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校组词
  4. 【校】开头能组哪些词

【校】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考核选择。

  • 2 .

    1.核计用费。

  • 3 .

    1.犹察明。

  • 4 .

    1.考释铭文。

  • 5 .

    1.比试才艺。 2.考核才能。

  • 6 .

    1.考查,裁决。

  • 7 .

    1.骑兵部队。

  • 8 .

    1.切磋棋艺。

  • 9 .

    1.谓将帅挥旗操演军阵。

  • 10 .

    1.学校的成立纪念日。往往选取学校有重大意义事件的发生日为之。如北京大学确定五月四日为校庆日。

  • 11 .

    1.校勘诠释。

  • 12 .

    1.马官之长。 2.管理池沼的小吏。

  • 13 .

    1.即学舍。古代的学校。 2.多指学校房屋。

  • 14 .

    1.比试射技和武艺。 2.射猎。

  • 15 .

    1.校勘石刻文字。

  • 16 .

    〈书〉校勘。

  • 17 .

    本指两人相对校阅,考订版本文字,纠正讹误。今即指校勘或校订:校雠学|聚书数千卷,皆自校雠。参见“校勘”。

  • 18 .

    1.谓逐一检查。

  • 19 . 刀手

    1.持刀的军士。

  • 20 .

    1.衡量德行。

  • 21 .

    1.调查确定。

  • 22 .

    校订并加标点:~古籍。

  • 23 .

    对照可靠的材料改正书籍、文件中的错误。

  • 24 .

    1.考核订正。

  • 25 .

    1.检查督促。

  • 26 .

    1.审阅校订。

  • 27 .

    1.考察衡量。

  • 28 . 短量长

    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

  • 29 . 短推长

    指衡量人物的长处和短处。同“校短量长”。

  • 30 .

    1.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指部队,队伍。 2.列队。

  • 31 .

    ①核对是否符合标准:一切计量器都必需~合格才可以发售。 ②按原稿核对抄件或付印样张,看有没有错误。 ③做校对工作的人:他在印刷厂当~。

  • 32 .

    ①书籍、报刊出版工作的环节之一。根据原稿核对校样,订正差错,以保证出版物的质量。 ②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

  • 33 . 对员

    1.从事校对工作的人员。

  • 34 .

    1.一个学校的风气。

  • 35 .

    1.考核过失。

  • 36 .

    1. 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

  • 37 .

    1.犹评论。 2.复查。

  • 38 .

    校对并改正错误。

  • 39 . 稿

    1.付印前供校对用的样稿。

  • 40 .

    1. 学校规定的代表本校的歌曲。

  • 41 .

    1.学校中的工友。

  • 42 .

    军衔的一等。系中等军官军衔的统称。通常设上校、中校、少校,有的还设大校。中国于1955-1965年实行的军衔制和1988年始重新实行的军衔制,校官均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

  • 43 .

    1.核点经费。

  • 44 .

    1.学校制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

  • 45 .

    1.校对,核查。

  • 46 .

    1.旧时学校中称大家公认或选举的最美的女学生。

  • 47 .

    1.学校师生员工佩带的标明校名的徽章。

  • 48 .

    1.考察故实。

  • 49 .

    1.考核功绩。

  • 50 .

    1.校录辑补。即对一书或一文的不同版本及散失于各书的佚文进行考释﹑整理﹑编辑。

  • 51 .

    1.考订典籍。

  • 52 .

    1.计算,核算。 2.犹计较。

  • 53 .

    1.校订和笺注。如徐震堮有《世说新语校笺》。

  • 54 .

    1.审理调解。

  • 55 .

    1.犹计较。

  • 56 .

    1.装饰的物品。

  • 57 .

    1.检阅军队。

  • 58 .

    1.订正后雕版印刷。

  • 59 .

    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目的在于确定原文的真相。

  • 60 .

    校对原书,勘正错误。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版本或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考订其文字异同和正误真伪。

  • 61 . 勘学

    研究校勘的学问,是整理古书的专业知识。

  • 62 .

    1.核实考察。 2.唐代官名。属吏部,主管考核官员功过。

  • 63 .

    1.校正刊刻。

  • 64 .

    1.考试。

  • 65 .

    1.检阅。

  • 66 .

    1.营垒。

  • 67 .

    1.《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着黄衣,植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后因以"校藜"谓精心校勘书籍。

  • 68 .

    1.校勘整理。 2.论理,讲理。 3.审察治理。 4.古代官名。执掌校勘整理宫廷藏书。唐置集贤殿校理,宋因之。元﹑明废。清置文渊阁校理,掌注册点验。

  • 69 .

    1.较量武力;比试力量。

  • 70 .

    1.谓考定历法。

  • 71 .

    1.谓营垒相连。

  • 72 .

    1.犹考核。

  • 73 .

    1.核查实际情况;核实。

  • 74 .

    1.考评士子。

  • 75 .

    1.三国时魏﹑吴所置掌侦察刺探官民情事的官名。是皇帝或执政的耳目。吴也称校官。

  • 76 .

    1.考较试验。 2.考选;考试。

  • 77 .

    1.装饰。

  • 78 .

    1.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

  • 79 .

    1.校勘注释。

  • 80 .

    1.即校刀手。

  • 81 .

    1.校勘书籍。 2.古代掌校理典籍的官员。汉有校书郎中,三国魏始置秘书校书郎,隋﹑唐等都设此官,属秘书省。 3.唐胡曾《赠薛涛》诗:"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薛涛,蜀中能诗文的名妓,时称女校书。后因以"女校书"为妓女的雅称。亦省称"校书"。

  • 82 . 书部

    1.古代指国家校理藏书之所。

  • 83 . 书笺

    1.即薛涛笺。一种幅小而精美的纸张,用以题咏或书写信函。唐人称薛涛为女校书,故薛涛笺又称校书笺。亦借指题咏或书信。

  • 84 . 书郎

    1.东汉时,征召学士至兰台或东观宫中藏书处校勘典籍,其职为郎中者,称校书郞中(亦省称校书郎);其职为郎者,则称校书郎。三国魏始置校书郎官职,司校勘宫中所藏典籍诸事。唐以后历代因之。明以后不置。

  • 85 .

    1.数计。

  • 86 .

    1.犹装扮自己。

  • 87 . 外辅导员

    1.学校在校外聘请的辅导员。

  • 88 .

    1.卫士。

  • 89 .

    武官名。西汉始定为武官名,位略次于将军,并随职务冠名号,如中垒校尉等。汉武帝时置八校尉为分掌宿卫京师各部队之将领。汉以后掌少数民族地区的长官也以此称。唐代以后为低级武散官之称。明清时其地位更低。

  • 90 . 尉厨

    1.《晋书.阮籍传》:"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后因以"校尉厨"代指美酒。

  • 91 .

    1.校勘文章。

  • 92 .

    1.考较武艺。

  • 93 .

    1.学校教育事务。 2.泛指学校事务。

  • 94 .

    1.考校练习;考查学习。

  • 95 .

    1.拘捕。

  • 96 .

    1.校订修正。

  • 97 .

    1.古代称学校。

  • 98 .

    1.校理补叙。

  • 99 .

    1.考试选拔。

  • 100 .

    1.学校。

  • 101 .

    1.巡视考察。

  • 102 .

    1.学校为了进行道德教育的方便,选择若干符合本校办学宗旨的醒目词语,作为学校全体人员的奋斗目标。

  • 103 .

    1.核对查考;比较验证。

  • 104 .

    书刊报纸等印刷品印刷前供校对用的样张。

  • 105 .

    根据原稿排版后印出供校对用的样张。最后一次校正付印的校样称“清样”或“付印样”(一作“付型样”)。

  • 106 .

    1.考核技术。

  • 107 .

    1.在学校中工作的医生。

  • 108 .

    1.即交椅。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椅子。

  • 109 .

    1.旧时对学校中工友的称呼。

  • 110 .

    1.校勘增益。

  • 111 .

    1.检阅,操演。

  • 112 .

    1.较量勇力。

  • 113 .

    1.学校的师生称在本校毕业的人,有时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职员的人。

  • 114 .

    1.校勘者的话。

  • 115 .

    1.校对工作者。

  • 116 .

    1.学校内供休息﹑观赏的园子。亦泛指学校范围内的地面。

  • 117 .

    1.计较怨仇。谓有怨仇必定报复。

  • 118 .

    ①审阅校订(书刊内容)。 ②〈书〉检阅:~三军 ㄧ~阵法。

  • 119 .

    1.犹指责。

  • 120 .

    1.阅兵校武。 2.犹交战。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