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预组词
  4. 【预】开头能组哪些词

【预】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防针

    1.预防某种传染病的针剂。比喻对人的事先忠告,以免犯错误。

  • 2 .

    1.正式分配前先分配一部分。 2.正式分配前,为了征求意见而进行的初步分配。

  • 3 .

    1.预先奉承。 2.预先接受。

  • 4 .

    1.预先付给。

  • 5 . 付款

    1. 为允许提供的劳务或产品而预先支付的货币。

  • 6 .

    1.事先感觉。 2.事先的感觉。

  • 7 .

    1.事先通告。 2.指事前发出的通告。

  • 8 .

    1.谓职掌农耕。

  • 9 .

    1.预先订购或购买。特指国家商业机构预先以合同形式向农民订购农产品,一般先交付定金,等收获以后按合同收购。

  • 10 .

    1. 预先估算。

  • 11 .

    1.对于某种疾病发展过程和最后结果的预测。例如流行性感冒的预后,视并发症的有无和并发症的性质而定,单纯的流行性感冒预后很好,并发支气管炎的预后较差﹐并发肺炎的预后最坏,能引起死亡。

  • 12 .

    1.参加集会。

  • 13 .

    1.谓参与其事。

  • 14 .

    1.事先估计或计算。

  • 15 .

    ①预先推测到将来:预见一切|早有预见|他预见到此行不顺利。 ②预先推测到将来发展的见识:英明的预见|科学的预见。

  • 16 .

    1.谓参加科举考试。

  • 17 .

    1.指官府向民间预先借支各种赋税。宋代成为加税之一。 2.指预支谷物﹑俸钱等。

  • 18 .

    1.指事先觉察可能发生某种情况的感觉。

  • 19 . 警机

    飞机的一种,装有远程雷达,用来搜索和监视空中或海上目标,指挥、引导己方飞机执行作战任务。机身上装有带罩的雷达天线,舱内还装有敌我识别、数据处理、通信、导航等电子设备,易于探测和监控低空或超低空目标,续航力强。

  • 20 . 警卫星

    又称“导弹预警卫星”。用于监视、发现和跟踪敌方战略导弹发射,并能及时发出警报的侦察卫星。遇有发射导弹,其红外探测器便能探测到导弹主动段飞行时发动机尾焰的红外辐射并发出警报。同时通过电视摄像机跟踪导弹运动轨迹。还可通过核辐射探测器监视和发现大气层内外空间发生的核爆炸事件。

  • 21 .

    1.预先决定。

  • 22 .

    1.预先感觉。 2.预先的感觉。

  • 23 .

    1.谓考中而榜上有名。

  • 24 .

    1.预先报告。 2.预先的报告。

  • 25 .

    1.预先安排或筹划;打算。 2.犹防备。

  • 26 . 备仓

    1.明代各地为储藏赈济粮所设的粮仓。

  • 27 . 备队

    1.作战时军队首长掌握的机动力量,用以完成作战计划中预定任务或应付新的情况。

  • 28 . 备立宪

    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并宣布提前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揭穿预备立宪的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预备立宪终止。

  • 29 . 备铃

    1.上课铃前二三分钟的一次铃声,表示即将上课,要师生做好准备工作。

  • 30 . 备役

    也称“后备役”。公民在军队外所服的兵役。是国家储备后备兵员以随时进行兵员补充的重要方式。分军官预备役和士兵预备役。在中国,退出现役而符合服预备役条件的士兵和军官,编入民兵组织或进行预备役登记的公民,均分别服士兵预备役和军官预备役。

  • 31 .

    1.事先选择。 2.事先断定。

  • 32 .

    1.犹参预。

  • 33 .

    1.预先推测或测定。 2.指事前的推测或测定。

  • 34 . 测科学

    也称“预测学”。综合性边缘学科。有广狭两义。广义指预测的理论和实践。狭义指研究预测的规律和制定预测方法的科学。

  • 35 . 产期

    1.预计的胎儿出生的日期。预产期的计算方法是从最后一次月经的第一日后推九个月零七天。

  • 36 .

    1.谓在忧愁之中。

  • 37 .

    1.预先谋划。

  • 38 .

    1.预先订租。 2.预先订阅﹑订购。

  • 39 .

    1.预先决定或制定。 2.犹预订。

  • 40 .

    1.预先计谋。 2.参与计议。

  • 41 .

    1.犹遇难。

  • 42 .

    1.事先打算。

  • 43 .

    1.预先期待。 2.事情发生之前的日期。

  • 44 . 期理由

    在证明或反驳中把真实性尚待验证的判断当作论据的逻辑错误。犯了这种错误,就不能达到证明或反驳的目的。

  • 45 .

    1.预先追求。蕲,通"祈"。

  • 46 .

    1.事先。

  • 47 .

    1.预支款项。

  • 48 .

    1. 预先加热到指定的温度。

  • 49 .

    1.指前一天。

  • 50 .

    1.见"预选赛"。

  • 51 . 搔待痒

    痒还未发作便预先搔抓。比喻事先作多余的准备。

  • 52 .

    1.谓提前放灯供人观赏。

  • 53 .

    使一个句子有意义的先决条件。如说“张三已经戒烟”或问“张三是否已经戒烟”,其预设都是“张三曾经吸烟”。这个预设真,那两个句子才有意义,否则,那两个句子都没有意义。

  • 54 .

    1. 预备性的审讯,在法院正式开庭审判前对刑事被告人进行。

  • 55 .

    1.事先显示。

  • 56 .

    1.参与其事。 2.干预其事。

  • 57 .

    1. 字符识别中,试图得到有关输入源文献上字符的初步情况的过程;这些情况可包括墨水密度范围,相对位置等等,在字符识别的规格化步骤中起辅助作用。

  • 58 .

    1. 事先收取。如:预收租金。

  • 59 .

    1.提前数天预先售卖。 2.让消费者预先付款订货。

  • 60 .

    1. 开始系统讲授之前对(研究的课程)作全面概述。

  • 61 .

    1. 预先运送或中转运送。

  • 62 .

    政府、机关、企事业等单位经一定程序编制和核定的对于未来一定时期(年、季、月)内的收入和支出所作的预计。如国家预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企业财务收支预算、制造费用预算等。通过预算,可以对收入和支出加以控制,有效地进行管理。

  • 63 . 算赤字

    即“财政赤字”(869页)。

  • 64 . 算结余

    即“财政结余”(869页)。

  • 65 .

    1.事先考虑。

  • 66 .

    1.谓参与其事并得知内情。

  • 67 .

    1.学生事先自学将要讲授的功课。 2.事先演习。

  • 68 .

    1.谓预先排定位置。席,在地上铺供坐卧的席子。

  • 69 .

    1.在事情发生或进行之前。

  • 70 .

    1.预先推想或测定。 2.指事前的推想。

  • 71 .

    1.预先施行。

  • 72 .

    1.谓预先显示不祥。

  • 73 .

    1.预先答应。

  • 74 .

    各方面提出的候选人过多时,为适当减少候选人而进行的选举。按照正式候选人名额,预选中得票较多者即为正式候选人。

  • 75 . 选赛

    1.决赛之前进行的比赛。在预选赛中选拔参加决赛的选手或单位。

  • 76 .

    1. 将金属粉末制成压块的初压。

  • 77 .

    ①把将要发生的事预先说出:预言吉凶|此事他早已预言|他预言资本主义一定灭亡。 ②预先说出的有关将要发生什么事情的话:预言得到证实|可怕的预言|二十年前的预言。

  • 78 .

    1.指电影﹑戏剧﹑时装表演等正式演出前的试演。 2.比喻在某项行动大规模开展之前所进行的试验性行动。 3.预先演示。

  • 79 .

    1.参加宴会。

  • 80 .

    1.预先培养。

  • 81 .

    1.参与商议。

  • 82 .

    1. 在出版或发行前预先印刷。

  • 83 . 应力混凝土结构

    使混凝土在荷载作用前预先受压的一种结构。预应力用张拉高强度钢筋或钢丝的方法产生。张拉方法有两种:(1)先张法。即先张拉钢筋,后浇灌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放松钢筋两端;(2)后张法。即先浇灌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时,再张拉穿过混凝土内预留孔道中的钢筋,并在两端锚固。预应力能提高混凝土承受荷载时的抗拉能力,防止或延迟裂缝的出现,并增加结构的刚度,节省钢材和水泥。

  • 84 .

    1.事先约定。 2.事先的约定。

  • 85 .

    1.预先。

  • 86 .

    1.谓预先依附。

  • 87 .

    1.在展览会正式开幕前先行展览,请人参观,提出改进意见,再正式展出。

  • 88 .

    1.事先测定。

  • 89 .

    ①事前显示的迹象:不祥的预兆|地震的预兆。 ②预示将要发生某种事情或情况:此事预兆于十年之前|今日的团聚预兆着明日的分离|瑞雪预兆丰收。

  • 90 .

    1.谓皇帝预先下令。

  • 91 .

    1.犹预兆。 2.谓先期征收赋税。

  • 92 .

    1.参与国家大事。

  • 93 .

    1.谓预先借领或支付工资﹑稿酬等款项。 2.比喻某种现象提前发生;或要求某种现象提前发生。

  • 94 .

    1.预先知道。 2.谓参与其事并了解内情。

  • 95 . 知子

    1.药草名。又名圣知子﹑圣先子﹑盍合子﹑仙沼子。蔓生,依大树上,叶绿有三角,七八月间结实,生青,熟后呈深红色。每房有子五﹑七枚,如皂荚子,斑褐色。根亦入药。相传取子二枚缀衣领上,遇有蛊毒,则闻其有声,当预知之,故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预知子》。

  • 96 .

    1.预先制造的。

  • 97 . 制构件

    1.按照设计规格预先制成的钢﹑木或混凝土等构件。

  • 98 .

    1.预先陈设。

  • 99 .

    1.事先洞察。

  • 100 .

    1.预先祝贺。

  • 101 .

    1.事先逃跑。

  • 102 .

    1.参加坐席,入坐。

  • 103 .

    1.指正式考试之前进行的考试。在预考中选拔参加正式考试的人员。

  • 104 .

    为大学和学院培养新生的机构之一。或单独设立,或为大学和学院的组成部分。中国有些高等学校曾设预科,招收初级中学和同等学校的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 105 .

    1.谓参与殡殓之丧礼。

  • 106 .

    ①事前推测:难以预料|我预料这事能成功|非我所能预料。 ②事前的推测:不出老师的预料|当时的预料。

  • 107 .

    1.预先谋划。 2.预先考虑。

  • 108 .

    1.宋代,政府于春季贷款给农民,至夏秋时令农民以绸绢偿还,谓之预买。

  • 109 .

    1.预见。

  • 110 .

    1.预先杜绝。

  • 111 .

    1.犹预测。

  • 112 .

    1.预先断定。

  • 113 .

    1.事先防备。

  • 114 . 防接种

    预防和消灭传染病的积极措施之一。可使人体产生“抗体”,抵抗相应病原体对人体的侵袭,使人不发病或使症状减轻。方法是注射或接种菌苗、疫苗、毒素、类毒素或血清制剂。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