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请组词
  4. 【请】开头能组哪些词

【请】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请客人安坐。 2.自请安息。 3.清代的问安礼节之一。男子打千﹐即右膝半跪﹐较隆重时双膝跪下﹔女子双手扶左膝﹐右腿微屈﹐往下蹲身口称"请某人安"。 4.问安。

  • 2 . 便

    1.请对方自便。

  • 3 .

    1.看望﹑问候病人。 2.谓替病人祷告以求病愈。

  • 4 . 长缨

    缨:绳子。指请求上前线杀敌。

  • 5 .

    1.《论语.先进》﹕"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颜路父也。家贫﹐欲请孔子之车﹐卖以作椁。"后用为伤贫不遇之典。

  • 6 .

    1.请和﹐求和。

  • 7 .

    1. 提供饮食款待。如:朋友由我请吃。

  • 8 . 春词

    1.迎春的诗。

  • 9 . 春客

    1.旧时民间的一种习俗﹐过春节后﹐宴请亲友邻居。

  • 10 . 从隗始

    隗:郭隗自称。原指拿自己做一个榜样。后比喻自愿带头。

  • 11 .

    1.请求调换。 2.请求代替。

  • 12 .

    1.请求向鬼神祷告。 2.祈祷。

  • 13 .

    1.要求割地。

  • 14 .

    1.接受﹔承受。

  • 15 .

    1.犹请佃。

  • 16 .

    1.请求调动工作。

  • 17 .

    1.指古代官吏请求奏对。

  • 18 .

    1.剃头的敬辞。

  • 19 .

    1.《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商臣﹞以宫甲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弗听。丁未﹐王缢。"后以"请蹯"指弑逆行为。

  • 20 . 风光

    1.拍马屁﹐讨好。

  • 21 .

    1.见"请俸"。

  • 22 .

    1.亦作"请奉"。 2.薪俸。 3.指支取薪俸。

  • 23 .

    1.表示愿意顺服。

  • 24 .

    1.祈求天神降福。

  • 25 .

    1.乞求。

  • 26 .

    1.请求休假或退休。

  • 27 .

    1.薪给﹔俸禄。

  • 28 .

    1.谓请求记功。

  • 29 . 功受赏

    请示评定功绩给予奖赏。

  • 30 .

    1.诘问其事故。

  • 31 .

    1.货物进出口﹐先向海关陈报﹐请求准许﹐叫做"请关"。

  • 32 . 骸骨

    1.指古代官吏请求退休。言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 33 .

    1.求和。

  • 34 .

    1.臣子奏章﹐如蒙天子同意﹐则写"可"字﹐谓之"请画"。

  • 35 .

    1.请召呼唤。

  • 36 .

    1.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

  • 37 .

    1.见"请婚"。

  • 38 .

    1.亦作"请昏"。 2.求婚。

  • 39 .

    1.乞求火种。

  • 40 .

    1.卜问吉日﹐拣好日子。

  • 41 .

    1.请假。急﹐古代休假名。

  • 42 .

    1.犹请托。

  • 43 .

    1.因事或因病请求准许休假。

  • 44 .

    1.见"请闲"。

  • 45 .

    1.请帖。

  • 46 .

    1.请求接见。 2.宋代士人的一种礼节。 3.相见。请﹐敬辞。 4.邀请会见。

  • 47 .

    1.《汉书.朱云传》﹕"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孔子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后以"请剑"为忠直敢谏﹐请诛奸佞之典。 2.捧剑。旧时皇帝坐朝﹐有捧剑的侍者。

  • 48 . 将不如激将

    指用话语刺激别人去干事要比正面请他去干事来得好。

  • 49 .

    1.乞降。

  • 50 .

    1.指边远之地的人请求接受教化﹐愿意臣服﹑归化。 2.请求指教﹔请求告诉。

  • 51 .

    1.请饮酒。请﹐敬辞。 2.谓置酒请客。

  • 52 .

    1.求救。

  • 53 .

    1.犹乡荐。

  • 54 .

    1.买官。

  • 55 . 君入瓮

    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 56 .

    1.指古代京官请求外放﹐任州郡长官。

  • 57 .

    1.宴请客人。

  • 58 . 客送礼

    宴请客人,馈赠礼物。

  • 59 .

    1.用信、电报等或派专人邀请某人来,召唤。如:把孩子的妈妈请来。2.派人去叫。如:请来医生。

  • 60 .

    1.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 61 .

    1.请求为臣。谓愿意臣服。

  • 62 .

    1.送殡。

  • 63 . 卖爵子

    1.卖爵级又卖子。《汉书.食货志上》﹕"岁恶不入﹐请卖爵子。"颜师古注引如淳曰﹕"卖爵级又卖子也。"王先谦补注﹕"《贾子》作'请卖爵鬻子'。"一说为请爵和卖子。《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二年》引此文﹐胡三省注:"余谓请卖爵子﹐犹言请爵﹑卖子也。入粟得以拜爵﹐故曰请爵。富者有粟以僥上之急﹐至于请爵;贫者无以自活﹐至于卖子。"

  • 64 .

    1.医生为病者诊脉的敬辞。

  • 65 .

    1.请求结盟好。

  • 66 .

    1.请求归顺。面﹐面缚。

  • 67 .

    ①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吕)蒙疾,(孙)权自临视,命道士于星辰之下为之请命|为民请命。 ②请示:几筵既设,摈者出请命。 ③请求任命官职:遣使请命于梁,拜防御使。

  • 68 .

    1.《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后以"请泥"为请求守关的典实。

  • 69 .

    1.谓请人往迎。

  • 70 .

    1.请和﹐求和。

  • 71 .

    1.古婚礼六礼之一。男家行聘之后﹐卜得吉日﹐使媒人赴女家告成婚日期。形式上似由男家请示女家﹐故称"请期"。 2.约定日期。

  • 72 .

    1.请求。蕲﹐通"祈"。

  • 73 .

    1.请求。

  • 74 .

    1.请帖。

  • 75 .

    1.请罪﹐自请惩处。

  • 76 .

    1.领受俸禄。

  • 77 .

    1.以私事相求﹔走门路﹐通关节。 2.指受人请托﹐收受贿赂之事。 3.说明要求﹐希望得到满足。 4.所提出的要求。

  • 78 .

    1.私相请托和接受贿赂。

  • 79 .

    1.迎取。

  • 80 . 人捉刀

    捉刀:指代人作文。代人做事或写文章。

  • 81 .

    1.谓卜问吉日﹐拣日子。

  • 82 .

    1.请求奖赏。

  • 83 .

    1.旧时一种迷信活动。召请神灵以求保佑﹐指示吉凶。

  • 84 .

    1.实情﹔真相。请﹐通"情"。

  • 85 .

    1.请求指示。

  • 86 .

    1.讯问事情发生的原因。 2.犹请示﹐述职。 3.从事。 4.谓以私事请托。

  • 87 .

    1.清洗罪过之室。请﹐通"清"。即囚禁有罪官吏的牢狱。《汉书.贾谊传》﹕"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白冠牦缨﹐盘水加剑﹐造请室而请罪耳。"颜师古注引苏林曰﹕"音絜清。胡公《汉官》车驾出有请室令在前先驱﹐此官有别狱也。"王先谦补注﹕"卢文弨云﹕如苏言﹐则《汉书》请室亦有作清室者。建本《新书》此文正作清室﹐知苏言非谬矣。"一说为请罪之室。见颜师古注引应劭说。

  • 88 .

    1.旧制﹐凡忠孝节义之人﹐得向朝廷请求表扬﹐谓之请旌。

  • 89 .

    1.清静。请﹐通"清"。靓﹐通"静"。

  • 90 .

    1.领受﹔享受。 2.官俸﹔薪饷。 3.供给。

  • 91 .

    1.向上有所请求的文书。 2.请帖。

  • 92 .

    1.旧时的一种迷信活动。由巫师装神弄鬼﹐替病家祈求治病的神水。

  • 93 .

    1.谓愿意归顺。

  • 94 .

    1.谓附庸请求奉行宗主国的正朔﹐愿为藩属。朔﹐指正朔﹐开国帝王新颁行的历法。

  • 95 .

    1.请求和申诉。

  • 96 .

    1.请求给与粮食。

  • 97 .

    1.请求隧葬。隧葬﹐天子的葬礼。《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请隧﹐弗许。"杜预注﹕"阙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皆县柩而下。"杨伯峻注﹕"请隧者﹐晋文请天子允许于其死后得以天子礼葬己耳。"后以指图谋统治天下。

  • 98 .

    1.邀请客人的通知。

  • 99 . 退

    1.告辞。 2.愿意撤退。

  • 100 .

    以私事相托;走门路:先为科例,以防请托。

  • 101 .

    1.谓请求外放作地方官。

  • 102 .

    1.真假。请﹐通"情"。

  • 103 .

    1.敬辞。用于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2.犹试问。 3.请安问候。

  • 104 .

    1. 请求不要。如:本室书籍请勿携出室外。

  • 105 .

    1.亦作"请仙"。 2.旧时一种迷信活动。扶乩求仙﹐以卜休咎。

  • 106 . 先入瓮

    指请先受审认罪。

  • 107 .

    1.亦作"请间"。 2.谓请求在空隙之时白事﹐不欲对众言之。

  • 108 .

    1.犹言迎来送往。 2.有所请求而谢之以礼物。 3.请问。

  • 109 .

    1.请求离去﹐辞别。 2.敬辞。请动身。 3.请求前往作战。

  • 110 .

    1.清制﹐钦差及三品以上外任官员﹐赴任时谒见皇上辞行﹐谓之"请训"。

  • 111 .

    1.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称为"请谳"。

  • 112 .

    1.取药﹔买药。

  • 113 .

    1.向人请教学业。

  • 114 .

    1.请求﹔干求。 2.请求谒告。

  • 115 .

    1.要求老师再讲一遍。 2.请求增加。

  • 116 .

    1.旧时盐商要在某地经营盐业﹐必须缴纳某地的引(规定的单位重量)税方可请领营业执照﹐谓之"请引"。

  • 117 .

    《汉书·终军传》载:汉武帝派遣终军出使南越,欲说服南越王归顺。终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缨,绳索。后因以“请缨”指投军杀敌。

  • 118 .

    1.求雨。

  • 119 .

    1.请求援助。

  • 120 .

    通过集体行动要求政府或主管部门满足某些愿望或改变某种政策:向政府请愿。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