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石组词
  4. 【石】在中间组哪些词

【石】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阿旃陀

    在印度德干高原文达亚山。系印度古代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开凿的。共二十九洞。约从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6、7世纪,营建达七百余年。有石雕佛像、藻井图案和壁画等。现存最多的是壁画。主要表现佛的生平故事和印度古代的宫廷生活。

  • 2 . 安

    1.即石榴。因产自古安息国,故称。

  • 3 . 白

    1.古诗《饭牛歌》之二歌辞中语。谓水中之石洁白鲜明。 2.用以代称《饭牛歌》。

  • 4 . 白道人

    即“姜夔”(1173页)。

  • 5 . 白道人歌曲

    词集。南宋姜夔作。六卷,收词九十一首;附别集一卷,存词十八首。其中《越九歌》十首,旁注律吕字谱;琴曲《古怨》用减字谱;令、慢、自制曲中,有十七首附宋代俗字谱。为仅存的研究宋代诗词音乐及其记谱法的资料。今人夏承焘有《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 6 . 白飞仙

    1.指白石郎。

  • 7 . 白

    1.古诗《饭牛歌》之一歌辞中语。谓山石洁白耀眼。《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宁戚饭牛车下,而桓公任之以国"裴骃集解引汉应劭曰:"齐桓公夜出迎客,而宁戚疾击其牛角而商歌曰:'……白石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公召与语,说之,以为大夫。"后亦用以代称《饭牛歌》。

  • 8 . 白

    1.传说中的水神。 2.即白石生。

  • 9 . 白

    1.传说中的仙人。

  • 10 . 白

    1.指白石生。

  • 11 . 白先生

    1.即白石生。

  • 12 . 白

    1.草药名。

  • 13 . 白

    1.白色的石脂。可入药。

  • 14 . 柏孜克里克

    1.新疆著名石窟之一。位于吐鲁番城东北,共编号五十七窟。创建于南北朝末期,迄于元代。璧画内容丰富,并保存了许多汉文和回鹘文题记。是研究古代高昌地区佛教艺术的重要遗迹。

  • 15 . 搬起头打自己的脚

    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 16 . 搬头砸自己的脚

    比喻本来想损害别人,结果却害了自己。

  • 17 . 搬砸脚

    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

  • 18 . 宝

    1.用宝石制成的顶子。顶子,清代官员帽顶上的帽珠。

  • 19 . 炳灵寺

    在甘肃省永靖县积石山中。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意思。开凿于西秦至元、明。共有窟龛一百八十三个,石雕、泥塑造像七百七十六身,壁画900平方米。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 . 触决木

    比喻莽撞蛮干。

  • 21 . 采

    1. 开采石料的场地。

  • 22 . 采

    1.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东岸,为牛渚山北部突出江中而成,江面较狭,形势险要,自古为大江南北重要津渡,也是江防重镇。相传为李白醉酒捉月溺死之处。有太白楼﹑捉月亭等古迹,为游览胜地。

  • 23 . 穿

    1.亦称"穿天节"。 2.古代湖北襄樊一带以农历正月二十二日为穿石节。

  • 24 . 叱成羊

    叱:呼喊。一声呼喊能把石头变成许多只羊。形容法力神奇。

  • 25 . 赤

    1.中药名。砂石中硅酸类的含铁陶土,多呈粉红色。性温,味甘涩,功能止血﹑止泻。

  • 26 . 叠为山

    叠:重叠。把石头堆成山。指假山。

  • 27 . 大足

    1.在四川大足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十九处。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也有道﹑佛﹑儒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 28 . 胆

    胆囊内或肝内、外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是胆道系统中最常见的疾病。胆石形成的原因可能与胆汁滞留、代谢紊乱和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一般无症状,大多在饱食油腻,引起胆囊强烈收缩后发作。严重者可引起胆囊积脓、坏死或穿孔。

  • 29 . 儋之储

    犹言少量的财富。儋,成担贷物的计量单位。

  • 30 . 大

    1.商调乐律名。本作大食调。唐天宝十三载﹐大乐署改诸乐名﹐太簇商时号大食调。宋乐与古乐差二律﹐故俗呼黄锺商为大石调,大吕商为高大石调﹐太簇商为中管高大石调。燕乐二十八调﹐用声各别。大石调用高五﹑高凡﹑高工﹑尺﹑上﹑高一﹑高四﹑六﹑合九声;高大石调用下五﹑下凡﹑工﹑尺﹑上﹑下一﹑下四﹑六﹑合九声。见宋王溥《唐会要.诸乐》﹑宋沈括《梦溪补笔谈.乐律》。

  • 31 . 邓

    清代书法家、篆刻家。初名琰,字石如,后改字顽伯,号完白山人、笈游道人等,怀宁(今属安徽)人。书法各体皆工,最精篆、隶。篆书取秦石鼓文、汉碑篆额之长,稍参隶意。篆刻刚健婀娜,形成“邓派”。

  • 32 . 敦煌

    中国著名石窟。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等四区。一般指莫高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33 . 敦煌

    1.亦称"敦煌石窟"。 2.包括古代隶属敦煌境内的莫高窟﹑西千佛洞﹑榆林窟和水峡口小千佛洞四窟。一般指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甘肃省敦煌县鸣沙山山麓。其处有三界寺,寺旁石室千馀,壁画﹑塑像(多系佛像)极多。自东晋迄元,皆有建造。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于复壁中发现藏经室,内藏手写佛经及美术作品等,极为丰富。写本最早为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最晩为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而以唐﹑五代的为最多。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等先后前往,掠去大量精品。石室写本部分业经整理印行。全国解放后列为重

  • 34 . 点成金

    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 35 . 点

    1.指化腐朽为神奇的办法和本领。

  • 36 . 点为金

    指用手指一点使石变成金的法术。同“点铁成金”。

  • 37 . 电光

    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 38 . 电

    “乙炔”的俗称。见“乙炔”(70页)。

  • 39 . 读碑窠

    中国画。宋代李成作。今存此画或谓系宋代摹本,人物为王晓所补。绢本立轴。水墨淡设色。画面上石坡三四层,树木枝干虬曲,下垂似蟹爪;坡前一碑孤峙,旁有一骑骡观碑者,有童子随侍。笔墨神妙,气象萧疏。

  • 40 . 定武

    1.即定武《兰亭》。亦兼指其拓本。

  • 41 . 煅

    1.熟石膏。

  • 42 . 房山

    1.房山石刻经书。在北京市房山县大房山中。明沈德符《野获编.畿辅.房山县石经》:"大房山,在京师房山县境内,俗名小西天是也。隋大业间,僧静琬募金钱凿石为板,刻藏经传后,至唐贞观仅完《大涅盘》一部。其后法嗣继其功,直至完颜时始成,贮洞者七,穴者二;封以石门,锁以浮屠。"解放后,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43 . 浮沉木

    比喻是非颠倒。

  • 44 . 浮沈木

    1.亦作"浮石沉木"。 2.喻是非颠倒。

  • 45 . 发

    1.古代攻城器械。以机发石连续打击敌人的一种武器。

  • 46 . 番

    1.果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对生,长椭圆形至椭圆形。夏季开白色花。浆果球形或卵形,如小石榴。果肉淡黄至淡红色,味甘美,可食。又名鸡矢果。原产美洲热带,我国福建﹑广东﹑云南等省皆有种植。参阅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鸡矢果》。

  • 47 . 纥

    1.复姓。金有纥石烈志宁。见《金史》本传。

  • 48 . 肺风清

    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比喻法庭裁判公正。

  • 49 . 伏尔加乌拉尔油区

    又称“第二巴库”,为俄罗斯仅次于西西伯利亚的第二大石油工业区。面积70万平方千米。石油探明储量在30亿吨以上,年产原油2亿吨左右。建有多座炼油厂和石油化工联合企业。

  • 50 . 甘星经

    又名《星经》、《通占大象历星经》。书名。世传的《甘石星经》为唐、宋时人所辑,并非秦汉时代两大天文学派带头人甘德、石申的原著。

  • 51 . 匪匪席

    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 52 . 匪之心

    比喻坚贞不渝。

  • 53 . 负赴河

    河: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

  • 54 . 负赴渊

    渊:深涧。背着石头跳进深渊。比喻人以死明志。

  • 55 . 怪

    1.以似玉美石作成的案头摆设。宋苏轼从齐安江上得各色似玉美石二百九十八枚,盛于古铜盘,注入清水,作为案头摆设赠人。着有前后《怪石供》文两篇。

  • 56 . 古代英雄的

    童话。叶圣陶作。1930年发表。一座矗立在市中心广场的石像,因受到市民的敬仰而骄傲起来,看不起脚下的石块。后来石像摔倒在地,也变成了一块块石块。市民就用这些石块铺成了一条路。作品讽刺了轻视群众的英雄观。

  • 57 . 黑

    1.一种可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

  • 58 . 鬼星

    1.传说群鬼聚居处。

  • 59 . 海底

    蕴藏在大陆架和大陆边缘海区的石油。据预测,海底石油储量占世界推定储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陆架的海底石油储量约1100亿吨。发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规模开采。

  • 60 . 花

    北宋末年,宋徽宗在东京(今河南开封)建“寿山艮岳”,设苏杭应奉局,搜罗奇花异石,用船队运往东京,连年不绝,号称“花石纲”。人民深受其害。

  • 61 . 火

    1.贮放火石的袋子。古代作为一种服饰。

  • 62 . 火

    1.植物名。石榴的一种。

  • 63 . 火

    1.用火药发射石弹的一种炮。

  • 64 . 海涸

    犹海枯石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 65 . 海枯

    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时久远。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

  • 66 . 衡程书

    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同“衡石量书”。

  • 67 . 衡量书

    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 68 . 黄海松

    中国画。清代弘仁作。纸本立轴。水墨。画面为安徽黄山后海一带景色。左侧近景崖壁陡峭,高巅入云,奇松夭矫,横枝下探。右侧一高一低两远峰与左侧呼应。构图简洁疏宕,笔墨秀逸凝重。

  • 69 . 化

    1.即望夫石。

  • 70 . 黄

    1.即黄石书。

  • 71 . 黄

    1.亦称圯上老人。相传张良于博浪沙(今安徽省亳州市)刺秦始皇失败后,逃亡至下邳(今江苏睢宁北),在圯上遇见一老父。老父授张良以《太公兵法》,并言称十三年后,到济北谷城山下,见到一块黄石,那就是他。十三年后,张良从刘邦过济北,果在谷城山下得黄石。良死,遂与黄石并葬。事见《史记.留侯世家》及《汉书.张良传》。后因称圯上授张良《太公兵法》的老父为"黄石公"。

  • 72 . 黄国家公园

    美国著名的游览胜地。建于1872年,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国家公园。面积8990平方千米,其中森林占全园面积90%。以峡谷、瀑布、间歇泉、温泉著称。老忠实泉平均每隔66分钟就喷发一次,喷发高度达45米。建有环行公路和各种旅游设施,每年游客数以百万计。

  • 73 . 黄

    1.即黄石书。

  • 74 . 黄

    1.即黄石公。

  • 75 . 黄

    在湖北省东部、长江南岸,武大铁路有支线通此。1950年设市。人口618万(1995年)。是长江南岸重要河港和湖北省主要的工业城市。名胜有东方山、西塞山、磁湖、飞云洞。

  • 76 . 黄

    1.指黄石公授与张良的兵书。世称《黄石公三略》。

  • 77 . 滑

    1.滑石碾细的粉末。工业原料。

  • 78 . 桓虔来

    1.《晋书·桓石虔传》:"石虔小字镇恶。有才干,趫捷絶伦……三军叹息,威震敌人。时有患疟疾者,谓曰'桓石虔来'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见畏如此。"后遂以"桓石虔来"谓镇恶去疾的典故。

  • 79 . 击

    1.书法术语名。章草及章程﹑行押等用之。用笔直过。

  • 80 . 击弹丝

    指奏乐。

  • 81 . 霍去病墓

    西汉雕塑。在陕西兴平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前。多就原石材形状作圆雕、浅雕,稍作勾勒,形象有马踏匈奴、野人搏熊、怪兽食羊以及跃马、卧马、卧牛、卧象、卧虎等,生动传神,寓意含蓄。

  • 82 . 吉林陨

    1976年3月8日15时1分陨落在吉林市郊北部地区的陨石雨。散落范围东西长约72千米,南北宽约85千米,面积近500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陨石雨。收集到陨石一百多块,总重约2700千克。其中最大的陨石重1770千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陨石。

  • 83 . 金不渝

    像金石那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 84 . 金

    1.见"金石之交"。

  • 85 . 金交情

    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

  • 86 . 金可开

    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同“金石为开”。

  • 87 . 金

    1.使用钟磬等乐器演奏的音乐。常指庙堂之乐。语出《左传.襄公九年》﹕"武子对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礼行之﹐以金石之乐节之﹐以先君之祧处之。'"

  • 88 . 金良言

    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 89 . 金

    1.比喻坚贞不渝的友情。

  • 90 . 金

    1.谓人身体强壮珍贵。

  • 91 . 金

    1.指坚强不屈﹑刚正无私之人。

  • 92 . 金

    金属与石头撞击的声音。形容文辞精妙,音韵铿锵。

  • 93 . 金丝竹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

  • 94 . 金

    在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东部的满家滩凉水湾。有奇特的海蚀地貌,石柱林立,奇形怪状。有玫瑰园、龙宫奇景、南秀园、鳌滩四大景区。其西侧有天然海水浴场。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95 . 金为开

    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 96 . 金

    1.研究古代钟鼎彝器碑碣石刻﹑考辨今古文字的一种专门学问。开始于宋代﹐至清代﹐兼及甲骨﹑简牍﹑封泥﹑瓦当等。

  • 97 . 金

    1.见"金石良言"。

  • 98 . 金

    1.友谊坚如金石的朋友。

  • 99 . 金

    1.犹言金石声。

  • 100 . 金之策

    形容如同金、石一般经久而稳定的策略。

  • 101 . 金之功

    金:指钟鼎类。石:指碑碣类。刻在钟鼎碑碣之上,永不磨灭的功勋。

  • 102 . 金之计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 103 . 金之坚

    象金属和石头那样坚硬。形容极为坚硬或强固。

  • 104 . 金之交

    交:交情。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

  • 105 . 金之言

    象黄金宝石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 106 . 金至交

    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

  • 107 . 碱

    又称“钠石灰”。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混合物。白色或灰白色粉末。碱性强。在空气中极易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应密封保存。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氧化钙共热,在250°c左右干燥制得。宜作二氧化碳和水分的吸收剂。

  • 108 . 匠运斤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形容技艺精湛超群。

  • 109 . 匠运金

    匠:匠人;石:人名;运:抡;斤:斧子。原指木匠石抡斧砍掉郢人鼻尖上的白灰,而没有碰伤郢人的鼻子。后用以形容技艺精湛。

  • 110 . 建筑

    又称“熟石膏”或“烧石膏”。白色粉状矿物质胶凝材料。主要组成为半水石膏(caso4·12h2o)。由天然石膏(即生石膏caso4·2h2o)经低温(约150°c)煅烧,使部分脱水而成。加水后会迅速凝结硬化。用作建筑材料,油漆、纸张的填料等。

  • 111 . 精诚所加,金为开

    谓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同“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 112 . 精诚所加,金为亏

    谓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

  • 113 . 精诚所至,金为开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 114 . 郊宗

    1.周代宗庙藏远祖之神主的地方。

  • 115 . 金匮

    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 116 . 金刚

    1.西方风俗称结婚六十周年或七十五周年为金刚石婚。

  • 117 . 碣

    1.战国时燕昭王为齐邹衍所建的宫。因地近碣石,故名。

  • 118 . 碣

    1.即碣石宫。

  • 119 . 旧器时代

    石器时代的早期,也是人类历史的最古阶段。这时人类使用的工具是比较粗糙的打制石器,生产上只有渔猎和采集。

  • 120 . 举

    民间传统健身运动。石担为两块等重石盘,穿孔固定在棍棒两端。每担重量可任意确定。有举和舞两种运动方法,举法有单手或双手的抓举、推举、挺举;舞法有扯旗、腰花、背箭、头花和颈花等。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