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志组词
  4. 【志】结尾能组哪些词

【志】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榜

    1.指文告﹑文书。

  • 2 . 安心定

    指安下心来。

  • 3 . 安

    1.苟安之心。 2.犹安心。

  • 4 . 案

    1.抑制感情。

  • 5 . 傲睨得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 6 . 百

    1.各种志意。

  • 7 . 北山

    1.归隐的愿望。

  • 8 . 抱

    1.胸怀大志。

  • 9 . 博闻强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 10 . 博物

    笔记。西晋张华著。十卷。其中一至六卷杂记地理风俗、动物植物乃至方士奇技、名物考证。七至十卷叙述各种神话传说、人物逸事等。

  • 11 . 博学笃

    笃:忠实,一心一意。广泛学习而意志坚定。

  • 12 . 不得

    1.谓志愿不能实现或欲望不能满足。

  • 13 . 碑

    碑记。

  • 14 . 兵要地

    1.从军事需要出发﹐对有关地区的军事﹑政治﹑经济﹑地形﹑交通﹑气象﹑水文等现实和历史情况进行调查而编制的资料。

  • 15 . 秉

    1.犹持志。

  • 16 . 秉

    动物学家。原名翟秉志,河南开封人。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中央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教授。中国近现代动物学先驱。在动物分类学和动物解剖学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江豚、虎、家兔等解剖生理的研究,在国内外占有重要学术地位。

  • 17 . 鄙薄之

    鄙薄:浅陋、微薄;志:志向。指微小的志向。多用作谦词。

  • 18 . 兵无斗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

  • 19 . 畅

    1.顺遂心志。 2.指使心志舒畅。

  • 20 . 本

    1.原来的意愿或志向。

  • 21 . 比物此

    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 22 . 标

    ①表明特征的记号:地图上有各种形式的~◇这篇作品是作者在创作上日趋成熟的~。 ②表明某种特征: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着这个工厂的生产能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也作标识。

  • 23 . 辨

    1.辨明志向。

  • 24 . 不以辞害

    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原意是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后也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

  • 25 . 不拔之

    比喻意志坚决,不可动摇。

  • 26 . 测量标

    标定地面控制点位置的物件。包括测量标石、测量觇标以及其他标志物。其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务院于1984年1月颁布了《测量标志保护条例》。

  • 27 . 昌

    1.犹壮志。

  • 28 . 踌躇满

    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 29 . 才

    1.才能和志向。

  • 30 . 不如

    1.不合心意。

  • 31 . 酬

    1.亦作"酬志"。 2.实现志愿。

  • 32 . 逞

    1.快心,称愿;得逞。

  • 33 . 骋

    1.展露心志。 2.指纵恣异志。 3.心志所向往,快意。

  • 34 . 传

    1.亦作"传志"。 2.文体名。即传记。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或书籍。

  • 35 . 瘁

    1.谓苦心劳神﹐一意于某事。

  • 36 . 承

    1.迎合意旨。 2.继承大志。

  • 37 . 诚

    1.诚心。

  • 38 . 寸

    1.微小的心愿。

  • 39 . 驰

    1.谓心志向往。

  • 40 . 侈

    1.远大的志向,壮志。

  • 41 . 初

    1.原来的志愿。

  • 42 . 地方

    1.即方志。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

  • 43 . 词

    1.言词和心志。

  • 44 . 东方杂

    大型综合性期刊。1904年3月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初为月刊,后改半月刊。徐珂、孟森、杜亚泉、钱智修、胡愈之、李圣五等曾任主编。内容有文学、历史、哲学、工业、商业、理化、博物等。1948年12月停刊。

  • 45 . 蹈厉之

    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

  • 46 . 荡

    1.谓涤净忧虑,恣逞情怀。 2.放纵之情。 3.动摇﹑涣散意志。

  • 47 . 胆

    1.胆量和意志。

  • 48 . 斗

    战斗的意志:激励~ㄧ~昂扬。

  • 49 . 东周列国

    长篇小说。明代冯梦龙改编余邵鱼《列国志传》为《新列国志》,一百零八回,清代蔡元放继续修订并加评语,改今名。内容包括西周末期至秦始皇统一六国五百多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战国由纷争而趋于统一的历史进程。文字朴实流畅而文学性稍差。

  • 50 . 荡然肆

    荡:放荡;肆:放纵。放荡不羁,无拘无束。

  • 51 . 存

    1.保全志向。 2.寄托志向。

  • 52 . 夺

    被迫改变本意或志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53 . 道

    1.言志;表达情志。

  • 54 . 迩

    1.谓目光短浅,胸无大志。

  • 55 . 达

    1.实现了愿望。 2.表达心意;表示出意愿。

  • 56 . 耽

    1.专心致志。

  • 57 . 地

    1.亦作"地志"。 2.专记地理情况的书。

  • 58 . 东山之

    指隐居的念头。

  • 59 . 丹

    1.赤诚的心愿。

  • 60 . 端

    1.正直的志趣。

  • 61 . 弹丸黑

    比喻极小。

  • 62 . 淡泊明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 63 . 等夷之

    等夷:匹敌。指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即夺权篡位之野心。

  • 64 . 等

    1.思想感情相同。

  • 65 . 荡寇

    一名《结水浒传》。长篇小说。清代俞万春作。七十回,附结子一回。继《水浒传》之后,叙述陈希真、陈丽卿等及官军荡平梁山,并将梁山泊好汉一一诛灭的故事。表现了作者极端仇视梁山义军的思想倾向。

  • 66 . 定

    1.集中意志;专心。 2.立志;决意。

  • 67 . 多

    1.见"多识"。

  • 68 . 得

    ①实现志愿:少年得志|郁郁不得志。 ②特指名利欲望等得到满足:小人得志。

  • 69 . 奋

    1.奋发的心志。 2.振奋志气。

  • 70 . 遁

    1.隐遁心志。

  • 71 . 独

    1.独特的志向。

  • 72 . 笃

    〈书〉专心一意:~经学。

  • 73 . 典

    1.记载典章制度的文章和书籍。古书如《礼记》中的《王制》﹑《月令》﹑《明堂位》等篇﹐《史记》八书﹑《汉书》十志﹐及十通﹑会典﹑会要等,均属典志性质。

  • 74 . 二

    1.心志不专一;异心。

  • 75 . 梵

    1.梵语Brahmac?rin的意译。指婆罗门。印度古代四个种姓之一。 2.梵语Brahmac?rin的意译。古印度一切"外道"出家者的通称。

  • 76 . 发

    1.激发志气;立志。 2.抒发思想感情。

  • 77 . 风尘之

    风尘:比喻纷乱或污浊的生活,旧指仕宦。指作官的志向。

  • 78 . 方

    记载某一地方的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书,如县志、府志等。也叫地方志。

  • 79 . 贰

    1.异志;二心。

  • 80 . 法

    1.谓记载法令的典籍。

  • 81 . 放意肆

    纵情而无所顾忌。

  • 82 . 放

    1.放纵心志。

  • 83 . 甘贫守

    甘受贫困,守住志节。

  • 84 . 风

    1.风格志趣。

  • 85 . 告

    1.表白心志。

  • 86 . 高

    1.高尚﹑清高的志向。

  • 87 . 风云之

    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

  • 88 . 封

    1.封缄并加标记。

  • 89 . 悍

    1.勇猛之气。

  • 90 . 固

    1.坚定心志,稳定情绪。 2.指稳定的情绪,坚定的主张。

  • 91 . 负

    1.失意;不得志。语本《史记.苏秦列传》:"﹝苏代﹞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大王义甚高,鄙人不敏,释鉏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见者绌于所闻于东周,臣窃负其志。'" 2.怀有的志向。

  • 92 . 辅

    1.辅助思虑。

  • 93 . 概

    1.衡量心志。

  • 94 . 故

    1.古时的记载。指史书。 2.本志,宿愿。

  • 95 . 高人雅

    高人:志行高尚的人,多指隐士;雅:风雅、儒雅。志行高尚,风格儒雅的人。

  • 96 . 各从其

    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

  • 97 . 诡

    1.违背心愿。

  • 98 . 各行其

    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同“各从其志”。

  • 99 . 各言其

    各自表明自己的愿望和志向。

  • 100 . 合

    1.符合意愿。 2.同一志向;同心。

  • 101 . 和

    1.古代乡射礼的五项要求之一。射时要志正体和。

  • 102 . 国

    1.指晋陈寿所撰的《三国志》。 2.泛指国史。

  • 103 . 怀安丧

    怀安:贪图安逸。贪图安逸会丧失志气。

  • 104 . 徽

    1.标志。

  • 105 . 蛊心丧

    1.迷惑心神﹐丧失意志。

  • 106 . 寒心消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销志”。

  • 107 . 寒心销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消志”。

  • 108 . 观

    1.观察其心志。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

  • 109 . 归

    1.返回的念头。 2.犹归服。

  • 110 . 果

    1.果断之志。 2.遂志,快意。

  • 111 . 海国图

    书名。清代魏源编著。1841年作者受林则徐嘱托,根据有关文献资料编著而成。内容包括世界舆地及各国历史政制、风土人情等。书中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

  • 112 . 湖海

    1.隐居的志向。

  • 113 . 豪情壮

    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 114 . 鸿鹄之

    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 115 . 鸿鹄

    1.见"鸿鹄之志"。

  • 116 . 宏图大

    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 117 . 横海

    1.大志,宏伟的抱负。

  • 118 . 宏才远

    宏:广博。杰出的才能和远大的志向。

  • 119 . 鸿

    1.远大的志向。

  • 120 . 嘉

    1.犹美德。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