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里组词
  4. 【里】结尾能组哪些词

【里】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比

    1.指乡里,邻里。里,古代地方的基层行政单位。

  • 2 . 阿主沙

    1.古契丹语。对父亲﹑祖父的尊称。

  • 3 . 百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百里之命"。 3.亦谓地小。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 5.借指县令。 6.宝剑名。 7.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 4 . 暗头

    1.方言。暗中。

  • 5 . 八下

    1.四面八方;各个方面。

  • 6 . 暗地

    1.私下里;背地里。

  • 7 . 暗

    1.犹暗中;背地里。

  • 8 . 八百

    1.见"八百里驳"。

  • 9 . 巴

    1."巴人下里"之省称。

  • 10 . 巴人下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

  • 11 . 表

    1.表面和内部,内外。 2.事物的内外情况,一切原委。 3.衣服的面子与里子。 4.泛指衣料。 5.比喻人体的肌肤和脏腑。 6.比喻地理上的邻接。 7.谓呼应;补充。

  • 12 . 碧空万

    万里:指面积大,距离长。形容天气晴朗。

  • 13 . 本

    1.自己的乡里。

  • 14 . 北

    1.古舞曲名。 2.称委靡粗俗的曲乐。 3.唐长安平康里位于城北,亦称北里。其地为妓院所在地。后因用以泛称娼妓聚居之地。 4.北面的里巷。

  • 15 . 鞭擗进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 16 . 鞭擗向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同“鞭辟近里”。

  • 17 . 鞭约近

    犹言鞭辟近里。

  • 18 . 鞭辟近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古代洛阳方言。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宋儒常用语。

  • 19 . 鞭辟入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20 . 鞭辟向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 21 . 鞭辟着

    意指深入剖析,使靠近最里层。形容探求透彻,深入精微。

  • 22 . 跛行千

    比喻只要努力不懈,即时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 23 . 背地

    1.暗中﹐背人处。

  • 24 . 被

    (~儿)睡觉时被子贴身的一面。

  • 25 . 跛鳖千

    跛脚的鳖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 26 . 不远千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 27 . 不远万

    不以万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 28 . 不知就

    就里:其中,内情。不知道内幕。

  • 29 . 吃着碗,瞧着锅

    比喻贪心不足。

  • 30 . 吃着碗看着锅

    1.比喻贪心不足。

  • 31 . 吃着碗瞧着锅

    比喻贪心不足。

  • 32 . 差若毫厘,谬以千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33 . 衬

    1.缝制衣服时衬在里面的布。

  • 34 . 差以毫厘,谬以千

    差:相差;毫厘:很小的计量单位;谬:同“缪”。开始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35 . 差以毫厘,失之千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36 . 差之毫厘,谬以千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37 . 差之毫厘,失之千

    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38 . 差之毫牦,失之千

    1.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牦﹐亦作"厘"。

  • 39 . 侧脚

    1.从旁。

  • 40 . 廛

    1.古代城市居民住宅的通称。亦泛指市肆区域。

  • 41 . 鄽

    1.亦作"?里"。亦作"里"。 2.城市聚居的地方。

  • 42 . 城

    1.城市建成区内。如:城里人。

  • 43 . 长城万

    指中国长城。比喻国家所依赖的大将或军队。

  • 44 . 村

    1.乡村闾里。

  • 45 . 赤地千

    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 46 . 撑

    1.亦作"撑里"。 2.即撑犁。

  • 47 . 寸步千

    寸步:指距离非常短。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见非常困难。

  • 48 . 鞑鞑

    1.旧指西北方回部诸部族。

  • 49 . 道

    ①指路程:道里漫长。 ②泛指长度距离:路途不能以道里计。

  • 50 . 尺寸千

    千里远景,如在尺寸之间。形容登高所见。

  • 51 . 尺幅千

    一尺长的画幅,画进了千里长的景象。比喻外形虽小,包含的内容很多。

  • 52 . 樗

    1.樗里疾的省称,战国秦惠王的异母弟。居于樗里,亦自号樗里子。善言词,多智慧,秦人号为"智囊"。参阅《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后以指多智的人或出众的智慧。

  • 53 . 帝

    1.犹言帝都,京都。

  • 54 . 党

    1.乡党邻里。

  • 55 . 蹙国百

    蹙:收缩;百里:形容很多。丧失大片国土。

  • 56 . 的黎波

    ①利比亚首都和最大海港。人口175万(1994年)。全国最大经济、交通中心。有食品、地毯、制革等工业。有三千多年历史。市内有古罗马竞技场遗迹以及古堡、清真寺等古迹。是夏季疗养和游览胜地。 ②黎巴嫩第二大港市。人口17万多(1980年)。始建于公元前700年,多古堡、古寺。现为商业、工业与旅游中心。有炼油、纺织、制革等工业。有输油管连接伊拉克的油田。海滨疗养业甚盛。

  • 57 . 刺邪

    1.见"刺斜里"。

  • 58 . 刺斜

    1.亦作"刺邪里"。 2.旁边或侧面。

  • 59 . 大古

    1.见"大古里"。

  • 60 . 底

    底细;内情:不知底里。

  • 61 . 得地

    1.特地。

  • 62 . 迭

    1.复姓。元代有迭里弥实。见《元史.忠义传四》。

  • 63 . 惮赫千

    惮赫:威震。威震千里。形容声威极盛。

  • 64 . 都

    1.乡里,故里。

  • 65 . 杜

    1.犹棠阴。喻惠政。

  • 66 . 地

    1.两地相距的里程。 2.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 3.指地理之学。 4.区域;区划。

  • 67 . 吨公

    货物运输的计量单位,1吨货物运输1公里为1吨公里,如3吨货物运输100公里,就是300吨公里。

  • 68 . 吨公

    1. 货运单位,等于将一吨货物运送一公里。

  • 69 . 吨海

    海运货物的运输量计算单位,1吨货物运输1海里为1吨海里。

  • 70 . 扶摇万

    扶摇: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暴风从下而上盘旋很高,风势急且大。

  • 71 . 东

    1.古地名。春秋郑国大夫子产所居地。旧址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城内。 2.复姓。

  • 72 . 阇

    1.街巷。

  • 73 . 肚

    1.心中;胸中。

  • 74 . 伏尸百万,流血千

    伏在地上的尸体有一百万,流出的血淌了一千里。形容死伤惨重。

  • 75 . 恶事传千

    恶事:坏事,丑事。形容败坏名誉的事很容易传开来。

  • 76 . 恶事行千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含有劝告的意思)。

  • 77 . 高

    1.显贵者所居之里。 2.山名。在山东省泰安市西南,为泰山之支阜。

  • 78 . 封侯万

    万里:指边远地区。在边疆立功以求取功名。形容有远大志向,气概非凡。

  • 79 . 封

    书刊中指封二,有时也兼指封三。

  • 80 . 返

    1.返回家乡。

  • 81 . 二屋

    1.方言。谓说话时把话岔向不正经方面。

  • 82 . 方

    ①一里见方。 ②平方里。

  • 83 . 赋

    1.谓征收商业税。

  • 84 . 放在眼

    指重视,看得起。

  • 85 . 凤

    1.对人乡里的美称。

  • 86 . 贵

    1.豪门势家聚居的里巷。 2.对他人乡里的敬称。

  • 87 . 腹

    1.犹内地。元时为对中书省直辖地区的通称。

  • 88 . 甫

    1.古地名。即今江苏吴县东南甪直镇。唐文学家陆龟蒙曾居此,自号甫里先生,着有《甫里集》。镇旁有其墓。

  • 89 . 汗八

    1.元代的大都(今北京市)突厥语称之为"汗八里"。意为大汗之城﹑汗城。

  • 90 . 公

    1.公制长度单位。一公里等于一千米﹐合二市里。

  • 91 . 关

    关内。

  • 92 . 弓

    1.复姓。汉有弓里戍。见《后汉书.独行传.温序》。

  • 93 . 个

    1.见"个里"。

  • 94 . 骨子

    ①比喻内心或实质上: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却早有打算。 ②〈方〉比喻私人之间:这是他们~的事,你不用管。也说骨子里头。

  • 95 . 跟脚

    1.指身边,面前。

  • 96 . 蒿

    山名。相传在泰山之南,为死人墓地。后泛指墓地,阴间:长归蒿里|死如有知,相见蒿里。

  • 97 . 黑地

    1.黑暗中。

  • 98 . 皓月千

    范围极为广阔的千山万水都处于皎洁的月光照射之下。形容月光皎洁,天气暗和。

  • 99 . 黑影

    1.背光黑暗处。

  • 100 . 故

    故乡;老家:荣归~。

  • 101 . 冠盖

    1.古地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县(今湖北省宜城)有太山﹐山下有庙﹐汉末名士居其中﹐刺史二千石卿长数十人﹐朱轩华盖﹐同会于庙下。荆州刺史行部见之﹐雅叹其盛﹐号为冠盖里﹐而刻石铭之。"后用以泛称名臣冠族的故里。

  • 102 . 官

    1.犹言衙门里,官府里。 2.犹官家。指皇帝。

  • 103 . 归

    1.回故乡。

  • 104 . 海底两万

    长篇科幻小说。法国凡尔纳作于1870年。尼摩船长设计建造了一艘奇特的潜艇,搭救了生物学家阿龙纳斯等人后,一起开始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历经艰险,进入大西洋,一路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最后,终于到达挪威海岸。

  • 105 . 浣衣

    1.晋嵇绍安葬处。

  • 106 . 毫厘千

    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 107 .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108 . 家

    1.方言。指妻。

  • 109 . 海

    计量海洋上距离的长度单位,一海里等于1,852米。旧也作浬。

  • 110 . 豪牦之差,将致千

    1.谓极细微之差错,结果将造成很大的错误。豪,通"毫"。

  • 111 . 鸿鹄高飞,一举千

    鸿鹄:天鹅。天鹅高高飞翔,一飞千里。指人有雄才大略。

  • 112 . 衡

    1.犹衡巷。

  • 113 . 记

    1.标记里程。

  • 114 . 华

    市里的旧称。

  • 115 . 阛

    1.街巷。

  • 116 . 后手

    1.犹后来。

  • 117 . 互为表

    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118 . 即

    1.亦作"即里渐里"。 2.逐渐。

  • 119 . 疆

    1.疆场邑里。 2.界限,指定的范围。

  • 120 . 见物不取,失之千

    见:遇到,看见;取:取得;失:失去。见到时不拿过来,以后再想要就更难办了。形容不要错失良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