬)兮虞兮奈若何!”表达了英雄末路时的慷慨悲凉之情。
83 . 冯歌
1.谓冯驩弹铗而歌。
84 . 凤歌
1.据《论语.微子》载:孔丘到楚国去﹐楚狂接舆唱着"凤兮"之歌讽刺孔丘,走过孔丘车前。后即用"凤歌"指狂人之歌。 2.凤鸣声。 3.形容箫笙等的吹奏声。
85 . 凤舞鸾歌
①形容美妙的歌舞。 ②仙舞的两支曲名。
86 . 副歌
1.次于正歌之曲。 2.分节歌曲中歌词主要部分以外词句不变的部分,称为副歌。多用于结尾处。
87 . 狗沁歌
1.贬词。像狗吠的声音。
88 . 负手之歌
喻指临终前的咏歌。
89 . 歌歌
1.同"哥哥"。 2.指父亲。
90 . 耕田歌
1.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削弱刘氏﹐重用诸吕。朱虚侯刘章极为忿懑﹐乘入侍吕后宴饮之机﹐请为《耕田歌》﹐吕后许之。歌曰:"深耕穊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鉏而去之。"谓吕氏非刘氏族类﹐必斩除之。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91 . 赓歌
1.酬唱和诗。
92 . 高歌
放声歌唱:~一曲。
93 . 酣歌
1.沉湎于饮酒歌舞。 2.尽兴高歌。
94 . 黄鹄歌
1.古歌篇名。相传为汉昭帝作。
95 . 孤歌
1.独自歌唱。
96 . 鼓腹讴歌
鼓:拍打;讴:歌唱。一边拍肚皮,一边唱歌。形容豪放不羁,闲散自乐。
97 . 鼓歌
1.击鼓而歌。
98 . 寒歌
1.指《易水歌》。荆轲入秦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别于易水时所歌。
99 . 国歌
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歌曲。我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100 . 国际歌
国际无产阶级革命歌曲。法国鲍狄埃(Eugène Pottier)作词,狄盖特(Pierre Degeyter)配曲。
101 . 黄歌
1.黄帝时的歌谣。
102 . 击筑悲歌
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103 . 瓠歌
1.见"瓠子歌"。
104 . 海之歌
苏联故事片。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杜甫仁科编剧,桑采娃导演,里瓦诺夫主演。影片描写第聂伯河大水电站建设中,乡亲们告别即将被水淹没的故乡,纷纷迁入新村,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工作、生活和爱情的故事。
105 . 含歌
1.犹低吟。
106 . 夯歌
打夯时唱的歌。
107 . 豪歌
1.犹高歌。
108 . 浩歌
1.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109 . 和歌
也称“歌”、“倭歌”、“大和歌”。日本诗体之一。意即“日本歌”。因与盛行于日本的汉诗相对,故称。《万叶集》的出现,标志和歌臻于成熟。包括长歌、旋头歌、佛足石歌及短歌。自《古今和歌集》始,短歌成为和歌的主要形式。以简洁、含蓄、雅淡为特点。
110 . 河上歌
1.古歌名。
111 . 缓歌
1.见"缓声歌"。 2.指音调柔缓之歌。详"缓歌慢舞"。
112 . 缓声歌
1.古乐府《杂曲歌辞》之一。缓声,谓歌声柔缓。古辞仅存《前缓声歌》一首。晋陆机,南朝宋孔宁子﹑谢惠连,梁沈约均有拟作。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五.前缓声歌》。亦省作"缓歌"。
113 . 恒舞酣歌
恒舞:长时间地舞蹈;酣歌:沉湎于歌乐。长时间地舞蹈,尽情地欢歌。形容生活奢靡,不务正业。
114 . 瓠子歌
1.乐府歌辞名。汉武帝作。汉元封二年﹐武帝令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堵黄河瓠子决口﹐并自临工地。初堵口不成﹐武帝作《瓠子歌》二章悼之﹐卒塞瓠子。事见《史记.河渠书》。
115 . 画一之歌
1.汉代颂扬萧何﹑曹参德政的歌谣。
116 . 欢歌
①欢乐地歌唱:尽情~◇汽笛在~。 ②欢乐的歌声 :~笑语ㄧ远处传来了青年们的阵阵~。
117 . 欢闻变歌
1.乐府吴声歌曲。
118 . 欢闻歌
1.乐府吴声歌曲。
119 . 回歌
1.亦作"回歌"。 2.回荡的歌声。
120 . 击角歌
1.扣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