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财组词
  4. 【财】开头能组哪些词

【财】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财产家业。

  • 2 .

    1.财物;财富。 2.材料与用具。财,通"材"。

  • 3 .

    1.贪求财货的欲望。

  • 4 .

    1.钱财的来源。语本《荀子.富国》:"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

  • 5 .

    1.迷信的人认为发财要有运气,这种运气谓之"财运"。

  • 6 . 运亨通

    亨:通达,顺利。发财的运道好,赚钱很顺利。

  • 7 .

    1.裁取抉择。财,通"裁"。

  • 8 .

    1.钱财珍宝。

  • 9 .

    1.指赋税之事。

  • 10 .

    1.裁正,指正。财,通"裁"。

  • 11 .

    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在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分配关系。中国古代称为“国计”、“度支”,西方称为“公共财务”。社会主义国家的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 12 . 政补贴

    用国家财政资金直接资助社会集团或居民。如价格补贴、房租补贴等。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 13 . 政赤字

    也称“预算赤字”。国家预算年度的支出超过收入的差额。这种差额,会计上习惯用红字表示,故称。财政赤字过大,会产生通货膨胀,造成物价上涨,降低居民生活水平。

  • 14 . 政寡头

    1.帝国主义国家中掌握了金融资本的少数垄断资本家。也叫金融寡头。

  • 15 . 政结余

    也称“预算结余”。各级财政机关执行年度预算收支的结余。在各级总预算单位中,其年终的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下级上解收入、调入资金等的全年收入合计,大于其预算支出、上解支出、补助支出等的全年支出合计,其差额即为本年财政结余。

  • 16 . 政危机

    1. 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无力偿还债务,国家经济运转受到严重威胁。

  • 17 . 政政策

    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而确定的财政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包括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等。在西方国家,一般在经济萧条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经济高涨或经济过热时期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巩固人民民主政权,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实现经济持续、高速、健康发展。

  • 18 . 政资本

    1.由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或混合形成的资本。也叫金融资本。

  • 19 .

    1.财,通"裁"。制定。 2.财,通"裁"。剪裁制作。

  • 20 .

    1.资财的主人。 2.指占有大量财产,往往靠剥削为生的富人。

  • 21 . 主的儿女们

    长篇小说。路翎作。1945-1948年发表。抗战时期,苏州巨富蒋捷三一家在内忧外患中解体。长子蒋蔚祖在贪财放荡的妻子逼迫下,投江自尽;次子蒋少祖虽一度参加抗日,但后堕落为文化复古派;三子蒋纯祖也曾参加抗日,但终因失恋和贫病交加而结束生命。

  • 22 .

    1.财主。

  • 23 .

    1.见"财资"。

  • 24 .

    1.亦作"财赀"。 2.钱财。

  • 25 .

    1.财产。訾,通"赀"。钱财。

  • 26 .

    1.钱财货物;财物。

  • 27 .

    1.财物;钱财。赍,通"资"。

  • 28 .

    1.财货。计,登记财物的簿册。 2.指理财之事。

  • 29 .

    1.裁减,削减。财,通"裁"。

  • 30 . 竭力尽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 31 .

    1.财货,财物。

  • 32 .

    1.财政经济。

  • 33 .

    1.裁判,决定。财,通"裁"。

  • 34 . 匮力绌

    指钱财缺乏,力量不足。

  • 35 .

    1.裁决审察。财,通"裁"。

  • 36 .

    1.语本《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后用"财礼"指娶妇的聘金。

  • 37 .

    1.民财与民力。 2.指资金。

  • 38 .

    1.财物货利。

  • 39 .

    1.钱粮。

  • 40 .

    1.掳掠的财物。卤,通"掳"。

  • 41 .

    1.财产和奴仆。

  • 42 .

    1.钱财货物。

  • 43 .

    1.谓发财做官。

  • 44 .

    1.生财的门路。增加经济效益的办法。

  • 45 .

    1.一种迷信品。用黄纸印的财神画像。

  • 46 .

    1.谓为了发财而忙碌。

  • 47 .

    1.财政﹑贸易的并称。

  • 48 .

    1.年末岁首,为讨吉利,俗称大门为"财门"。

  • 49 . 门钝驴

    1.旧时一种剪刻而成的印刷品。新年贴于门上,用以招财。

  • 50 .

    1.爱钱入迷的人。

  • 51 . 迷心窍

    指由于一心爱财而心中糊涂。

  • 52 .

    1.才能,知识和能力。财,通"才"。

  • 53 .

    1.奖券;彩券。

  • 54 .

    1.财礼,聘礼。

  • 55 .

    1.谓获得财利的运气。

  • 56 .

    1.财产器物。

  • 57 .

    1.钱财。

  • 58 .

    1.财货。求,通"赇"。

  • 59 .

    1.谓酌量择取。财,通"裁"。

  • 60 . 取为用

    财:通“裁”。裁度取用。

  • 61 .

    1.财政的支配权或财产的所有权。

  • 62 .

    1.资财与女色。

  • 63 .

    1.有财产的绅士。亦指资本家等。

  • 64 .

    1.旧时指掌管钱财的神。俗称赵公元帅,本为道教所信奉的神。 2.借指巨富或能使自己发财的人。

  • 65 . 神爷

    1.见"财神"。

  • 66 .

    1.佛教语。"三施"之一。"三施"有几种提法,多指财施﹑法施﹑无畏施。财施谓以衣服﹑饮食﹑田宅﹑珍宝等施与之,用以积善。

  • 67 .

    1.犹财物。

  • 68 .

    1.财物与食品。

  • 69 . 使

    1.谓裁决并任用。财,通"裁"。

  • 70 .

    1.钱财和权势。

  • 71 .

    1.治理财货的官署。

  • 72 .

    1. 即财政、税务。如:财税部门。

  • 73 .

    1.财物聚集的富饶之地。

  • 74 .

    1.财产粮食。

  • 75 .

    1.指财物钱币。

  • 76 .

    金融资本的组织形式。以一个或几个金融企业为核心,通过兼并或控股,控制若干公司企业。常形成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成为国内或国际性垄断集团,掌握国家经济命脉,操纵国际市场。

  • 77 . 旺官生

    1.见"财旺生官"。

  • 78 . 旺生官

    1.旧谓钱财富足易得官做。

  • 79 .

    1.钱财与官位。

  • 80 .

    企业、事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中,通过货币资金的筹集、分配、调度和使用而同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关系。因大量发生于企业,故通常主要指企业财务。

  • 81 . 务公司

    即“金融公司”(1041页)。

  • 82 . 务指标

    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 83 .

    1.金钱物品的总称。 2.谓裁度事物。财,通"裁"。

  • 84 .

    1.财运。 2.俗以为钱财进门是喜事,故称意外获得的钱财为财喜。

  • 85 .

    1.财经或财会学校。

  • 86 .

    1.旧谓天宫有主财的星宿。此星照临,财运就兴旺。

  • 87 .

    1.旧时对尊长的敬辞。谓以裁取为幸。财,通"裁"。

  • 88 .

    1.语出《汉书.叙传上》:"﹝班壹﹞当孝惠﹑高后时,以财雄边。"后用"财雄"谓资财雄厚过人。

  • 89 .

    1.指积聚的财物。

  • 90 .

    1.财运。 2.财物。

  • 91 .

    1.钱财珍宝。

  • 92 .

    1.财货,钱财。

  • 93 .

    1.本钱。

  • 94 .

    1.钱财。

  • 95 .

    1.金钱布帛。亦泛指钱财。

  • 96 . 不露白

    露:显露;白:银子的代称。旧指有钱财不能泄露给别人看。现指随身携带的钱财不在人前显露。

  • 97 .

    1.钱财。布为古代一种货币。

  • 98 .

    1.钱财。 2.指财运。

  • 99 .

    1.裁取审察。财,通"裁"。

  • 100 .

    金钱、财物及民事权利义务的总和。通常分为:(1)按所有权,分国家财产、集体财产、个人财产;(2)按是否具有实物形式,分有形财产(如金钱、财物)和无形财产(如著作权、发明权);(3)按民事权利义务,分积极财产(如金钱、财物及各种权益)和消极财产(如债务)。

  • 101 . 产保全

    民事诉讼中,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争议涉及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方法加以保全的措施。当事人提出申请的,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法院驳回申请。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对方因财产保全所遭受的损失。

  • 102 . 产保险

    以物质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包括火灾保险、运输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这类保险既承保财产本身因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造成的物质损失,也承保与该财产有关的其他利益损失,如因工厂房屋被焚引起的停工损失。

  • 103 . 产关系

    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有财产所有关系、财产流转关系、财产继承关系。这些关系一经法律确认后,即形成所有权、债权、继承权等法律关系。中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社会主义财产关系。

  • 104 . 产权

    简称“产权”。“人身权”的对称。具有物质财富的内容、直接体现为经济利益的权利。一般可以用货币计算。包括以所有权为主的物权、债权、继承权等。财产权受宪法与法律的保护。

  • 105 .

    1.裁成。谓裁度以成之。财,通"裁"。

  • 106 . 大气粗

    ①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 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 107 . 殚力竭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 108 . 殚力尽

    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 109 . 殚力痡

    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

  • 110 .

    1.钱财和人丁。

  • 111 .

    1.财主。

  • 112 . 多命殆

    殆:危险。钱财多了,易招致盗贼,生命就有危险。

  • 113 .

    指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垄断资本集团。最大的四个财阀是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由日本封建时代的特权富商或政商,以及明治维新时期的特权资本发展而来。它们以家族资本为主的总公司(持股公司)作中心,控制着庞大的金融和工商企业群体。战后被解散。

  • 114 .

    1.财物费用。

  • 115 .

    1.得财的缘分。

  • 116 .

    1.具有价值的东西。

  • 117 .

    1.财货贡赋;财货赋税。 2.财物。

  • 118 .

    1.财赋贡物。

  • 119 .

    1.钱粮。

  • 120 .

    1.财礼。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