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结尾能组哪些词
1 . 辟寒
1.驱除寒气。
2 . 冰寒
1.冰冷;如冰之冷。
3 .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
非:不是;寒:冷。冰冻到三尺厚,不是一天冷造成的。比喻某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积累的结果。
4 . 八百孤寒
八百:形容很多;孤寒:指贫寒的读书人。形容人数众多,处境贫寒的读书人。也比喻贫寒之士失去依靠。
5 . 半臂忍寒
1.宋代宋祁的故事。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五:"﹝宋祁﹞多内宠,后庭曳罗绮者甚众,尝宴于锦江,偶微寒,命取半臂,诸婢各送一枚,凡十余枚皆至,子京(宋祁)视之茫然,恐有厚薄之嫌,竟不敢服,忍冷而归。"
6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7 . 不饥不寒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8 . 避寒
1.御寒;免受寒冷。 2.天气寒冷时移居温暖之地。
9 . 薄寒
1.微寒。
10 . 冰雪严寒
严寒:极度寒冷。冰天雪地,天气寒冷。
11 . 剥寒
1.方言。犹贬低。
12 . 朝寒
1.早晨寒冷;早晨的寒冷。
13 . 挡寒
1. 抵御寒冷。如:穷苦的农民连件挡寒的衣服都没有。
14 . 充寒
1.备寒。
15 . 残寒
1.尚未消尽的寒意。
16 . 侧寒
1.轻寒。
17 . 初寒
1.刚开始寒冷。
18 . 冲寒
1.冒着寒冷。
19 . 逞寒
1.谓不为寒冷所屈。
20 . 齿寒
1.牙齿外露而寒。比喻有外忧。 2.齿酸。
21 . 赤寒
1.极其贫穷﹑赛微。
22 . 触寒
1.冒寒。
23 . 唇亡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4 . 倒春寒
春季早期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温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主要由长期阴雨天气或冷空气入侵等原因造成。可给农业生产造成危害,如引起中国南方的早稻烂秧,北方的花生、蔬菜、棉花和小麦的烂种或死苗现象等。
25 . 唇揭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同“唇亡齿寒”。
26 . 唇竭齿寒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7 . 胆破心寒
形容由于恐惧而伏帖的样子。
28 .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29 . 大寒
1.二十四节气之一。阳历一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一般是我国气候最冷的时候。 2.酷寒﹐极冷。
30 . 东风寒
1.词牌"眼儿媚"的别名。由宋韩淲《眼儿媚》词有"东风拂槛露犹寒"句得名。参阅《词谱》卷七。
31 . 犯寒
1.御寒。 2.冒着寒冷。
32 . 单寒
①衣服单薄难以御寒:穿着单寒。 ②贫寒:家境单寒。
33 . 胆颤心寒
颤:颤抖;寒:忧惧,战栗。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34 . 胆寒
1.惶恐;害怕。
35 . 岛瘦郊寒
岛、郊:指唐代诗人贾岛和孟郊。贾岛、孟郊的诗中多凄苦哀婉之词,故以此指他们的诗歌和风格。亦形容与贾孟相类似诗文的风格与意。
36 . 荡寒
1.犹挡寒。抵御寒气。
37 . 地寒
1.指人的出身微贱,地位低下。
38 . 防寒
防御寒冷;防备寒冷的侵害:穿件棉衣,可以~ㄧ采取~措施,确保苗木安全越冬。
39 . 毒寒
1.严寒。
40 . 冻寒
1.挨冻受寒。
41 . 发脾寒
1.发疟疾。
42 . 恶寒
1.怕冷。 2.中医称怕冷的症状。有外感恶寒和内伤恶寒两类。
43 . 恶语伤人六月寒
1.谓用恶毒的言语中伤别人,使人倍感寒心。
44 . 分燠嘘寒
1.呵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人十分热情﹑关心。
45 . 风寒
冷风和寒气:经常用冷水擦身可以抵御~。
46 . 骨肉未寒
寒:变冷。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47 . 副伤寒
1.急性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副伤寒杆菌。症状较伤寒轻,病程比伤寒短。
48 . 固阴冱寒
1.严冬寒气凝结,积冻不开。
49 . 固阴沍寒
固:牢固;沍:紧闭。形容不见天日,非常阴冷。
50 . 冱寒
1.闭寒。谓不得见日,极为寒冷。
51 . 高寒
地势高而寒冷:~地带。
52 . 骨重神寒
1.谓体态稳重,气质沉静。
53 . 广寒
1.即广寒宫。 2.道家所谓北方仙宫。又为山名,亦称"广霞"。
54 . 孤寒
1.出身低微。 2.指出身低微的贫寒士人。 3.家境贫寒无依。 4.孤立;孤单。
55 . 鹤寒
1.相传鹤能知寒,故谓寒冷为"鹤寒"。
56 . 荒寒
1. 既荒凉又寒冷。如:人马困于荒寒,死者甚众。
57 . 笳寒
1.形容气候严寒。
58 . 家寒
1.家境贫寒。
59 . 饥寒
饥饿和寒冷:~交迫(形容生活极其贫困)。
60 . 羁寒
1.亦作"羇寒"。 2.指羁旅贫寒之人。
61 . 迦坚茶寒
1.湖名。一名揭揭察哈。在蒙古和林之北,即今之察罕池。又殿名。为元代初年所建,在和林北七十馀里。
62 . 解寒
1. 祛除寒气。如:喝碗姜汤,解解寒。
63 . 郊寒
1.唐代孟郊诗,清峭寒瘦,好作苦语,故称。
64 . 娇寒
1.轻寒;微寒。
65 . 戒寒
1.告诫人备寒。亦借指霜降以后天气。
66 . 枯寒
1.指贫苦的山野生活。
67 . 剧寒
1.严寒。
68 . 苦寒
①极端寒冷;严寒:气候~。 ②贫寒;寒苦:世代~。
69 . 料峭春寒
料峭:微寒。形容初春的寒冷。
70 . 酷寒
1.非常寒冷。
71 . 凛寒
1.寒冷。
72 . 隆寒
严寒;天气极冷: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73 . 烈寒
1.严寒。
74 . 凌寒
1.冒寒;严寒。
75 . 猛寒
1.严寒。
76 . 煗寒
1.驱寒使暖和。
77 . 冒寒
1.冒着寒冷。 2.着凉,受寒。
78 . 麦秀寒
1.谓麦秀时节天气犹冷。
79 . 暖寒
1.谓冬日饮酒暖身驱寒。
80 . 耐霜熬寒
耐:禁得起、受得住;熬:忍受。禁受住严霜酷寒。比喻能经受住严酷的考验。
81 . 耐寒
1.经得起寒冷。
82 . 泼寒
1.见"泼寒胡戏"。
83 . 内寒
1.中医学名词。指阳虚气弱,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水液运化障碍﹑浊阴潴留的病症。
84 . 嫩寒
1.亦作"嫰寒"。 2.轻寒。
85 . 能寒
1.耐得寒冷。
86 . 酿寒
1.谓逐渐酿成寒冷的天气。
87 . 凝寒
1.严寒。
88 . 祁寒
大寒;奇冷:祁寒坼地|京师丐食死于祁寒。
89 . 疟寒
1.疟病。
90 . 峭寒
1.料峭的寒意。形容微寒。
91 . 清寒
①贫穷;贫寒:清寒之家|久处清寒无怨无悔。 ②明净而有寒意:夜永清寒。
92 . 贫寒
贫苦:家境贫寒|出身于贫寒家庭。
93 . 破寒
1.驱寒;消寒。
94 . 凄寒
1.寒冷。
95 . 乞寒
1.亦作"乞寒胡"。亦作"乞寒泼胡"。 2.古代外来杂戏。
96 . 祈寒
1.大寒。祈,通"祁"。
97 . 切骨之寒
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98 . 轻寒
1.微寒。
99 . 驱寒
1.驱除寒气。
100 . 球寒
1.方言。形容晦气﹑倒楣﹑不成样子。
101 . 伤寒
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以青壮年为多见。其临床特点是持续发热、相对缓脉、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心肌炎、胆囊炎等。
102 . 神湛骨寒
形容危惧。
103 . 霜寒
1.寒光闪闪貌。
104 . 散寒
1.中医学名词。指散除寒邪的一种治法。如表寒症见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可采取辛温发汗,以散表寒;里寒症见腹痛喜按﹑大便清稀﹑四肢逆冷,可采取辛热温中,以除里寒。
105 . 盛寒
1.严寒;极寒。
106 . 盛暑祁寒
祁:大。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季。形容气候条件恶劣的时节。
107 . 暑雨祁寒
夏大雨,冬大寒。后以之为怨嗟生计艰难之典。
108 . 暑寒
1.天气炎热与寒冷。
109 . 尸骨未寒
寒:变冷。尸骨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110 . 沈寒
1.严寒。
111 . 受寒
1. 受凉。
112 . 司寒
1.古代传说的冬神。
113 . 送暖偷寒
元曲中指暗中为男女私情牵线撮合。也指男女偷情苟合,幽会叙情。后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
114 . 送暖偎寒
元曲中指暗中为男女私情牵线撮合。也指男女偷情苟合,幽会叙情。后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同“送暖偷寒”。
115 . 锁窗寒
1.词牌名。又名《琐窗寒》﹑《锁寒窗》。双调﹐九十九字﹐仄韵。
116 . 酸寒
1.犹寒酸。 2.引申为菲薄。
117 . 岁寒
1.一年的严寒时节。 2.喻事情的终极。 3.喻老年。 4.喻困境,乱世。 5.喻忠贞不屈的节操(或品行)。
118 . 岁暮天寒
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
119 . 汤寒
1.抵挡寒冷。
120 . 晩寒
1.傍晚的寒气。 2.谓寒冷的时间长。 3.馀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