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足组词
  4. 【足】在中间组哪些词

【足】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百不僵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2 . 百之虫

    百足:一种多节多足的爬虫,即马陆。比喻有实力基础的势力,虽一时败落,但不会很快彻底垮台。也指某一恶势力被摧垮后余孽尚存。

  • 3 . 百之虫断而不蹶

    1.见"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4 . 百之虫,至死不僵

    1.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5 . 百之虫,断而不蹶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6 . 百之虫,死而不僵

    百足: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有十二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比喻势家豪族,虽已衰败,但因势力大,基础厚,还不致完全破产。

  • 7 . 百之虫,至断不僵

    百足:虫名,马陆,多足虫;僵:倒。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8 . 百之虫,至断不蹶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9 . 百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10 . 卑卑不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 11 . 卑不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 12 . 卑谄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13 . 白禅僧

    1.即白足和尚。

  • 14 . 白禅师

    1.即白足和尚。

  • 15 . 白高僧

    1.即白足和尚。

  • 16 . 白和尚

    1.后秦鸠摩罗什弟子昙始﹐足白于面﹐虽跣涉泥淖而未尝污湿﹐时称"白足和尚"。后亦用以指高僧。

  • 17 . 白

    1.即白足和尚。

  • 18 . 碍碍手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同“碍手碍脚”。

  • 19 . 比上不,比下有余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

  • 20 . 跛从事

    1.鳖的别称。

  • 21 . 倍

    节肢动物门的一纲。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躯干部由许多相似体节组成,每节有两对步足,故名。行动缓慢,栖息于阴暗潮湿处,多以腐烂植物、霉菌和其他真菌为食。如马陆等。

  • 22 . 侧而立

    形容有所畏惧,不敢正立。

  • 23 . 厕其间

    厕足:插足。在里面插一脚。

  • 24 . 成事不,败事有余

    不能把事情办好,反而把事情弄坏。多用来指斥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 25 . 成事不,坏事有余

    成:成就;足:足够。指事情不但办不好,反而把事情弄坏。用于指责办事拙劣或故意不让事情办成的人。

  • 26 . 不齿数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 27 . 不

    1.晋陶潜《桃花源记》:"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意谓不必向外人称述。后以"不足道"谓不值得称道,不值一谈。

  • 28 . 不

    1.不值得称赞。 2.不能胜过。

  • 29 . 不挂齿

    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

  • 30 . 不回旋

    回旋:转动。形容处境局促,不便转身。

  • 31 . 不介意

    不值得放在心上。

  • 32 . 不轻重

    犹言无关紧要。

  • 33 . 不

    1. 不值得肯定、采纳、赞扬。

  • 34 . 不

    1.谓算不了什么。

  • 35 . 不为道

    足:值得;道:说。不值得一说。

  • 36 . 不为法

    不值得学习、效法。

  • 37 . 不为怪

    不足:不值得。不值得认为奇怪。

  • 38 . 不为据

    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 39 . 不为虑

    不值得忧虑担心。

  • 40 . 不为凭

    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

  • 41 . 不为奇

    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 42 . 不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 43 . 不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44 . 不为意

    不值得介意。

  • 45 . 不

    1.不值得可惜。

  • 46 . 不

    1. 不值得信任。

  • 47 . 不

    1.方言。不满足。

  • 48 . 不

    1.同"不足道"。

  • 49 . 不与谋

    与:和。不值得和他商量。

  • 50 . 不之处

    不完善的地方。

  • 51 . 差自喜

    差:略;足:可。指自己觉得尚可自慰。

  • 52 . 塍蛇无而飞

    比喻用心专一,必然成功。

  • 53 . 充理由律

    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则之一。提出或证明一个命题,都必须有能够表明它何以真实的理由。证明要求论据必须真实,并且从论据可以推出论题,这就是充足理由律的具体运用。

  • 54 . 唇

    节肢动物门的一纲。身体分头和躯干两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躯干部由多数体节构成,每节有一对步足。第一体节的步足转化成钩状颚足,又称“毒颚”,主要用以捕食。行动迅速,以猎取小动物为生。如蜈蚣、蚰蜒等。

  • 55 . 大石窟

    1.在四川大足境内﹐为唐﹑五代﹑宋时所凿造﹐明清两代亦续有开凿。分布于该县西南﹑西北和东北的山区﹐较集中的有宝顶山﹑北山等十九处。除佛教和道教造像外﹐也有道﹑佛﹑儒同在一龛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密宗造像所占比例最大。

  • 56 . 抵而眠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 57 . 抵而卧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同“抵足而眠”。

  • 58 . 抵谈心

    同床共卧,亲切谈心。形容彼此间情谊深厚。

  • 59 . 多动物

    1. 具有许多足的动物。

  • 60 . 多

    1.节肢动物门的一纲,身体长形,由许多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一对或两对足,头部有一对触角。多卵生,雌雄异体。如蚰蜒﹑蜈蚣﹑马陆等。

  • 61 . 多

    1. 节肢动物的一纲,体长形,有许多环节,每个环节有一对或两对脚,头部有一对触角。卵生,雌雄异体。如蚰蜒、蜈蚣等。

  • 62 . 乏善

    善:指进德修业上成绩良好;陈:陈述,告诉。没有什么德业上的增益足以告诉对方。自谦语。

  • 63 . 鼎而居

    像鼎的三足分立那样。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 64 . 鼎而立

    象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 65 . 鼎而三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 66 . 鼎

    1.指"鼎折覆餗"的教训。

  • 67 . 鼎三分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 68 . 鼎之势

    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

  • 69 . 貂不,狗尾续

    ①指授官太滥。 ②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 70 . 顿不前

    停顿下来不前进。

  • 71 . 顿捶胸

    用脚跺地,以拳捶胸。形容极度悲痛或恼怒,到了极点。

  • 72 . 顿搥胸

    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 73 . 顿搓手

    顿:以脚扣地;搓:手相摩。形容着急惋惜的样子。

  • 74 . 顿捩耳

    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 75 . 顿失色

    顿足:跺脚。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形容十分惊慌。

  • 76 . 顿椎胸

    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同“顿足搥胸”。

  • 77 . 方圆颅

    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 78 . 丰衣

    足:够。穿的吃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

  • 79 . 高弟子

    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 80 . 裹不前

    裹:缠。停步不前,好象脚被缠住了一样。

  • 81 . 裹

    1.即缠腿布。也称行缠。

  • 82 . 黑

    1.黧黑貌。

  • 83 . 何道哉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 84 . 何挂齿

    足:值得;挂齿:提及,谈及。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 85 . 何介意

    介意:放在心上,耿耿于怀,哪里值得放在心上呢?指事情很小,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 86 . 何为奇

    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表示不值得奇怪。

  • 87 . 鸡

    在云南省宾川县西北、洱海东北。主峰金顶,海拔3200米。山上奇峰突起,林木茂密,洞穴奇幻,景色佳丽。为佛教名山之一。原有大小庙宇百余座,现存祝圣寺、金顶寺、铜瓦殿、太子阁、楞严殿等。

  • 88 . 空谷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 89 . 疾先得

    比喻行动迅速的人首先达到目的。

  • 90 . 酒饭饱

    酒已尽量,饭也吃饱。形容吃饱喝足。

  • 91 . 将奋

    奋:奋起,指奔跑;局:弯曲。要起身奔跑时,腿脚要先弯曲起来。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 92 . 九鼎不为重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起来九鼎也不算重。

  • 93 . 捷先得

    捷:快;足:脚步。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 94 . 捷先登

    比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

  • 95 . 金无

    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 96 . 金无赤,人无完人

    足赤:足金,纯金。没有纯而又纯的金子。比喻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也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

  • 97 . 刻适屦

    屦:麻制的单底鞋。按照鞋的大小来削自己的脚。比喻主次颠倒。

  • 98 . 累成步

    比喻不断积累,便能成功。

  • 99 . 举轻重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 100 . 举为法

    形容人的行为高尚,为后人所效法。

  • 101 . 具

    也称“大戒”。佛教僧尼所受的戒律。因与沙弥、沙弥尼所受的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故名。学佛的人依戒法规定受持此戒,便正式取得僧尼的资格。

  • 102 . 开马力

    比喻为一个人或一个单位尽最大的努力,拿出全部力量去工作。

  • 103 . 立

    立脚点。

  • 104 . 立之地

    站脚的地方。也比喻容身的处所。

  • 105 . 可

    1.复姓。前燕有散骑常侍可足浑常。后燕有新汲侯可足浑健。见《通志.氏族五》。

  • 106 . 履差肩

    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 107 . 马车尘

    比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 108 . 马龙沙

    指驰骋边疆,扬威域外。龙沙,塞北沙漠地方。

  • 109 . 两

    1.如来佛的尊号。

  • 110 . 蹑附耳

    踩人足以示意,附耳说悄悄话。

  • 111 . 蹑其间

    蹑:插进。脚踩在里头。比喻参加进去。

  • 112 . 蹑潜踪

    蹑足:脚步很轻的样子;潜:隐藏;踪:踪迹。指放轻脚步,隐住身体。形容小心隐秘的样子。

  • 113 . 泥巨人

    比喻表面强大而实际非常虚弱的势力或事物。

  • 114 . 渺不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

  • 115 . 跫然

    跫:脚步声。原指长期住在荒凉寂寞的地方,对别人的突然来访感到欣悦。后常比喻难得的来客。

  • 116 . 七八手

    形容慌张乱闯。同“七脚八手”。

  • 117 . 齐并驰

    齐足:前进的速度相同;并驰:共同快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

  • 118 . 齐并驱

    指齐头并进,不分高下。

  • 119 . 企而待

    抬起脚后跟来等着。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 120 . 企矫首

    企:踮脚站着;矫:举起。踮起脚后跟,抬起头,比喻盼望等待之殷切。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