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始组词
  4. 【始】在中间组哪些词

【始】在中间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敕毖终

    自始至终警饬谨慎。

  • 2 . 创

    1.创建者。

  • 3 . 呾叉

    1.梵文(巴利文Takkasil?)音译。古代北印度国名。

  • 4 . 睹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5 . 当务

    应当力求有始有终。

  • 6 . 贯彻

    贯彻:彻底的实行或体现。从始到终地实行下去或体现出来。

  • 7 . 见知终

    指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能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 8 . 建殿

    1.古代洛阳宫殿名。

  • 9 . 谨虑终

    指慎之于始并虑及其终。

  • 10 . 经大业

    经始:原指开始测量营建,后泛指开创事业。指开基立国的重大事业。

  • 11 . 开山

    原指开创寺院的和尚。后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同“开山祖师”。

  • 12 . 秦

    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嫪毐专权。二十二岁时开始亲政,镇压嫪毐判乱,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修驰道,同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但由于严刑酷法,赋役沉重,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病死不久,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 13 . 秦皇陵

    在陕西省临潼县城东5000米骊山北麓。占地12万平方米。分内外二城,内城方形,周长2525米;外城长方形,周长6294米。秦始皇即位之初,就动用七十万人建陵。陵园规模宏大,墓冢高55米。1974年在陵园外城以东1000余米处发掘出陶俑坑,出土兵马俑数千个。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14 . 千里足下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 15 . 千里之行,于足下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 16 . 秦皇陵兵马俑

    秦始皇陵墓中陪葬的兵马俑雕塑群。兵马俑坑在今陕西临潼县东,约建于公元前221年至前209年,1974年被发现,1977年就地建立博物馆。陶俑、陶马雕塑与真人、真马等大,组成战车和步、骑兵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塑造以模制与捏塑结合,再进行彩绘,细节真实,富于质感。

  • 17 . 阮

    1.《晋书.阮咸传》﹕"荀勖每与论音律﹐自以为远不及也﹐疾之﹐出补始平太守。"后因以"阮始平"借指外放的地方官。

  • 18 . 全全终

    全:完备,齐全;终:结束。从头到尾都很完善。形容办事认真,有头有尾。

  • 19 . 善令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同“善始善终”。

  • 20 . 善善终

    做事情有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形容办事认真。

  • 21 . 十围之木,生如蘖

    十围:形容极其粗大;蘖:树木的嫩芽。十围粗的大树,初生时只是一棵嫩芽。比喻事物是由小到大逐渐发展起来的。

  • 22 . 慎敬终

    敬:慎。自始自终都谨慎。

  • 23 . 慎慎终

    事情从开始到结束都谨慎小心。

  • 24 . 泰

    1.西晋历法名。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改元泰始,并改三国魏《景初历》为《泰始历》。

  • 25 . 太

    1.指多年不化的积雪。

  • 26 . 无无终

    无起始,无终了。表示无丝毫时间限制的状态。

  • 27 . 元天尊

    1.道教供奉的最高天神。谓生于太元之先,所以叫"元始"。南朝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道教天神分为七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阶。

  • 28 . 有无终

    有开始没有结尾。指做事不做到底。

  • 29 . 有有终

    有开头也有收尾。指做事能坚持到底。

  • 30 . 有有卒

    指做事能贯彻始终,坚持到底。

  • 31 . 原反终

    探究事物发展的始末。

  • 32 . 原公社

    1.人类社会历史上最早阶段的社会组织。包括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 33 . 原见终

    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 34 . 原社会

    又称“原始共产主义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社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始于人类的产生,延续数百万年。主要使用石器工具,以采集经济和狩猎经济为生。生产资料归公社成员共同占有,在集体劳动中结成平等互助关系,基本没有剩余产品,实行平均分配。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剥削和阶级,也没有国家。进入新石器时代后,弓箭的发明,直至金属工具的使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间,出现了第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和手工业相继分离出来,剩余产品日益增多,私有制随之产生。原始社会逐渐为奴隶社会所代替。

  • 35 . 原要终

    原、要:推求。探求事物发展的起源和结果。

  • 36 . 原宗教

    1.指原始时代的朴素宗教。存在于尚不具有成文历史的原始社会中。

  • 37 . 正石经

    1.汉末兵乱,熹平石经被毁。魏正始年间,更造石经,因有此称。具古文﹑篆书﹑隶书三体。因此又称三字石经﹑三体石经。

  • 38 . 正

    1.三国魏后半期盛行的一种诗风。因始于魏齐王芳正始年间,故名。这时期老﹑庄思想盛行,士大夫崇尚清谈,文学创作也深受其影响。其中嵇康﹑阮籍的作品虽然也不免受了当时思潮的影响,但却能以隐微的方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感慨时事,成为这一时期诗歌作品的代表。

  • 39 . 正

    1.见"正始之音"。

  • 40 . 正之音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 ②指纯正的乐声。

  • 41 . 终不渝

    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 42 . 终如一

    终:结束;始:开始。自始自终一个样子。自始至终,一直不变。

  • 43 . 终若一

    自始至终都不改变。

  • 44 . 资本原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积累货币资本并形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对农民的土地剥夺如14-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是这一过程的基础。被剥夺了土地而破产的农民沦为雇佣劳动者。西方殖民主义国家还用武力征服殖民地,贩卖奴隶和鸦片,杀戮土著居民,抢劫金银财宝;同时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建立现代税收制度、保护关税等手段积累资本。这证明“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 45 . 自至终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 46 . 自自终

    从开始到末了。表示一贯到底。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