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不切实际- 指不符合实际。 
- 2 . 病理切片- 病理标本的一种。制作时将部分有病变的组织或脏器经过各种化学品和埋藏法的处理,使之固定硬化,在切片机上切成薄片,粘附在玻片上,染以各种颜色,供在显微镜下检查,以观察病理变化,作出病理诊断,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 3 . 操切从事- 操:做。处理事情或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 4 . 瞋目切齿- 瞋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 5 . 嗔目切齿- 嗔目:发怒时睁大眼睛。瞪大眼睛,咬紧牙齿。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 
- 6 . 刀切豆腐两面光- 比喻为人圆滑,两面讨好。 
- 7 . 刺心切骨- 指内心极其悲愤。 
- 8 . 浮生切响- 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 9 . 浮声切响- 浮声:平声;切响:仄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也泛指音韵的纤细低沉和洪亮高亢。 
- 10 . 根治切除术- 1.也指彻底追究审理。 
- 11 . 公切线- 和两个圆都相切的直线。两个圆在公切线同旁时,称为外公切线;两个圆在公切线两旁时,称为内公切线。公切线上两个切点之间的距离称为公切线的长。如果两圆有两条外公切线(或内公切线),那么外公切线的长(或公切线的长)相等。 
- 12 . 横切面- 1.即横断面。参见"横断面"。 
- 13 . 剪切力- 1.使物体发生剪切形变的力叫剪切力。 
- 14 . 剪切形变- 1.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所引起的形变。如用剪刀剪东西时就产生这种形变。 
- 15 . 简切了当- 指简单明白。 
- 16 . 浇切糖- 1.一种糕点。薄而稣脆。 
- 17 . 金属切削加工- 利用刀具去除金属工件的多余金属,使工件获得规定的形状、尺寸、位置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一般在金属切削机床上进行,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孔等,也有用手工操作的,如刮削。 
- 18 . 砍瓜切菜- 形容操刀利落爽快。 
- 19 . 令人切齿- 令:使;切齿:牙齿相磨切,表示极其愤恨。使人非常愤恨。 
- 20 . 怒目切齿- 怒目:怒视的样子;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极其愤恨。 
- 21 . 内切圆- 1.在多边形内与多边形的各边相切的圆叫该多边形的内切圆。 
- 22 . 迫切陈词- 迫切:十分急切;陈:叙说。十分急切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 23 . 确切不移- 形容真实可靠,不容怀疑。 
- 24 . 攘袂切齿- 攘袂:捋起衣袖;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愤怒、激动的样子。 
- 25 . 如切如磋- 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 26 .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切、磋、琢、磨:将骨、角、玉、石一类磨制成器物。好像把骨角玉石加工成器物那样。比喻共同商讨,互相砥砺。 
- 27 . 入理切情- 指合乎道理,切合实情。 
- 28 . 深切著白- 深刻而显明。同“深切著明”。 
- 29 . 深切著明- 深刻而显明。 
- 30 . 深切着白- 指深刻而显明。同“深切着明”。 
- 31 . 深切着明- 指深刻而显明。 
- 32 . 铄古切今- 犹言融贯古今。形容学识渊博。 
- 33 . 熟切担子- 1.肩挑叫卖熟肉的小贩。 
- 34 . 熟切店- 1.卖熟肉的店铺。 
- 35 . 私言切语- 私下里的情话。 
- 36 . 痛切心骨- 伤心悲痛已到了骨髓内。形容伤心到了极点。 
- 37 . 痛心切齿- 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愤恨到极点。 
- 38 . 痛心切骨- 伤痛透到骨头里。形容悲愤之至。亦形容痛苦的程度极深。 
- 39 . 弦切角- 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的角。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 40 . 相切相磋- 指相互研讨。 
- 41 . 谊切苔岑- 切:亲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 42 . 一切诸佛- 1.佛教对三世十方诸佛的总称。 
- 43 . 一切法- 1.佛教称万有为一切法。亦称一切诸法。 
- 44 . 一切经- 1.佛教经书的总称,又叫大藏经,简称藏经﹑佛藏﹑释藏。 
- 45 . 一切万物- 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 46 . 一切有情- 1.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 
- 47 . 一切智- 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梵语sarvajna的意译。(1)就广义言,指无所不知的佛智,与"一切种智"同。《四十二章经》:"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法华经·化城喻品》:"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大智度论》卷二七:"问曰:一切众生皆求智慧,云何独佛一人得一切智?答曰:佛于一切众生中第一故,独得一切智。"(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种智"而言。一切智指对总相(即现象的共性,亦称空性﹑真如)的认识,是声闻﹑缘觉修行所得的智 
- 48 . 一切种智- 1.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隋吉藏《法华义疏》卷六:"若是一切种智但在于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大智度论》卷二七:"一切种智者,观种种法门,破诸无明。"又"佛尽知诸法总相别相故,名为一切种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三慧品》:"一相故名一切种智,所谓一切法寂灭相。复次诸法行类相貌,名字显示说佛如实知,以是故名一切种智。"参见"一切智"。 
- 49 . 一切众生- 佛教指人类和一切生物。 
- 50 . 咬牙切齿- 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 51 . 以资切磋- 资:帮助;切磋:古代把兽骨、象牙磨制成器物。借以帮助共同研究。 
- 52 . 引绳切墨- 木工拉墨线裁直。用以比喻刚直不阿。 
- 53 . 意切言尽- 意思恳切,言辞毫无保留。 
- 54 . 斩钉切铁- 比喻坚定不移或果断利落。亦比喻雄健有力。同“斩钉截铁”。 
- 55 . 直言切谏- 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同“直言极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