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剪组词
  4. 【剪】开头能组哪些词

【剪】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把报纸上有参考价值的文字剪下来。

  • 2 .

    1.犹剪除。

  • 3 .

    ①缝制衣服时把衣料按照一定尺寸剪断裁开。 ②比喻做文章时对材料的取舍安排:把情节复杂的小说改编成电影是需要很好地加以~的。

  • 4 .

    在新造车船出厂、道路桥梁首次通车、大建筑物落成或展览会等开幕时举行的仪式上剪断彩带。

  • 5 . 草除根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生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 6 .

    铲除(恶势力);消灭(坏人):~奸宄。

  • 7 .

    剪金属薄板用的机床。所用的刀具由两片合成,刀片的一边有刃,作用跟剪刀相同。

  • 8 . 春罗

    1.草名。又名剪红罗﹑碎剪罗﹑雄黄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叶对生,卵状椭圆形。夏季开花,呈红黄色或朱砂色。生长于我国中部。结实大如豆,内有细子,可入药。亦栽培供观赏。参阅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

  • 9 .

    1.犹扫荡。

  • 10 .

    使布、纸、绳等东西断开的铁制器具,两刃交错,可以开合。

  • 11 . 刀差

    一般指工业品的价格比农业品的价格高时,两者之间的差额。用统计图来表示这种差额时,图上形成剪刀张开的形状,因此称为剪刀差。

  • 12 . 刀拐

    1.古代踢毽子的一种架式。

  • 13 .

    1.修剪灯芯。后常指夜谈。

  • 14 . 灯新话

    传奇小说集。明代瞿佑作。四卷。二十一篇。承唐宋传奇余绪,但所叙故事往往有现实意义,如《太虚司法传》中的鬼怪横行世界、《华亭逢故人记》云“忠臣不可为”。其中有关男女爱情婚姻故事,亦写得委婉动人。采取诗文相间、骈散结合的写法,对明代文言小说影响深远。

  • 15 . 靛花

    1.民间曲调名。清乾隆年间流行。一般四句二十四字,第三﹑四句或全叠,或叠最后二﹑三字,或完全不叠。常来回翻三五次为一曲。亦有在中间插入其他曲调者。又有《满洲剪靛花》,则加"阿拉拉"衬字。牌子曲中亦常用此调。

  • 16 .

    1.犹平定。

  • 17 .

    1. 把…剪得短些。如:这些印第安人将他们的头发剪短到眼眉上面,后面齐到后颈。

  • 18 .

    1.干脆利落。 2.切断,打断。

  • 19 .

    1.犹脱落。

  • 20 . 恶除奸

    剪、除:扫除。扫除恶人与奸人。

  • 21 .

    1.谓削发为僧尼。 2.修剪头发;理发。 3.指头发与耳根齐的女子发型。

  • 22 . 发被褐

    指出家为僧尼。同“剪发披缁”。

  • 23 . 发待宾

    待:招待。原指晋代大诗人陶侃的母亲将头发剪下来卖掉,以招待客人。比喻真心实意地招待客人。

  • 24 . 发杜门

    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杜门:闭门。剪发为僧,闭门不出。

  • 25 . 发披缁

    削发,身着僧尼服装。指出家为僧尼。亦作“剪发被褐”。

  • 26 . 髪被褐

    1.见"剪发披缁"。

  • 27 .

    1.砍伐;割刈。 2.削除;伐灭。

  • 28 .

    1.修整擦拭。比喻推崇,赞誉。 2.削除。 3.江湖隐语。谓行下拜礼。

  • 29 .

    1.犹颠覆。

  • 30 . 荷包

    1.谓窃取钱物。

  • 31 .

    1.歼灭俘获。

  • 32 .

    1.犹灭迹。

  • 33 .

    ①影片、电视片的一道制作工序,按照剧本结构和创作构思的要求,把拍摄好的许多镜头和声带,经过选择、剪裁、整理,编排成结构完整的影片或电视片。 ②经过选择、剪裁,重新编排,也指这样编排的作品:~照片ㄧ新闻图片 ~ㄧ话剧录音~。

  • 34 .

    ①整齐而丛集的样子:新蒲剪剪。 ②形容轻微而带寒意的风:恻恻轻寒剪剪风。

  • 35 .

    1.谓船破浪行于江面。

  • 36 .

    剪辑 ①。

  • 37 .

    1.直截。

  • 38 .

    1.删除;削除。

  • 39 . 截铺

    1.专营零剪的布店。

  • 40 . 精损虑

    1.谓消耗精神。

  • 41 .

    1.《文选.曹冏<六代论>》:"扫除凶逆,剪灭鲸鲵。"李周翰注:"鲸鲵,大鱼吞食小鱼者,以喻不义人也。"后因称剪除凶逆为"剪鲸"。

  • 42 .

    拦路抢劫:不料碰上一伙剪径的歹徒。

  • 43 .

    1.快;敏捷。

  • 44 .

    1.犹剪裁。 2.指对事物或文词的取舍安排。

  • 45 .

    1.指剪刀的刃口。

  • 46 .

    1.征服。

  • 47 .

    1.剪绺。谓窃取钱物。 2.即射柳。

  • 48 .

    扒窃:那里常有剪绺贼出没。

  • 49 . 虏若草

    剪:剪除;虏:敌人。消灭敌人就象割除杂草一样。形容勇不可挡。

  • 50 .

    1.犹杀戮。

  • 51 .

    1.犹言剪径。

  • 52 .

    1.讨伐叛乱。

  • 53 .

    1.削除。

  • 54 . 莽拥彗

    莽:草;彗:扫帚。剪除杂草,手持扫帚。指辛勤劳动。

  • 55 . 牦簂

    1.古代贵族妇女的一种首饰。

  • 56 .

    剪除;消灭:~群雄。

  • 57 .

    1.修剪整理(鬓发眉毛)。

  • 58 .

    铁路或公路上查票时,用钳状器具在车票的边缘剪出缺口,表示经过查验。

  • 59 .

    1.犹伏诛。

  • 60 .

    1.除去。

  • 61 .

    1.修整。

  • 62 .

    1.亦称"剪凿"。 2.南朝宋时,政府铸造新钱,钱形薄小,轮廓不成,民间盗铸者多剪凿古钱,以取其铜,当时称为"剪钱"或"剪凿"。

  • 63 . 切力

    1.使物体发生剪切形变的力叫剪切力。

  • 64 . 切形变

    1.两个距离很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上所引起的形变。如用剪刀剪东西时就产生这种形变。

  • 65 .

    1.犹剽窃。

  • 66 . 秋罗

    1.草名。又名剪秋纱﹑汉宫秋。多年生草本植物,石竹科。被细毛,叶对生,呈长卵形。夏秋两季开花,呈深红或稀白色,花瓣有不规则深剪裂。生长于我国北部和中部地区,栽培供人观赏。

  • 67 .

    1.一种绒毛短平的纺织品。 2.菊花的珍品之一。

  • 68 .

    1.犹灭亡。

  • 69 .

    1.砍毁。

  • 70 . 式跳高

    1.体育名词。跳高姿式之一。始于19世纪末。用侧面助跑,摆动腿上竿后,继以内旋下压,同时上体倾转,促使臀部弓起,起跳腿外转绕过横竿,下落着地。

  • 71 .

    1.剪理整刷。

  • 72 .

    1.铲除。

  • 73 .

    ①把资料从书报上剪下来,贴在卡片或本子上。 ②一种手工工艺,用彩色纸等剪成人或东西的形象,贴在纸或别的东西上。

  • 74 .

    1.见"剪贴"。

  • 75 .

    1.《吕氏春秋.重言》:"成王与唐叔虞燕居,援梧叶以为珪,而授唐叔虞曰:'余以此封女。'叔虞喜,以告周公。周公以请曰:'天子其封虞邪?'成王曰:'余一人与虞戏也。'周公对曰:'臣闻之,天子无戏言。天子言则史书之,工诵之,士称之。'于是遂封叔虞于晋。"后因以"剪桐"为分封的典实。

  • 76 .

    1.盛烛芯馀烬的小筒。

  • 77 .

    1.犹剪发。 2.犹劈面。

  • 78 .

    1.杀戮。

  • 79 .

    1.砍削。 2.削弱。 3.谓取舍安排。

  • 80 .

    1.修剪。用剪刀等修整。

  • 81 . 须和药

    剪:剪掉;须:胡须;和:调制。剪下胡须调制配药。比喻体恤下属。

  • 82 . 须烧药

    1.唐太宗与李绩君臣间的故事。李绩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帝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见《旧唐书.李绩传》。

  • 83 .

    1.依陈样剪裁。

  • 84 .

    1.犹剪桐。

  • 85 .

    1.铲平,清除。

  • 86 .

    1.剪割。

  • 87 .

    1.贬低。

  • 88 .

    1.杀戮。

  • 89 .

    ①照人脸或人体、物体的轮廓剪纸成形。也指剪出的作品。 ②比喻对于事物轮廓的描写:京华~。

  • 90 .

    1.见"剪钱"。

  • 91 .

    1.谓修整树木的枝丫。

  • 92 . 枝竭流

    比喻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93 .

    1.径直;直捷。

  • 94 .

    民间工艺,用纸剪成人物、花草、鸟兽等的形象。也指剪成的工艺品。

  • 95 . 纸片

    美术片的一种,把人、物的表情、动作、变化等剪成许多剪纸,再用摄影机拍摄而成。

  • 96 . 纸片儿

    剪纸片。

  • 97 . 纸招魂

    1.旧俗,剪纸为幡,以招死者之魂,亦有为病人招魂者。或用为对远行之人表示慰藉。

  • 98 .

    1.语出唐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后以"剪烛"为促膝夜谈之典。

  • 99 . 烛西窗

    原指思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

  • 100 .

    1.裁剪缝纫。

  • 101 .

    剪刀。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