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开头能组哪些词
1 . 中脘
1.谓胃的中部。 2.穴位名。属任脉经,在上脘下一寸,脐上四寸。居心蔽骨与脐之中央。腑病多治此穴。
2 . 中网
1.谓网捕未完。
3 . 中微
1.中道衰微。
4 . 中微子
一种粒子。用符号ν表示。不带电,质量极小。
5 . 中帏
1.同"中帷"。
6 . 中闱
1.后妃所居的内宫。 2.借指皇后。 3.泛指宫廷。 4.灵堂门内。
7 . 中帷
1.屋中的帷幔。 2.指正妻。
8 . 中纬度
1.指北纬45度上下或南纬45度上下的纬度。
9 . 中卫
1.宫廷的禁卫部队。 2.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的后卫之一,位置在中间,故名。
10 . 中位
1.中央的位置。
11 . 中尉
1.官名。战国时赵置,负责选任官吏。秦汉时为武职,掌管京师治安。汉武帝时更名执金吾,汉诸王国皆置中尉。唐后期为宦官领禁兵的专职。 2.军衔的一级。低于上尉﹑高于少尉的下级军官。
12 . 中文
1.中国语言文字或中国语言文学的省称。特指汉语言文字或汉语言文学。
13 . 中文信息处理
用电子计算机对中国语言文字(特指汉语言文字)的各种信息(如字、词、短语、句、篇章等)进行识别、转换、压缩、检索、分析、理解和生成等处理的技术。
14 . 中文信息处理系统
处理中文信息的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由汉字输入、输出设备和汉字库等组成;软件包括汉字处理程序、汉字库调用程序、汉字文件编辑及有关的应用程序等。
15 . 中吴
1.旧苏州府的别称。始见宋龚明之《中吴纪闻》。 2.旧镇江府的别称。
16 . 中五
1.指五行中的土运。旧时以五方配五行,中央属土,故称。
17 . 中午
1.白天十二点左右的时间。
18 . 中忤
1.犹言冒犯违忤。
19 . 中武
1.前后相间一足之地。
20 . 中统钞
1.元中统年间颁行的钞票。有"交钞"﹑"元宝钞"二种。
21 . 中统局
全称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国民党特务组织。1938年成立。主要任务是在国民党内排除异己,反对其他派系,镇压革命运动,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士,维护蒋介石集团的统治。1947年4月改组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党员通讯局(简称党通局)。1949年2月划归国民党政府内政部,改称“内政部调查局”。
22 . 中实
1.犹真实。 2.里面坚实。
23 . 中食
1.进食之中。 2.指佛教徒于中午进斋食。 3.普通饮食。
24 . 中使
1.宫中派出的使者。多指宦官。
25 . 中士
1.古代官名。其禄位在上士之下,下士之上。 2.指中等德行的人。 3.指一般士人。 4.指中等身材的人。 5.指中等道行的道士。 6.军衔的一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 7.指中国人士。
26 . 中世
1.犹中古。 2.犹中期,中叶。 3.犹中年。
27 . 中世纪
历史学上一般指封建制时代。主要用于欧洲。时限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8 . 中世纪艺术
一般指5-15世纪的西方美术。主要表现在建筑的高度发展,各种形式的大教堂,如拜占庭教堂、罗马式教堂、哥特式教堂在艺术上和工程设计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雕刻、镶嵌画、壁画、插图画等也获得了繁荣。中世纪艺术属于基督教艺术,它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描写,而往往以夸张、变形等手法表现精神世界。
29 . 中式
1.中国式样。
30 . 中事
1.指某时期中重要的事情。 2.正确的事情。 3.朝廷或宫廷中的事情。 4.中等案件。
31 . 中侍
1.指宫中的侍从官。
32 . 中试
1.考试合格。
33 . 中室
1.室中。
34 . 中适
1.中正适当。 2.心中安适。
35 . 中手
1.技能中等的人。
36 . 中寿
1.中等的年寿。古时说法不一:(1)九十以上。《左传.昭公三年》"三老"唐孔颖达疏:"上寿百年以上,中寿九十以上,下寿八十以上。"唐沈千运《感怀弟妹》诗:"中寿稀满百,近世多夭伤。"(2)八十岁。《庄子.盗跖》:"中寿八十。"汉王充《论衡.正说》:"上寿九十,中寿八十,下寿七十。"(3)七十岁。《淮南子.原道训》:"凡人中寿七十岁。"(4)六十岁。《吕氏春秋.安死》:"中寿不过六十。"晋葛洪《抱朴子.至理》:"张苍偶得小术,吮妇人乳汁,得一百八十岁。此盖道之薄者,而苍为之,犹得中寿之三倍。"参见"上寿"。
37 . 中书
1.皇宫中的藏书。亦特指宫中记事的书。 2.官名。中书令的省称。汉设中书令,掌传宣诏令,以宦者为之,后多任用名望之士。《汉书.萧望之传》:"望之以为中书政本,宜以贤明之选。"晋庾亮《让中书令表》:"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隋唐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俱为宰相﹐后因以中书称宰相。 3.官名。中书舍人的省称。隋﹑唐时为中书省的属官。明清废中书省,于内阁设中书舍人,掌撰拟﹑缮写之事。 4.官署名。唐代的中书省﹑宋代的政事堂,亦直称为"中书"。 5.毛笔的别称,"中书君"的省称。
38 . 中书房
1.明代宫中的缮写收发机构。
39 . 中务
1.切中时务。
40 . 中夕
1.半夜。
41 . 中西
1.中国和西洋。
42 . 中西合璧
合璧:圆形有孔的玉叫璧,半圆形的叫半璧,两个半璧合成一个圆叫“合璧”。比喻中国和外国的好东西合到一块。
43 . 中息
1.中间停歇;中止。 2.次子。
44 . 中席
1.指尊者的席位。 2.居中的筵席。 3.饮宴之间。
45 . 中狭
1.心地狭隘。
46 . 中下
1.指古代田地或赋税等级的第六等。 2.中等里的下等。 3.指中策和下策。
47 . 中投
1.体育名词。中距离投篮的省称。
48 . 中涂
1.亦作"中途"。 2.半路;途中。 3.指事情的进程中。 4.路的当中。
49 . 中途
1.见"中涂"。
50 . 中途岛
太平洋北部的珊瑚小岛。由环礁围成湖,是天然良港。因地处太平洋东、西两岸的中途,故名。战略地位重要。美国海军在此建有航空和潜艇基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和日本曾在这里激战。
51 . 中途岛海战
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与美国的重要海战。1942年5月,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率舰队占领太平洋中部的中途岛,引诱美国舰队决战。6月4日,日美舰队在中途岛附近海面展开海空大战,日本四艘航空母舰被击沉,三百多架飞机被击毁,被迫撤军。从此,美国取得海上主动权。此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52 . 中土
1.中等的土壤。 2.指冀州。 3.指中原地区。 4.指中国。
53 . 中外
1.表里,内心与外表。 2.宫内和宫外。 3.朝廷内外,中央和地方。 4.犹里外。 5.中原和边疆;中国和外国。 6.家庭内外,家人和外人。 7.指中表之亲。
54 . 中外驰名
驰名:名声远扬。名声传遍了国内外。
55 . 中外合璧
中西合璧。
56 .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简称“合营企业”。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外商在中国境内投资并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和经营的股权式企业。按照1979年7月公布、1990年4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规定,合营企业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参与合营的各方按各自投资额,对本企业的债务承担责任,并按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亏损。
57 . 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简称“合作企业”。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外商在中国境内同中国合作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共同举办和经营的契约式合营企业。双方可以采取投资方式或提供合作条件(现金、实物、工业产权等)的方式进行合作。按照1988年4月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的规定,合作企业可以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也可以只建立联合管理机构。
58 . 中外孙
1.孙与外孙的合称。
59 . 中书格
1.明代有中书舍人,掌书写诰敕等事。其书体一般端正而流于刻板,人谓之中书格。
60 . 中书检正
1.宋代的内阁侍读。
61 . 中书君
1.唐韩愈作寓言《毛颖传》,称毛笔为毛颖。言颖居中山为蒙恬所获,献于秦皇,秦皇封之于管城,号管城子,"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后因以"中书君"为毛笔的别称。
62 . 中池
1.池中。 2.胆的异名。
63 . 中畴
1.泛指田地。
64 . 中刍
1.中等的草料。
65 . 中除
1.庭除之中。
66 . 中厨
1.内厨房。 2.厨中。
67 . 中处
1.适中的处所。
68 . 中川
1.中等的河流。 2.江中。
69 . 中垂
1. 中部成弓形下垂(如受压后的船中部下垂)。
70 . 中春
1.指农历二月十五日。这天是春季的正中,故称。
71 . 中辍
中途停止:学业中辍|运动于是消沉,刊物于是中辍。
72 . 中词
1.逻辑学术语。详"中项"。
73 . 中次
1.中等里的次等。
74 . 中挫
1. 中途遭到挫折。
75 . 中大
1.宋代京官候选人的别称。
76 . 中大夫
1.古代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2.汉官名。备顾问应对。
77 . 中大人
1.汉代称老年而有权势的宫人。 2.用以称宦官。
78 . 中代
1.犹中古。
79 . 中岱
1.泰山。
80 . 中带
1.古代妇女的内衣带。 2.指温带。
81 . 中怠
1.精神疲倦。 2.中途懈怠。
82 . 中丹田
1.道教语。三丹田之一,在心窝部位。
83 . 中单
1.亦作"中禅"。 2.古时朝服﹑祭服的里衣。 3.泛指汗衫。
84 . 中襌
1.见"中单"。
85 . 中弹
1. 被子弹打中。
86 . 中珰
1.指宦官。宦官以珰为冠饰,故称。
87 . 中岛健藏
日本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从事翻译和文学评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与重建日本文艺家协会、日本笔会等团体。曾任日中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长、会长。主要作品有《现代文艺论》、《现代作家论》等。
88 . 中倒
1.气倒。
89 . 中道
1.半途;中途。 2.道路的中央;路上。 3.中正之道。 4.犹言折中。 5.黄道。 6.佛家语。大乘诸宗谓无差别﹑无偏倚的至理。即离开空﹑有或断﹑常等二边的实相。
90 . 中道而废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91 . 中稻
1.水稻的一种类型。全生育期120-150天。对光照长短的反应与早稻相近,但插秧期和成熟期比早稻稍晩。
92 . 中得
1.切合。
93 . 中德
1.中正的德行。 2.中等的德行。 3.犹言自以为是。德,通"得"。
94 . 中的
1.指箭射中靶心。 2.指达到目的。 3.犹言中肯,切当。
95 . 中夏
1.指华夏;中国。 2.指中原地区。 3.夏季之中,指农历五月。后亦指盛夏。
96 . 中贤
1.指一般的贤人。
97 . 中县
1.指中原。 2.中等规模的县。唐代诸州分上县﹑中县﹑中下县﹑下县诸等。宋诸路所属亦有中县﹑中下县之分。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三》﹑《宋史.地理志》。
98 . 中线
1.又称中心线。位置居中的线。 2.三角形的一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 3.把球场划分为两个相等场区的线。
99 . 中线灯
一种机场地面灯光设备。即标明机场跑道中心线位置的照明设备。由密封底座、光源、透镜和高强度灯盖组成。装置埋于地下,但高出地面数毫米。在夜间或能见度差的情况下,使飞机能在跑道和滑行道上的正确位置起飞、着陆和滑行。
100 . 中宪
1.唐代中丞的别称。
101 . 中宪大夫
1.金代为吏部文官正五品的封阶,明清则为文职正四品封阶。
102 . 中陷
1.中伤陷害。
103 . 中羡
1.墓道。
104 . 中乡
1.乡中。 2.指中阳里。
105 . 中项
在三段论的两个前提中都出现的共同概念。它作为小项和大项的中介,把两者联系起来,从而推出结论。
106 . 中宵
1.中夜,半夜。
107 . 中宵舞
1.中夜起舞。
108 . 中霄
1.犹中天,高空。
109 . 中小城市
中国指人口在50万以下的城市。其中人口在2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人口在20万至50万的为中等城市。一般是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10 . 中校
1.官名。秦汉置,为将作大匠属官,佐治宫室。唐有中校署,属将作监,掌舟车等事。 2.主帅所在的营帐。校,古代军营的名称。 3.军衔的一级,低于上校﹑高于少校。
111 . 中邪
1.为邪气所侵袭。 2.喻表现反常。
112 . 中谢
1.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 2.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 3.古代臣子上谢表,例有"诚惶诚恐,顿首死罪"一类的套语,表示谦恭。后人编印文集往往从略,而旁注"中谢"二字。
113 . 中心
①与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或部位:圆中心|市中心。 ②占据重要地位或起主干作用的地方:商贸中心|政治中心。 ③事物的主要部分:问题的中心|确定文章中心|中心议题|中心环节。
114 . 中心对称
也称“点对称”。如果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180°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成中心对称。这个点称为对称中心。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115 . 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在细胞内生物大分子之间转移的基本法则。认为遗传信息的转移只能从脱氧核糖核酸到核糖核酸(转录),从核糖核酸到蛋白质(转译)。现已发现,在某些生物中,核糖核酸通过逆转录,也能把遗传信息传递给脱氧核糖核酸。
116 . 中心角
1.以圆心为顶点﹑半径为两边的角。也称圆心角。
117 . 中心人物
1. 在不同场合中表现突出或起主导作用的人物。如:舞会上的中心人物。
118 . 中心思想
1.文章或发言中的主要思想内容。 2.指言行的主导思想。
119 . 中心摇摇
中心:心中;摇摇:心神不安。形容心神恍惚,难以自持。
120 . 中衅
1.内部的嫌隙﹑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