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粟组词
  4. 【粟】结尾能组哪些词

【粟】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白粱

    1.粟的一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粟》。

  • 2 . 杯水粒

    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 3 . 仓

    1.仓库中贮藏的米谷。

  • 4 . 沧海一

    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 5 . 包

    1.即玉米。

  • 6 . 敖

    1.指敖仓中的粮食。

  • 7 . 边

    1.犹边粮。

  • 8 . 敝绨恶

    指衣食粗劣。

  • 9 . 敝綈恶

    指衣食粗劣。

  • 10 . 漕

    1.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 11 . 不辨菽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小米。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 12 . 财

    1.财产粮食。

  • 13 . 锄

    1.传说井田制中一井所纳的税粟。《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锄粟﹑屋粟﹑闲粟。"郑玄注﹕"锄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税粟也。"一说﹐农民合耦于锄﹐纳粟少许﹐以待饥年之用,名"锄粟"。孙诒让正义引江永曰﹕"锄粟者﹐农民合出之﹐因合耦于锄﹐故名锄粟﹐正犹隋唐社仓﹑义仓﹐每岁出粟少许﹐贮之当社﹐以待年饥之用者也。旅师所聚﹐以锄粟为主﹐锄粟无多﹐恐不足以给﹐又以载师之屋粟﹑闲粟益之。注谓'锄粟﹐民相助作'﹐近之﹔谓'一井之中九夫之税粟'﹐非也。"

  • 14 . 不食周

    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 15 . 布帛菽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 16 . 柴

    1.木柴和粟米。泛指必需的生活资料。

  • 17 . 尺缕斗

    粟:谷子。比喻兄弟不和或形容数量微小。

  • 18 . 寸丝半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 19 . 尺布斗

    一尺布,一斗谷子。形容数量很少。也比喻兄弟间因利害冲突而不和。

  • 20 . 刍

    1.刍粮。

  • 21 . 丹

    1.细粒的丹砂。 2.传说中的山名。 3.湖北睢水中产丹砂,因以指代睢水(在今湖北保康境内)。

  • 22 . 稻

    1.粮食的总称。

  • 23 . 登

    1.草名。

  • 24 . 斗

    1.一斗之粟。指少量的粮食。 2.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汉文帝刘恒之弟淮南厉王刘长谋反失败,被押解去蜀郡严道县,在路上绝食而死,民间编了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

  • 25 . 奉

    1.禄米。

  • 26 . 丁氏

    1.《管子.山权数》:"还四年,伐孤竹。丁氏之家粟,可食三军之师行五月。"尹知章注:"丁氏,齐之富人,所谓丁惠也。"后以"丁氏粟"为称豪富之词。

  • 27 . 飞

    1.快运的粮食。

  • 28 . 甸

    1.京畿王田生产的谷物。 2.指皇仓的存粮。

  • 29 . 钿

    1.镶嵌于器物的金﹑银﹑玉﹑贝等物的细粒。

  • 30 . 飞刍挽

    飞:形容极快;刍:饲料;挽:拉车或船;粟:小米,泛指粮食。指迅速运送粮草。

  • 31 . 飞蒭挽

    1.同"飞刍挽粟"。

  • 32 . 凤冠

    1.传说中的一种粟子。

  • 33 . 蜚刍挽

    1.迅速运输粮草。

  • 34 . 国

    1.国家储备的粮食。

  • 35 . 夫

    1.一夫所纳之粟。

  • 36 . 给

    1.发给粮食。

  • 37 . 贵

    1.以粮食为贵重之物。为古代奖励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

  • 38 . 赋

    1.征收田赋。 2.指田赋。

  • 39 . 槀

    1.犹柴米。

  • 40 . 公

    1.谓国库的粮食。

  • 41 . 谷

    1.谷类的总称。

  • 42 . 故

    1.陈粟。

  • 43 . 寒

    1.亦作"寒粟子"。 2.因受冷或惊恐等皮肤上形成的小疙瘩。

  • 44 . 官

    1.官府的谷物。

  • 45 . 毫发丝

    形容极其微小。

  • 46 . 肌

    1.因遇惊恐或寒冷而在皮肤上隆起小疙瘩。

  • 47 . 禾

    1.谷粟。

  • 48 . 红

    1.储藏过久而变为红色的陈米。亦指丰足的粮食。

  • 49 . 积

    1.谓贮存谷物。 2.指贮存起来的谷物。

  • 50 . 金

    1.钱和粮谷。 2."金粟如来"的省称。 3.桂花的别名。因其色黄如金﹐花小如粟﹐故称。 4.黄色花蕊。 5.比喻灯花﹑烛花。 6.首饰名。 7.山名。在陕西省蒲城县东北。唐玄宗泰陵在此山。 8.后世泛指帝王陵墓。

  • 51 . 家

    1.指先秦大夫禄田的粟米。 2.指自己家中的粮食。

  • 52 . 嘉

    1.嘉禾。

  • 53 . 廪

    1.亦作"廪粟"。 2.公家库藏之粮。 3.特指公家供给官吏和在学生员的粮食。 4.谓食廪。

  • 54 . 刘晏

    1.唐理财家刘晏,曾任吏部尚书,东都河南江淮山南等道转运租庸盐铁使等职,用分段转运方法岁运江淮粮食四十万斛,以解决关中食粮。后人因以"刘晏粟"谓善于理财,政绩卓著。

  • 55 . 刘海

    画家,美术教育家。武进(今江苏常州)人。1912年创办中国第一所上海图画美术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前身),并任校长。1928年和1933年两度赴欧洲考察。建国后历任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南京艺术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作品有画集《黄山》、《海粟国画》,论著《黄山谈艺录》、《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等。

  • 56 . 芦

    1.高粱的一个品种。又称甜高粱,俗称甜芦粟,茎可生吃或制糖。

  • 57 . 芒

    1.穬麦的别名。 2.指皮肤表面因受寒冷刺激而起的微粒。俗称鸡皮疙瘩。

  • 58 . 龙爪

    1.穇子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二.穇子》。

  • 59 . 禄

    1.即禄米。

  • 60 . 毛发丝

    比喻十分细小的事物。

  • 61 . 毛

    1.比喻极细微的事物。 2.形容众多。

  • 62 . 米

    1.米和粟。泛指粮食。

  • 63 . 免

    1.只脱去皮壳的粗米。

  • 64 . 纳

    1.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 2.明清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

  • 65 . 糯

    1.糯高粱。

  • 66 . 起

    1.谓皮肤起鸡皮疙瘩。

  • 67 . 钱

    1.钱粮。

  • 68 . 乳

    1.烹茶所起的泡沫。

  • 69 . 请

    1.请求给与粮食。

  • 70 . 僧祇

    1.僧祇户向僧曹输纳的谷物。参见"僧祇户"。

  • 71 . 入

    1.谓纳粟于官府,用以买官或赎罪。 2.指交纳一定数额的金钱捐取功名。

  • 72 . 仁浆义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

  • 73 . 蛇

    1.蛇床的别称。

  • 74 . 菽

    1.豆和小米。泛指粮食。

  • 75 . 太仓一

    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 76 . 霜

    1.指霜。霜为白色结晶﹐故称。

  • 77 . 丝

    1.蚕丝与粟米。 2.比喻极小或极少。

  • 78 . 输

    1.运送谷物。 2.古代农户向官府捐纳粮食。 3.明清时,富家子弟为得功名﹑官职而捐纳财货于官府,称输粟。

  • 79 . 税

    1.征收粮税。

  • 80 . 脱

    1.糙米;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米。

  • 81 . 天雨

    1.天降粟。古人传说天下将饿﹐则有此兆。 2.表示决无可能之词。

  • 82 . 稌

    1.稻谷等粮食。

  • 83 . 五斗

    1.指微薄的官俸。

  • 84 . 挽

    1.运送粮食。

  • 85 . 握

    1.见"握粟出卜"。

  • 86 . 籼

    1.粟之不黏者。

  • 87 . 纤

    1.比喻细微。

  • 88 . 屋

    1.古代税名。

  • 89 . 五

    1.粟土。适宜种植的上等优质土壤。

  • 90 . 闲

    1.古代向不事生产者征收的税粟。

  • 91 . 一丝半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 92 . 摇枝

    1.传说中一种谷类植物。

  • 93 . 义浆仁

    旧指施舍贫民的食物。

  • 94 . 邑

    1.采邑的赋粟。

  • 95 . 一

    1.古代长度和重量单位。 2.喻物之细微渺小。

  • 96 . 罂

    1.即罂粟。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红色﹑粉红色﹑白色﹐可供观赏﹐果实球形﹐可入药。

  • 97 . 银

    1.比喻浮在茶水液面上的白色泡沫。 2.比喻人因受冷等皮肤上形成的小疙瘩。 3.比喻雪花。 4.比喻萤火。

  • 98 . 莺

    1.亦作"莺粟"。 2.罂粟。

  • 99 . 赠

    1.语出《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瑜益知其奇也,遂相亲结。"后因以"赠粟"为慷慨解囊相赠之典。

  • 100 . 玉

    1.指舍利子。 2.粟的美称。 3.指罂粟花。 4.形容皮肤因受寒呈粟状。

  • 101 . 游廪食

    1.科举时代,县学生员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的取得廪生名义,享受国家发给的廪膳补助生活。

  • 102 . 轸

    1.指人体因受寒而起的疙瘩。轸,通"疹"。

  • 103 . 赈

    1.谓发放救济粮。

  • 104 . 疹

    1.皮肤受寒﹐起微粒如粟。俗称鸡皮疙瘩。

  • 105 . 秩

    1.谓俸米。

  • 106 . 周

    1.周代的禄食。《史记.伯夷列传》:"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多指有气节者所不能接受的新朝的俸禄。

  • 107 . 侏儒

    1.亦作"侏儒米"。 2.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朱儒长三尺余,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臣朔长九尺余,亦奉一囊粟,钱二百四十。朱儒饱欲死,臣朔饥欲死。臣言可用,幸异其礼;不可用,罢之,无令但索长安米。"后以"侏儒粟"或"侏儒米"借指给对国家贡献甚小的人的俸禄。

  • 108 . 转

    1.运送谷物。

  • 109 . 訾

    1.计量亩产量。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