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报务员
1. 娴熟电报技术的人。
2 . 百务具举
各种事务全都兴办。
3 . 不务空名
务:追求。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4 . 不务正业
务:从事。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
5 . 陈言务去
陈言:陈旧的言辞;务:务必。陈旧的言词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要排除陈旧的东西,努力创造、革新。
6 . 财务公司
即“金融公司”(1041页)。
7 . 财务指标
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帐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税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8 . 常务委员会
1.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日常工作的委员会。2.考虑一个特定阶段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问题的委员会。特指一个立法机构的常设委员会。
9 . 村务酒
1.犹村酒。
10 . 村务女
1.乡村女子。
11 . 乘务员
1.在轮船﹑列车﹑飞机上为乘客服务的工作人员。公共汽车和电车上的工作人员,也统称乘务员。
12 . 除恶务本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13 . 除恶务尽
恶:邪恶;务:必须。清除坏人坏事必须干净彻底。
14 . 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
邓小平1989年6月16日同几位中央负责人的谈话要点。编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提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必须要有一个核心。政治局常委会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核心。经济要保持一个比较满意的发展速度,大胆改革开放,抓紧惩治腐败,保持政治稳定,抓好党的建设。
15 . 当务始终
应当力求有始有终。
16 . 当务之急
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17 . 敦本务实
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18 . 服务工业部门
又称“自给性工业部门”。为本地区生活消费而发展起来的工业部门,包括食品、缝纫、日用化工等。受地方人口数量、生活习惯、消费水平所制约。在一定条件下,有些服务工业也可能发展成为主导工业部门。
19 . 服务贸易
指一国(或地区)向另一国(或地区)提供服务,或在一国内(或地区内)向他国(或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服务。提供的服务包括金融服务、电讯服务、空中运输服务以及经济、技术咨询等。
20 . 服务器
在网络环境或分布式处理环境中,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可分为访问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计库服务器、通信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等。
21 . 服务行业
为人服务、使人生活上得到方便的行业,如饮食业、旅馆业、理发业、修理生活日用品的行业等。
22 . 服务业
利用一定的场所、设备和工具,为社会提供服务性劳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在中国,传统的服务业主要指为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旅馆业、理发业、浴池业、照相业、洗染业、修理业等。随着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服务业范围扩大到信息、咨询、广告、旅游等业。有的国家则把它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第三产业。
23 . 服务员
机关的勤杂人员;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中招待客人的工作人员。
24 . 国务卿
①民国初年协助大总统处理国务的人。 ②美国国务院的领导人,由总统任命。
25 . 国务委员
我国国务院组成人员,相当于副总理。
26 . 国务员
1.民国初年置国务院,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参阅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临时政府文件辑要》。
27 . 国务院
①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也就是中央人民政府,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等人员组成。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②民国初年的内阁,以国务总理为首。 ③美国政府中主管外交兼管部分内政的部门,主管者称国务卿。
28 . 港务监督
国家设在港口行使航务行政管理权的机关。任务是监督进出港口的本国和外国船舶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和规章,维持港口航行秩序;办理船舶进出港口的签证;管理引航、信号、停泊;保护航道,防止水域污染等。
29 . 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
指苏俄的工人阶级为反对外国武装干涉,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积极响应俄共(布)的号召,在每周末进行的自觉的义务劳动。这一群众性运动从1919年5月起在全国展开。
30 . 公务车
供国家机关和铁路有关人员到沿线检查工作的专用铁路车辆。设有办公室及生活设备。
31 . 公务员
①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 ②旧时称机关、团体中做勤杂工作的人员。
32 . 好高务远
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的目标。‘务’也作骛。
33 . 国家公务员
在中国,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中的一部分。国务院于1993年颁布《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印发《国家公务员制度实施方案》。
34 . 话务员
使用交换机分配电话线路的工作人员。
35 . 家务活
1. 家务劳动(如烹饪);尤指可在家里做的手工活(如编织)。
36 . 家务事
1.指家中日常劳动。 2.指家中日常事务,常指家庭纠纷等。
37 . 机务段
机车管理、运用和维修的基层生产单位。负责计划和组织段内的配属机车和专业人员,完成邻接区段的列车牵引和车站调车任务,并对机车进行日常检查和检修等。
38 . 酒务子
1.酒店的招子。
39 . 教务长
1.学校中教学行政工作的最高负责人。
40 . 捐华务实
抛弃浮华,务求朴实。
41 . 劳务出口
1.也称无形出口。出口的一种形式,指非物质的出口,主要包括科技知识出口,为国外提供的海空运输服务﹑保险服务﹑旅游服务以及文化艺术和劳动力等方面的出口。
42 . 劳务费
指提供劳动服务所取得的报酬。
43 . 林务员
1. 一个监督森林土地或森林公园的发展、保护和管理的人。
44 . 卖务场
1.酒店。
45 . 内务府
官署名。清朝专管宫廷事务的机构。办理宫中日常事务,如衣食住行、典礼、仓储、财务、工程、警卫、刑狱等。
46 . 墨务官
1.造墨的官。
47 . 清官难断家务事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48 . 清官能断家务事
俗语。表示家族纠纷情况复杂,只有更公正的官吏才有可能断定谁是谁非。
49 . 勤务兵
1.旧军队中给军官办杂务的士兵。
50 . 勤务员
1.本指部队或机关里担任杂务的工作人员。引申为辛勤工作,甘愿为别人服务的人。
51 . 去恶务尽
去:除掉;务:务必。清除坏人一定要彻底。比喻不能姑息坏人坏事。
52 . 树德务滋
树:立;德:德惠;务:必须;滋:增益,加多。向百姓施行德惠,务须力求普遍。
53 . 事务所律师
1. 这种律师的业务大半是在办公室里进行的工作,而不需要在法庭上审理或审讯的诉讼案件。
54 . 事务员
1. 办公室的一般工作人员,尤指分管后勤或伙食的办公人员。
55 . 事务主义
1.一种不分轻重﹑主次,不注意政治方向,而只埋头于日常琐碎事务的工作作风。
56 . 商务办事处
1.见"商务代表处"。
57 . 商务参赞
使馆中负责与驻在国联系、交涉经济贸易事务的外交官。由一国经济主管机关派遣。职责是报告所驻国的经济、贸易情况,准备贸易协定的签订和监督其执行。
58 . 商务代表处
一国派驻在另一国处理商业贸易事务的机关。在已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使馆的机构之一。有些没有建交的国家,可以互设商务代表处。如果两国有协议,商务代表处人员可享受外交特权和豁免。
59 . 商务印书馆
中国近现代出版业中历史最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夏瑞芳等创办于上海。初为印刷机构。1902年张元济进馆后,转向出版。出版各类教科书、儿童读物、工具书、期刊等。1954年总馆迁至北京,主要出版中外语文工具书和外国社会科学的学术著作。
60 . 时务报
旬报。1896年8月创刊于上海。梁启超任总主编,汪康年任总经理。以宣传维新变法、救国图强为宗旨,发行最多时达一万七千份。1898年停刊,由汪康年改为《昌言报》出版。
61 . 时务策
1.论时务的对策。唐代科举考试,凡明经,先试贴文,然后口试经义,答时务策三道;凡进士,试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经﹑策全通者为甲第。参阅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贡举》﹑《新唐书.选举志上》。
62 . 舍近务远
放弃近的,谋求远的。
63 .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64 . 恃功务高
恃:倚仗;务:追求;高:高傲。倚仗自己有功劳而追求过高的目标。
65 . 司务长
1.连队中主管装备﹑物资﹑经费﹑伙食﹑卫生等后勤工作的干部。
66 . 贪多务得
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67 . 谈优务劣
善于空谈而治理政务的能力很差。
68 . 小公务员
1.旧时机关﹑团体中地位低的职员。
69 . 小公务员之死
一译《一个官员的死》。短篇小说。俄国契诃夫作于1883年。庶务官切尔维亚科夫看戏时打喷嚏,唾沫星子喷到一位文职将军头上。他很惶恐,在剧院里就两次向将军道歉。虽然将军并不介意,他仍很担忧,第二、第三天他又去道歉。将军不耐烦,将他赶出,他竟惊慌而死。
70 . 砚务官
1.南唐官名。掌造砚。
71 . 洋务派
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一派政治势力。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中央以奕fe54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标榜,主张靠外国援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维护封建统治。中日甲午战争后,洋务派逐渐解体。
72 . 洋务运动
旧称“同光新政”。同治、光绪年间清政府所进行的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军事、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的活动。管理洋务的中央机关为总理衙门。奕fe54、曾国藩、李鸿章等以“自强求富”为名,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工矿、运输业,又购置军舰建立了南洋、北洋海军,并派遣留学生学习外国科学技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一些客观条件。经过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洋务运动宣告失败。
73 . 义务兵役制
也称“征兵制”。国家规定公民在一定的年龄阶段必须承担一定期限军事任务的制度。通常包括在军队中服现役和在军队外服预备役。是公民履行兵役义务,有效补充兵员的主要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年7月始实行义务兵役制,1984年5月又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在校学生参加军训也是履行兵役义务。
74 . 义务教育
又称“强迫教育”。国家以法律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学龄儿童实施普及教育,1986年4月12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的年限为九年。
75 . 义务劳动
不计定额,不要报酬,自觉自愿地为社会劳动。列宁曾把十月革命胜利后在俄国工人中产生的共产主义星期六义务劳动称之为“伟大的创举”。是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的具体表现。
76 . 邮务局
1.邮局的旧称。
77 . 职务繁杂
指担任的事务烦琐杂乱。
78 . 职务工资
按照不同职务类别和等级支付的工资。结构工资制中的组成部分。随着职务的变动而变动。多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员中采用。不同职务,体现职责范围、责任大小和劳动耗费的不同。工资与职务挂钩,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
79 . 政务院
1.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在1954年9月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称国务院。
80 . 债务人
1.通常指根据法律或合同﹑契约的规定,在借债关系中对债权人负有偿还义务的人。参见"债权人"。
81 . 整理党务案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整理党务决议案》,规定共产党员在国民党省、市以上高级党部中任执行委员的人数不得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共产党员不能担任国民党中央各部部长,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应全部交出等。由于陈独秀、张国焘的妥协退让,提案被通过。随后蒋介石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控制了国民党的领导权。
82 . 中央商务区
大城市中地理位置优越,汇集商贸、金融、证券、保险等机构,以互联网为纽带,集中进行商务活动的地区。
83 . 综合业务通信网
将语言、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以数字信号方式在综合各种通信业务下统一传送、处理和交换的信息网。凡入网信号必需变换成规定码率并按规定协议的各项规约进行管理,达到经济、高效、灵活、可靠的通信目的。
84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清统办洋务的中央机构。清咸丰十年末(1861年初)设立,总掌外交﹑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派遣公使等事,并管辖北洋通商大臣与南洋通商大臣。
85 . 总税务司
1.旧中国各口岸主管海关税务的官员称税务司;统管全国海关的官员称总税务司。咸丰九年(1859年)英国人李泰国任总税务司,此后九十年间,总税务司一职始终为帝国主义分子所把持。解放后,中国人民自己掌握了海关,取消总税务司和税务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