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南组词
  4. 【南】开头能组哪些词

【南】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泛指淮水流域。

  • 2 .

    1.指南方荒凉遥远的地方。

  • 3 .

    1.南方所产的货物。与"北货"相对。后多特指南方所产的食物。

  • 4 . 货斋果

    南货:指闽粤一带产的食品;斋果:上供的果品。南方产的食品和上供用的供品。借指食物。

  • 5 .

    1.星名。即箕宿。共四星,二星为踵,二星为舌。踵窄舌宽。夏秋之间见于南方,故称。古人观星象而附会人事,认为箕星主口舌,多以比喻谗佞。典出《诗.小雅.巷伯》:"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郑玄笺:"箕星哆然,踵狭而舌广。今谗人之因寺人之近嫌而成言其罪,犹因箕星之哆而侈大之。"

  • 6 . 箕北斗

    箕:星宿名,形状象簸箕;斗:星宿名,形状象酒斗。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

  • 7 .

    1.南方边远地区。 2.京城的南郊。 3.犹南都。唐肃宗时指江陵,明代指南京。

  • 8 .

    1.南方极远之地。 2.星名。即南极老人星。 3.到南方极远之地。 4.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浑天说认为,天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有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就观察的星象范围而言,分南北二端,正南入地三十六度,谓之"南极"。近南极的星中原地区都看不到。今多以"南极"指地轴的南端,南半球的顶点。

  • 9 . 极半岛

    南极洲最大的半岛。在西南极洲,威德尔海和别林斯高晋海之间。长1600千米。末端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遥遥相望,是南极大陆与其他大陆相距最近的地方。

  • 10 . 极地区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绝大部分区域和附近的岛屿,以及南大洋的浮冰区与无冰海区。

  • 11 . 极老

    1.见"南极老人"。

  • 12 . 极老人

    1.星名,即南极星。旧时以为此星主寿,故常用于祝寿时称颂主人。

  • 13 . 极仙翁

    1.神话故事中的仙人。 2.菊花名。参阅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

  • 14 . 极潇湘

    1. 南面直到潇水、湘水。潇水是湘水的支流。湘水流入洞庭湖。极,尽。如: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 15 . 极洲

    在地球最南端,四周为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包围。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大陆几乎全被冰层所覆盖,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最高的洲。气候酷寒。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并有极光出现。植物种类稀少。附近海域有企鹅、海象、海狮等动物。煤、石油、天然气、铀、铁等地下矿藏丰富。目前尚无定居的居民。十几个国家建有科学考察站。中国建有长城站和中山站。

  • 16 .

    1.《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郑玄笺:"江也,汉也,南国之大水,纪理众川,使不壅滞;喻吴楚之君能长理旁侧小国,使得其所。"后因以指南方。 2.即南戒。

  • 17 .

    1.南面邻近的人家。 2.金人据北方,称宋人为南家。

  • 18 .

    1.明代南京国子监。 2.南监本的省称。

  • 19 . 监本

    1.明南京国子监刊行的版本。

  • 20 . 剑三先生

    1.指宋杨时﹑罗从彦﹑李侗。三人皆南剑人,相师承,攻二程之学,故称。

  • 21 .

    1.古以南江﹑北江﹑中江为三江。南江即今吴淞江。

  • 22 . 疆铁路

    从兰新铁路的吐鲁番站起,越过天山,到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尔勒。长457千米。1979年筑成,1984年全线通车。是联系新疆北部和南部的铁路干线。

  • 23 .

    1.指交趾。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因地处南方,故称。《书.尧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沈传:"南交﹐南方交趾之地。"孙星衍疏引《墨子.节用篇》:"昔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一说谓太阳由北向南转移之处。见《书.尧典》:"宅南交"孔传。

  • 24 .

    1.都邑南面的地区。 2.古代天子在京都南面的郊外筑圜丘以祭天的地方。 3.特指帝王祭天的大礼。

  • 25 .

    1.南方边陲;南部边界。 2.指代南部边境的少数民族或附属国。

  • 26 .

    1.古指南方阻隔少数民族的山河界限。戒,界。相当于今四川﹑陕南﹑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一线。

  • 27 .

    1.南方出产的铜。后亦借指贵重之物。 2.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 28 . 金东箭

    南方的金石,东方的竹箭。比喻优秀的人才。

  • 29 .

    1.古都名。唐安史之乱,玄宗奔蜀。到至德二载,收复两京,还都长安,遂将蜀郡改为成都府,建号南京。 2.古都名。契丹神册四年葺辽阳故城建东平郡。天显三年迁东丹国都于此,升为南京。 3.古都名。契丹会同元年得幽蓟十六州,升幽州为幽都府,建号南京。 4.古都名。宋大中祥符七年,因应天府为赵匡胤旧藩,建为南京。地在今河南商丘县南。建炎元年,高宗继位于南京,即此。参阅宋高承《事物纪原》卷六。 5.古都名。金天辅七年,以新得辽地南京(即燕京)六州归宋,改以平州为南京。 6.古都名。金初称北宋故都开封府为汴京

  • 30 . 京长江大桥

    在江苏省南京市下关与浦口之间。跨越长江的铁路、公路两用双层钢桁架梁桥。上层为公路桥,车行道宽15米,两侧人行道各宽225米;下层为双线铁路桥。正桥十孔,共长1577米,连同两端引桥总长:公路桥4589米,铁路桥6772米。正桥两端各有一对高达70米的桥头堡。1968年底建成通车,将原津浦、沪宁两铁路连接为京沪铁路。

  • 31 . 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侵占南京后,对城内失去抵抗能力的中国军民进行大规模屠杀。在一个多月中,中国军民被杀害三十多万人,全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焚毁。这是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重大暴行。

  • 32 . 京大学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南京。创建于1902年,初名三江师范学堂,后校名屡经变更,1928年改称中央大学,1949年改现名。设有医学院、国际商学院、法政学院以及哲学、大地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历史学、地球科学等系。

  • 33 . 京临时参议院

    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 34 . 京市

    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在省境西南部、长江沿岸,京沪、宁铜等铁路交会于此。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七大古都之一。古名金陵、建康等。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初、太平天国及民国均建都于此。1927年设市。人口2657万(1995年)。化学工业占全国重要地位。特产云锦、板鸭。名胜古迹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寺、莫愁湖、雨花台、紫金山天文台、南京长江大桥等。有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等学校。

  • 35 . 菁书院

    1.原址在江苏省江阴县城内。清光绪九年江苏学政黄体芳创立。以经史词章教授学生。王先谦曾讲学于此,辑成《皇清经解续编》一四三○卷,又刊《南菁丛书》及《南菁札记》。废科举后,改为南菁学校。

  • 36 . 橘北枳

    枳:落叶灌木,果实味苦酸,球形。古人认为南方之橘移植到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后用来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 37 . 瞿北杨

    1.清朝道光年间,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皆藏书丰富,世称南瞿北杨。

  • 38 .

    1.明清科举,依考生之地域而分南卷﹑北卷两种。

  • 39 .

    1.西汉禁卫军有南军北军之分,南军守卫未央宫,由卫尉统领。因未央宫在长安城内的南面,故称。 2.南方的军队。 3.特指南朝的军队。 4.指军队中之南路军。

  • 40 . 开大学

    中国的综合性大学。校址在天津。创建于1919年。前身为南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经济学院和数学、化学、历史、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等系。

  • 41 .

    1.朝南的树枝。 2.唐李公佐作《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后因以指梦境。亦比喻空幻。

  • 42 . 柯记

    传奇剧本。明代汤显祖作。取材于唐代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淳于棼梦中至槐安国,与金枝公主成婚,位居左丞相,复又获罪放逐,醒来看破红尘而坐化。

  • 43 . 柯梦

    1.见"南柯一梦"。

  • 44 . 柯太守

    1.南柯梦中的太守。常用作浮生无常之典实。

  • 45 . 柯一梦

    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 46 . 柯蚁

    1.南柯梦中之蚁。亦比喻追逐暂时富贵的人。

  • 47 .

    1.客居南方。 2.指客居南方之人。 3.从南方来的客旅。 4.孔雀的别名。

  • 48 .

    1.古指南方边远地区被贩卖的人。 2.地名。在北京市昌平县西。地当居庸关南要隘,因此得名。后魏叫下口,北齐叫夏口,元时始称南口。《元史.札八儿火者传》所称铁木真令札八儿轻骑入南口,破金人,即此地。

  • 49 .

    1.宋代储藏钱币与物资的仓库。

  • 50 .

    ①头朝南:南首而卧。 ②南面的一端:东墙南首。

  • 51 .

    1.亦作"南守"。 2.犹南巡。

  • 52 . 书房

    1.在北京故宫干清宫西南隅,本清康熙帝早年读书处。后选调翰林或翰林出身之官员到里面当值,除应制撰写文字外,并遵照皇帝旨意起草诏令,一度成为发布政令的地方。雍正间军机处成立后,即专司文词书画之事。

  • 53 . 水北调工程

    中国从长江调水解决华北、西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一项庞大水利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东线在江苏扬州附近抽取长江水,大体沿京杭运河逐级提水北上,穿过黄河直达天津。中线近期从丹江口引水,远期将线路延伸至三峡,经南阳、汉淮分水岭缺口,在郑州西北过黄河,沿京广铁路北行,直达北京。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西北地区。近期先开始实施东线和中线。

  • 54 .

    1.南北;方向。

  • 55 .

    1.南北朝时南朝御史台在尚书省之南,称南台,因称南台之长御史中丞为"南司"。 2.唐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皇宫)南面,故称"南衙",亦称"南司"。

  • 56 . 斯拉夫

    ①旧国名。在欧洲东南部。由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黑山六个共和国组成的联邦共和国。1991年联邦解体,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马其顿四国先后宣告独立。1992年,塞尔维亚、黑山两国宣布联合成立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②东南欧国家,在巴尔干半岛上。临亚得里亚海。面积1022万平方千米。人口10482万(1993年)。首都贝尔格莱德。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北部多瑙河流经地区为平原。大部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工业以机械制造最重要。玉米和小麦为主要农产

  • 57 .

    1.清凉的南风。

  • 58 .

    1.见"南床"。

  • 59 .

    1.南方边境。

  • 60 .

    1.指南戏﹑南曲或昆曲。明徐渭有《南词叙录》﹑魏良辅有《南词引正》,清吕士雄有《南词定律》,都是论南戏或昆曲的专着。 2.指弹词一类说唱故事。

  • 61 .

    1.即栗里。在今江西九江南陶村西。 2.南边的村庄。

  • 62 . 大洋

    也叫“南冰洋”或“南极海”。指南极洲周围的水域,包括大致南纬50°附近的印度洋、大西洋和南纬55°~62°之间的太平洋。面积约3800万平方千米。水生和岸栖动物丰富,尤以磷虾著名。大洋上漂浮的冰山极多。

  • 63 .

    1.指南方。 2.南面或南方的道路。 3.专指古代中原地区对西域交通的主要道路南北二道中的南道。

  • 64 . 道主人

    1.南路居停之处的主人。

  • 65 .

    1.南方地区。

  • 66 .

    1.复姓。《庄子》有南伯子綦。

  • 67 .

    1.地名,商三亳之一,汤初的国都。后迁西亳,故南亳又称东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县西南。

  • 68 .

    1.指南匈奴诸部。 2.南边;南方地区。

  • 69 .

    1.南方小菜。

  • 70 .

    1.唐代吏部的属官。由员外郎一人充任,负责审核官吏的档案和政绩,并向上级呈报,以为升迁的依据。 2.泛指明代留都南京各部的官员。

  • 71 .

    1.即南粮。

  • 72 . 禅寺

    1.在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李家庄西侧。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大佛殿内无柱,只用两根通长的四椽栿承载着上部屋架。创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是我国现存已知最古的木构建筑物。殿中十七尊塑像﹑佛座以及石塔﹑石狮等都是我国唐塑中的佳作。1974年进行了维修,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73 . 昌会战

    1939年3月,日军向南昌发动总攻。中国守军进行顽强抵抗。27日,日军猛攻南昌,守军与敌巷战后奉令撤退。4月,中国军队发起反攻,5月5日攻克南昌车站,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日军在空军和炮兵支援下凭坚据守,中国军队久攻不下,于9日奉命停止反攻。

  • 74 . 昌起义

    又称“八一起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在南昌发动的武装起义。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领导北伐军二万多人举行武装起义,占领了南昌。5日,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9月下旬到达潮州(今潮安)、汕头,遭强敌围攻,主力损失严重。剩下的队伍,一部分撤至海陆丰地区,一部分由朱德、陈毅等率领经江西转入湘南,在当地党组织和农民武装的配合下,发动了湘南起义,后到达井冈山地区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

  • 75 . 昌市

    江西省省会。在省境北部、赣江下游、向九铁路线上。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豫章、洪都。1926年设市。人口151万(1995年)。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在此领导武装起义。建国后建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和纪念塔、革命烈士纪念堂。名胜古迹有百花洲、青云谱、滕王阁等。有江西大学等高等学校。

  • 76 .

    1.古地名。在今安徽巢县西南。因位于古代华夏族活动地区的南方,故名。 2.南方远国名。

  • 77 .

    1.我国南北朝时期,据有江南地区的宋﹑齐﹑梁﹑陈四朝的总称。因四朝都建都于建康,即今南京市,故后人或借指南京。 2.泛称位于南方的南宋﹑南明。

  • 78 .

    1.即指南车。 2.比喻正确方向的指引者。

  • 79 .

    1.南方所产的珍宝。古代常用以朝贡。

  • 80 . 陈北崔

    1.指明末画家陈洪绶与崔子忠。陈是浙江诸暨人,崔是山东莱阳人,居顺天(今北京市),以善画人物齐名。

  • 81 . 陈北李

    1.指明朝李时勉﹑陈敬宗。李为北京国子监祭酒,陈为南京国子祭酒,皆以直节重望,为士林所依归。

  • 82 .

    1.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楚国在中原南面,后世称南楚,为三楚之一。北起淮汉,南至江南,约包括今安徽中部﹑西南部,河南东南部,湖南﹑湖北东部及江西等地区。

  • 83 .

    1.指四川南部,即川南地区。 2.泛指南方的河川。

  • 84 . 船北车

    比喻行踪不定。

  • 85 .

    1.向南的窗子。因窗多朝南,故亦泛指窗子。

  • 86 . 渡江

    海南省最大河流。源出海南岛中部山区,在海口以东入琼州海峡。长311千米。流量丰富。上游建有松涛水库。

  • 87 .

    1.南方;南边。 2.南边正门。

  • 88 .

    1.古国名﹑县名。春秋时顿国为陈国所迫,南迁,故号南顿。西汉置县,因以为名。明废。 2.佛教语。禅宗主张顿悟佛果的一派,即南宗。

  • 89 . 顿北渐

    1.佛教禅宗的两个宗派。一派主张顿悟,是为南宗;一派主张渐修,是为北宗。

  • 90 .

    1.亦作"南为"﹑"南伪"﹑"南讹"。指夏时耕作及劝农等事。 2.南方主夏属火,炎帝所司。因用以借称火神。

  • 91 .

    1.亦作"南蕃"。 2.犹南疆。 3.南方的屏障。

  • 92 .

    1.见"南藩"。

  • 93 . 贩北贾

    为了谋生而到处奔走。

  • 94 .

    1.南面,南边。表示方位。 2.泛指南部地区,指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 95 . 方古猿

    又称“南猿”。上新世至更新世中期一类形态接近猿类的早期人科化石。1924年首先在南非发现一头骨化石。从化石推断,南方古猿已能直立行走。

  • 96 . 防铁路

    从广西南宁经钦州到防城港。长174千米。中国西南地区出海通道。1986年通车。

  • 97 .

    ①指非洲南部地区。通常包括马拉维、赞比亚、博茨瓦纳、斯威士兰、莱索托、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莫桑比克、安哥拉、科摩罗、津巴布韦、南非、纳米比亚、留尼汪岛、圣赫勒拿岛和阿森松岛等。 ②南非国家。临大西洋和印度洋。面积1221万平方千米。人口43594万(1995年)。首都比勒陀利亚。地形以高原为主。属亚热带气候。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世界大矿业国之一。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金刚石、铀、煤炭、铂、锰、钒、铬出口量也大。主要农产品有玉米、小麦、高粱、棉花等。羊毛和鱼类制品产量居世界前列。

  • 98 . 非高原

    在非洲南部。大部分海拔1000~2000米。中部是卡拉哈里沙漠,地势最低。东、南、西三面形成绵延数千千米的弧形大断崖。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有色金属及金刚石等矿藏极为丰富。

  • 99 .

    1.从南向北刮的风。 2.古代乐曲名。相传为虞舜所作。 3.南方的乐曲。 4.指《诗经》中的国风。借指古代淳朴的诗风。 5.指南朝诗的风格。 6.南方的风气。 7.男风;男色。

  • 100 . 风不竞

    南风:南方的音乐;不竞:指乐音微弱。原指楚军战不能胜。后比喻竞赛的对手力量不强。

  • 101 . 风歌

    1.古代乐曲名。

  • 102 .

    1.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故称南方为"南服"。

  • 103 .

    1.指尚书省。因位于宫廷之南,故称。 2.宋时称开封府为南府。 3.辽建国前的部落集团之一。 4.清乾隆时,移内中﹑和乐﹑内学等太监,习艺于南花园,隶内务府,因称南府,以别于西华门内的内务府。

  • 104 .

    1.南山,指庐山。 2.南面的山冈。

  • 105 .

    1.《诗.小雅》篇名。六笙诗之一,有目无诗。《南陔》﹑《白华》﹑《华黍》为前三篇,是燕飨之乐。《诗.小雅.南陔序》:"《南陔》﹐孝子相戒以养也;《白华》﹐孝子之絜白也;《华黍》﹐时和岁丰﹐宜黍稷也。有其义而亡其辞。"《仪礼.乡饮酒礼》:"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后用为奉养和孝敬双亲的典实。

  • 106 . 歌子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有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三字或二十六字,押平声韵。双调五十二字,有平声韵和仄声韵两体。唐代另有《南歌子词》,单调,二十字,押平声韵,即五言绝句。

  • 107 .

    1.指清末活动于南方的革命党。

  • 108 .

    1.战国时楚国隐士。 2.复姓。战国有南公揭。见《史记.秦本纪》。

  • 109 . 公鼎

    1.西周初期青铜器。清道光年间在陕西省岐山礼村出土,为南公之孙盂所造,故称。或称"盂鼎"。详"盂鼎"。

  • 110 .

    1.南方星宿的宫,指朱鸟星座。 2.南面的住室或宫殿。 3.秦﹑汉宫殿名。 4.皇室及王侯子弟的学宫。 5.尚书省的别称。谓尚书省象列宿之南宫,故称。《后汉书.郑弘传》:"建初﹐为尚书令……弘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着之南宫﹐以为故事。"南朝梁丘仲孚着《南宫故事》百卷,亦以南宫称尚书省。唐及以后,尚书省六部统称南宫。 6.指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 7.借指北宋书画家米芾。米芾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 8.复姓。春秋有南宫适。见《论语.宪问》。适,一作"括"。

  • 111 . 宫词纪

    散曲选集。明代陈所闻编。六卷。与《北宫词纪》合称《南北宫词纪》。保存了部分不常见的明人散曲。

  • 112 . 宫敬

    1.指南宫敬叔,春秋时鲁大夫。

  • 113 . 宫舍人

    1.见"南省舍人"。

  • 114 .

    俗称“番瓜”、“饭瓜”。双子叶植物,葫芦科。一年生草本。茎蔓生,五棱形。叶大,圆形或心脏形。花黄色。果圆、长圆、扁圆、葫芦形等,老熟后表面有白粉。中国普遍栽培。果可作蔬菜、杂粮和饲料。种子可炒食或榨油。

  • 115 . 瓜子

    1.南瓜的子。可炒食,也做药用。

  • 116 .

    1.南方的关塞。 2.明谓海西女真哈达部。该部分布在今辽宁开原南哈达河畔,因靠近明当时所设马市广顺关(俗称南关),故有此称。

  • 117 .

    1.南方籍的官。 2.南方的官吏。

  • 118 .

    春秋时楚人之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杜预注:“南冠,楚冠。”(絷:关押;逮捕监禁。)后因以代称囚犯: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 119 . 冠楚囚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 120 . 冠客

    1.借指囚犯。 2.指南方人。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