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在中间组哪些词
- 1 . 比较教育- 研究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的学科。通过比较不同的教育制度,探讨教育的共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条件进行取长补短,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 2 . 爱的教育- 意大利亚米契斯著。1886年出版。分十卷。全书以日记的形式,描述一个小学生安利柯的学校和家庭生活,颂扬爱国主义的思想,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师生之间、儿童之间的友爱。 
- 3 .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热爱祖国的观点、情感和维护祖国尊严的意志。国际主义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 4 . 不教而杀- 教:教育;杀: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5 . 成人教育- 1. 以成年人为对象的非正规教育。 
- 6 . 不教而诛- 教:教育;诛:处罚,杀死。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 7 . 不可教训-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 8 . 不屑教诲- 认为不值得教训。 
- 9 . 初等教育- 也称“基础教育”。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教育。在中国,对儿童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小学,对青年、成人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为工农速成初等学校、业余初等学校和识字学校,施以相当于小学程度的教育。 
- 10 . 传教旛- 1.传布命令的旗帜。 
- 11 . 传教师- 1.即传教士。 
- 12 . 传教士- 1.基督教会派出去传教的人。 
- 13 . 川楚白莲教起义- 清代四川、湖北农民起义。乾隆末年,土地高度集中,无地农民流入川、鄂两省边界地区,在白莲教的组织下,于1796年先后发动起义。次年会师于四川,众达数十万人,多次击败清军,坚持斗争达九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 14 . 创造教育- 依据创造学的研究成果,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型教育方式。主要是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通过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创造意识、创造思维、创造才能、创造心理,从而造就具有创造性素质的创造型人才。 
- 15 . 大教学论- 副题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捷克夸美纽斯著。1632年出版。共三十三章。反对封建的、经院主义的教育,系统阐述适应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教育观点,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制度、内容和途径。提出教学必须“遵循自然”,并论证教学的“简易性”、“彻底性”、“简明性和迅速性”等原则。为近代最早的有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 16 .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1.唐代基督教碑刻。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立。高2.36米﹐宽0.86米﹐厚0.25米。上刻十字架﹐碑文为景教士景净撰﹐吕秀岩书﹐概述大秦景教于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从波斯传入中国后的活动和基督教教义。碑底和两侧有古叙利亚文教士题名。为研究基督教在中国的传布和古代中西交通的珍贵资料。 
- 17 . 道德教育- 对受教育者有目的地施以道德影响的活动。内容包括提高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实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 18 . 道德品质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影响和促进受教育者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的教育。在中国学校日常工作中主要指学生守则教育,学校常规纪律训练,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养成谦虚、谨慎、诚实、正直、勇敢、勤劳、俭朴等优良品质。 
- 19 . 德意志宗教改革- 16世纪上半期德意志以改革天主教会为表现形式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是16世纪欧洲各国宗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517年10月由马丁·路德发动,得到德意志各阶层的广泛支持。反对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天主教的繁琐仪式,反对教皇对各国教会事务的干涉,要求建立民族教会。改革运动导致1524-1525年的德国农民战争。后信仰新教的诸侯与坚持天主教的诸侯发生宗教战争,新教诸侯获胜,1555年双方订立《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确立了新教的合法地位。 
- 20 . 都天教主- 1.宋徽宗的自封号。 
- 21 . 电化教具- 1. 记录并传递影像和声音的设备、器材和系统,用以从事宣传、教学、培训人材,以及记录科研过程和结果,其中包括电影、电视、磁性录像、录音等媒介。 
- 22 . 电化教学- 1. 运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闭路电视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教学。 
- 23 . 电化教育- 利用录音、广播、电视、幻灯、电影等使用电的设备进行的教育。简称电教。 
- 24 . 佛教徒- 1.信奉佛教的人。 
- 25 . 佛罗伦萨大教堂- 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建筑之一。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建于1296-1462年。平面呈十字形。外墙面较整齐,无小尖塔和飞扶壁。八角形穹隆落在10多米高的鼓座上,内径42米,高30多米。八角形穹隆的采用,改掉了长期来教堂所袭用的哥特式尖顶,成为文艺复兴建筑的开端。 
- 26 . 反面教员-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 27 . 废教弃制- 教:指政教;制:法律制度。废掉政教和法律制度。 
- 28 . 革出教门- 1. 基督教会当局正式作出的庄严诅咒或逐出教门。如:被罗马教皇革出教门的人。 
- 29 . 副教授- 高等学校中职别次于教授的教师。 
- 30 . 公教人员- 对机关工作人员和学校教员的合称。 
- 31 . 工读教育- 对有较轻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进行改造、挽救的教育。 
- 32 . 高等教育- 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人材的教育。实施高等教育的学校有大学、专门学院等。简称高教。 
- 33 . 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向往和追求共产主义的教育。主要内容是:进行社会发展史教育,使学生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确立共产主义的目标和信念;引导学生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英雄模范的优秀品质,培养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意志、道德和情操;使学生把实现共产主义同现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联系,同个人具体的学习任务相联系,为参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准备条件。 
- 34 . 广大教化主- 1.唐张为撰《诗人主客图》,将唐代诗人按作品内容﹑风格分为六类,各以一人为主。白居易列为第一类诗人之首,尊称为广大教化主。见宋计有功《唐诗记事.张为》。 
- 35 . 函授教育- 以通讯方式开展教学的教育。学生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并由函授学校给以辅导和考核。 
- 36 . 画荻教子-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 37 . 环境教育- 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总称。包括学校(含幼儿园)环境教育、在职环境教育和社会环境教育。具有全民性和终生性特征。 
- 38 . 计算机辅助教学- 利用计算机协助进行的各种教学活动。一般有三种模式:辅导模式,用于向学生讲授知识和技能等内容;练习与操纵模式,用来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对话模式,用来训练学生的理解力。 
- 39 . 家庭教师- 1.受聘在家中授课的教师。 
- 40 . 家庭教育- 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中对子女实施的教育。是国家和社会整个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内容一般包括健康方面、德育方面、智育方面。中国强调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强调德、智、体全面发展。 
- 41 . 活教材- 1.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有教育意义的人或事。 
- 42 . 基础教育- 国家规定的对儿童实施的初等教育。 
- 43 . 基督教社会主义- 把基督教教义涂上社会主义色彩的社会思潮。流行于19世纪的英国等国。代表人物有英国莫里斯、金斯莱等。他们认为只要实行基督教的“博爱”、“互济”等教义,就能使劳动人民摆脱社会灾难。 
- 44 . 纪律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提高执行纪律的自觉性,养成遵守纪律习惯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正确认识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自觉抵制自由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坚持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严格遵守学生守则规定和学校的规章制度;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社会秩序和国家的宪法、法律。 
- 45 . 集体主义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形成集体主义观点,关心集体、助人为乐的感情和善于在集体中生活的教育。主要内容和原则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保证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在两者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 46 . 客座教授- 1.应邀讲学而不在编制的教授。 
- 47 . 经验教训- 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和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 48 . 科学教育片- 简称“科教片”。一种运用电影形象化表现手段,科学地解释某一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借以传播科学技术知识的影片。 
- 49 . 科学教育影片- 介绍科学知识的影片。简称科教片。 
- 50 . 科教片- 科学教育影片的简称。 
- 51 . 科教片儿- 科教片。 
- 52 . 科教兴国- 通过发展科学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 53 . 科教影片- 1.见"科教片"。 
- 54 . 刊授教育- 1.一种社会助学的新形式。由刊授单位编写和寄发系统的教材﹑讲义和各种辅导材料,帮助学员自学,并适当进行面授,使学员系统地﹑有计划地学好所学专业的各门课程,并通过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取得文凭。 
- 55 . 科隆大教堂- 欧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在德国科隆。始建于13世纪中叶。教堂东端为七个小圆龛组成的半圆形券廊;西立面为一对八角形塔楼,建于1842-1880年,高达150多米。整座教堂雕有精致的花饰。 
- 56 . 开山教主- 1.指新建寺院的第一代主持人。 
- 57 . 郎香教堂- 一译“龙尚教堂”。天主教教堂。在法国东部孚日山区郎香村。1955年建成。外墙平面不规则,呈弧形弯转,屋顶上翻似船底,墙与屋顶间有空隙。因造型奇特,被视为“塑性造型”的混凝土雕塑。 
- 58 . 劳动技术教育- 使受教育者形成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初步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中国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学到一定的基本生产技术知识和某种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实践,学会使用一些生产劳动工具的技能。 
- 59 . 劳动教养- 我国对违反法纪而又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有劳动力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对他们采取劳动生产和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帮助他们学习劳动生产技术,树立爱国守法和劳动光荣的观念。简称劳教。 
- 60 . 劳动教育- 德育内容之一。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主要内容是:懂得劳动在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意义,劳动是公民的义务和权利;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树立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的观点。 
- 61 . 累教不改- 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 62 . 罗马教廷- 简称“教廷”。天主教会的中央管理机构。设于梵蒂冈。以教皇为首脑,下设国务院、文书局、财政局、三个法庭和十一个圣部,后又增设基督教合一秘书处等。除宗教活动外,还从事广泛的国际政治活动。 
- 63 .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简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6年11月4日成立,同年12月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文化来推动各国间的合作,以增强对全人类均应享受的人权与基本自由的普遍尊重。总部设在巴黎。一般每两年召开一次大会。设执行局和秘书处,负责日常工作。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国之一。 
- 64 . 卢汶天主教大学- 比利时的综合性大学。世界历史最久的大学之一。1425年创建于卢汶城。设有包括人文、生物、医学、理工等学科的十四个学院和研究院。 
- 65 . 屡教不改-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 66 . 马门教授- 一译《马姆洛克教授》。剧本。德国沃尔夫作于1933年。犹太医生马门教授坚信科学与政治无关,直至纳粹分子霸占了他创办的医院,对他进行种种迫害,他才认清了法西斯的凶残面目,终于不甘屈服而自杀。 
- 67 . 明耻教战-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 68 . 名教罪人- 名教: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封建礼教。指破坏封建名分礼教的人。 
- 69 . 盲聋哑教育- 一般指对盲人和聋哑人实施的教育。教育对象还包括聋、重听、弱视、聋盲等感觉器官有缺陷的人。中国1951年把盲聋教育纳入国家教育体系,设立特种学校。盲聋哑教育运用特殊方式和设备,如运用盲字、手语及直观教具、助听器等。 
- 70 . 米兰大教堂- 天主教教堂。在意大利米兰。1386年兴建,1813年最后完工。用白色大理石砌成,中央尖顶高百余米,外墙窗棂结构极其狭长尖削,密密地排成一簇簇火焰式拱顶。整座教堂内外有雕像六千多尊。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 71 . 明教不变- 教令明确,让老百姓有所适从,便不会发生变乱。 
- 72 . 内教坊- 1.唐代设置于皇宫中掌女乐的官署名。 
- 73 . 扑作教刑- 扑:戒尺;教刑:上古刑法的一种。原意为以戒尺责打不遵守教令的人。后多用以戏称责打。 
- 74 . 普通教育- 实施普通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中国实施普通教育的机构为小学和中学。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的新生。 
- 75 . 儒教徒- 1.信奉儒家学说的人。 
- 76 . 人民教师- 1. 我国称学校中从事教学、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 
- 77 . 清教徒- 1.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基督教(新教)教徒(包括教士)中的一派。要求清洗教会中的繁琐仪式和天主教残馀影响,反对奢侈,标榜"俭朴清洁"的生活,因而得名。后亦以喻生活清苦严肃,严以律己的人。有时亦含贬义。 
- 78 . 伤教败俗- 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 79 . 弱智儿童教育- 对智力落后儿童实施的教育。教学方法重视直观,学习内容除基础的读、写、算以外,注重生活自理、手工和劳动技能的训练,为他们以后参加劳动和独立生活做准备。 
- 80 . 三教布衣- 1.南唐诗人陈陶自号。陶通释﹑老,善天文历数,隐居修炼,后不知所终。 
- 81 . 三教九流- 旧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 82 . 三教图- 1.宋马远作,画老子﹑释迦﹑孔子三人。画上老子中坐,释迦立于旁,孔子则作礼于前。 
- 83 . 三教一体-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一体:一家。旧时认为三教形式不同,但同是一个本源。 
- 84 . 侍教生- 1.明代后期御史对巡抚的自称。亦泛用为公卿对缙绅的自称。多用于名帖或其他书面文字中。 
- 85 . 杀彘教子- 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 86 . 社会教育- 指学校教育以外的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青少年、儿童和成人实施的教育。中国社会教育的任务是: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提高青少年和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平。实施机构有文化馆(站)、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 87 .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简称“四清运动”。1963年2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5年初,中央制定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简称二十三条)中规定,城市和乡村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今后一律称“四清”(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运动。运动延续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为止。这次运动对于解决干部作风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以阶级斗争为纲”,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都被认为是阶级斗争,使不少干部和群众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 88 . 圣教序- 1.唐碑名。全称《大唐三藏圣教序》。唐玄奘法师至印度取经﹐回长安后﹐译经﹑论一千余卷。贞观二二年﹐太宗作此序表彰其事。时高宗为太子﹐又作《述三藏圣教序记》。至高宗朝﹐多处将序﹑记刻石立碑。其中后世最有名者﹐为咸亨三年由弘福寺僧怀仁集晋王羲之字迹刻成﹐后附玄奘所译《心经》。碑在西安学宫﹐世称《集王圣教序》。 
- 89 . 生活教育-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后又把生活教育的特点归结为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几方面,是争取大众解放、民族解放的教育。 
- 90 . 生聚教训-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91 . 生聚教养- 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同“生聚教训”。 
- 92 . 圣保罗大教堂- 英国国教(新教)的中心教堂。位于伦敦市。1710年建成。平面呈十字形。中央为一圆形穹隆,直径342米,顶高约111米,内部空间宏大开阔,正面有一对塔楼。是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 93 . 圣彼得大教堂- 梵蒂冈的教廷教堂。位于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1626年建成。占地3645万平方米,可容纳八万人,为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教堂正中为穹隆大圆顶,直径4175米,顶高1377米;前面有两重用柱廊(共有二百八十四根柱)围绕的巴罗克式广场。教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的壁画和雕刻。 
- 94 . 圣索非亚教堂- 一般指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旧圣索非亚教堂。建于公元532-537年。原为拜占庭帝国东正教的宫廷教堂,后改为清真寺,今为博物馆。是拜占庭建筑的典型代表。平面呈长方形,中央部分屋盖由一个直径约33米的圆形穹隆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隆组成。穹顶离地约548米。外观雄伟庄重。 
- 95 . 师范教育- 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中国实施师范教育的学校为中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初级师范学校、师范训练班和教师进修学校等)和高等师范学校(包括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师范专科学校和教育学院等),分别培养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师资。 
- 96 .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 97 . 束教管闻- 指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 98 . 宋教仁- 近代民主革命家。号渔父,湖南桃源人。曾与黄兴等在长沙组织华兴会。后参加发起同盟会,主持《民报》,并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武昌起义后,参与筹建南京临时政府,任法制院院长。后又任北京政府农林总长。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后,任代理理事长。主张成立政党内阁,反对袁世凯专制。1913年被袁世凯派人刺死于上海。有《宋教仁集》。 
- 99 . 素质教育- 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要求对学生实施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100 . 特殊教育- 用特殊的方法、设备、措施对特殊对象实施的教育。特殊对象狭义指身心有缺陷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广义则还包括超常儿童、有品德缺陷的问题儿童和有精神病的儿童等。中国实施特殊教育的对象主要是盲、聋、哑、智力落后以及有其他身心缺陷的儿童和青少年,设有盲聋哑学校、低能儿学校或低常儿童班、弱智儿童班,以及工读学校等。 
- 101 . 体育教学-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形式。以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意志品德为任务。 
- 102 . 瓦西里·布拉仁教堂- 莫斯科东正教教堂。在莫斯科红场南端。建于1555-1561年。造型独特,内部空间窄小,重在外形。用红砖砌筑,用白色石料作装饰。上有九个塔楼,中央主塔为帐篷顶,总高47米,周围有八个葱形穹隆。建筑轮廓复杂,大小穹隆高低错落,色彩鲜艳,形似一团烈火,具有欢庆气氛。现为俄罗斯历史博物馆分馆。 
- 103 . 五爱教育- 中国各级各类学校以五爱为内容的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在小学中,五爱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 104 . 未成年犯管教所- 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的机关。对未成年犯执行刑罚以教育改造为主。未成年犯的劳动要符合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学习文化和生产技能为主。 
- 105 . 乡村女教师- 苏联故事片。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47年摄制。斯米尔诺娃编剧,顿斯科伊导演,玛列斯卡娅主演。十月革命前夕,女中学生瓦尔瓦拉志愿离开大城市到农村任小学教师。她承受了爱人因参加革命而被捕的痛苦,忠诚于教育事业。卫国战争后,参战学生纷纷回来,向老师祝贺。 
- 106 . 宣教师- 1.指传教士。 
- 107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108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109 . 兴教寺- 1.在陕西省长安县杜曲镇南少陵原上﹐寺内有唐高僧玄奘葬塔。塔高五层﹐作正方形﹐底层有玄奘塑像。唐睿宗题寺额"兴教"﹐故名。附近山水秀丽﹐为游览胜地。 
- 110 . 学前教育- 1.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 111 . 殉教者- 1. 因坚持信仰或信奉某一宗教被处死的人。 
- 112 . 性教育- 对青少年进行的性生理、性心理知识的教育。主要内容有: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学知识;发育期的身体变化状况;生育的过程;性的道德教育;计划生育、优生知识等。 
- 113 . 学校教育- 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特点是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按水平可分为初等学校教育、中等学校教育、高等学校教育,按性质可分为普通学校教育、专业学校教育。 
- 114 . 伊斯兰教历- 也称“回历”、“回回历”。伊斯兰教进行宗教活动和记载历史事件的历法。以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由麦加迁至麦地那为纪元。按太阴计年,系纯阴历。一年十二个月,共354天8时48分。九月为斋戒月,十二月上旬为朝觐日期。 
- 115 . 雁塔圣教序- 全称《雁塔三藏圣教序记》,又称《慈恩寺圣教序记》。唐代碑刻。正书。褚遂良书。公元652年镌立。因所刻为唐太宗所撰《三藏圣教序》与唐高宗为太子时所撰[kg*4]《述三藏圣教序记》,又立于长安(今陕西西安)慈恩寺大雁塔下,故名。书法雅丽遒逸,为褚书代表作。 
- 116 . 业余教育- 1.在业余时间进行的教育。业余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组成部分之一。实施机构为各种业余学校和补习学校等。教学形式有面授﹑函授﹑广播﹑电视等。它对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117 . 义务教育- 又称“强迫教育”。国家以法律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免费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学校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学龄儿童实施普及教育,1986年4月12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保障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的年限为九年。 
- 118 . 有教无类- 类:类别。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 
- 119 . 远程教育- 指利用通信手段开展的异地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化网络技术为依托,利用数字多媒体通信网,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开展交互式教学的教育方式。 
- 120 . 宰鸡教猴- 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