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下组词
  4. 【下】开头能组哪些词

【下】开头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1.配角。

  • 2 .

    1.谓向下垂挂。

  • 3 .

    1.下嘴唇。2.昆虫的下唇,由第二对下腭在中腺联合而成,在各种昆虫内有变化但是典型的包括下唇基节。

  • 4 .

    1.具供词。

  • 5 .

    1.见"下次小的"。 2.紧接着本次以后的一次。

  • 6 . 次孩儿

    1.犹言下次小的。指仆役。

  • 7 . 次人等

    1.指仆役。

  • 8 . 次小的

    1.元代对仆役的称呼。

  • 9 .

    1.支取一部分之后还存若干数目。

  • 10 .

    (价格、销量、汇率等)下降;下跌:股市连续~|这个月电视机销售量~15%。

  • 11 .

    1.追求财利。 2.古时婚礼,男家使媒人向女家求婚,叫下达。 3.以私事陈达于君。 4.向下发布或传达。

  • 12 . 大夫

    1.古代的职官名。周王室及诸侯各国卿以下有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

  • 13 . 丹田

    1.人体部位名。在脐下的叫下丹田。

  • 14 .

    1.鸟类或爬行动物产卵。 2.比喻飞机投弹。

  • 15 .

    1.间道,小路。 2.犹下策。 3.下流,不正经。

  • 16 . 道齐桓

    1. 近古述及齐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17 .

    1.亦作"下的"。 2.舍得;忍心。

  • 18 . 得去

    1.犹言过得去。

  • 19 . 得手

    1.亦作"下的手"。 2.谓忍心下毒手。

  • 20 .

    1.谓德之下者。

  • 21 .

    1.见"下得"。

  • 22 . 的手

    1.见"下得手"。

  • 23 .

    1.据《周礼》,天子有事会诸侯,则在郊外筑坛以发布政事。坛之阶有三层,分为上中下三等。由地而上,其第一层为下等,乃位次之低者。 2.等级低的;地位卑下的。 3.指低级庸俗,不高雅。

  • 24 . 等人

    1.品性不好的人。 2.地位卑下的人。

  • 25 .

    1.犹下土,天下。 2.瘠地;下等的土地。

  • 26 . 地幔

    1. 深度大约在1000公里以下的地幔的部分。

  • 27 .

    1.下等;劣等。

  • 28 .

    1.分店,支店。

  • 29 .

    1.谓人民有沉溺之患。语出《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孔颖达疏引郑玄注:"昬,没也;垫,陷也。禹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亦指人民陷于苦难之中。 2.被水淹没。

  • 30 . 钓子

    1.喻设计谋。

  • 31 .

    1.低沉的乐调。 2.指流俗的乐调。

  • 32 .

    1. (水位、价格等)下降;贬值。如:股市行情下跌。

  • 33 .

    1.同"下碇"。

  • 34 .

    1.下聘。旧式婚姻定婚时男方给女方聘礼。 2.付出定金。

  • 35 . 定义

    1. 阐明…的意义(如一个词或一个术语的意义);特指对…阐明其意义。

  • 36 .

    1.见"下碇"。

  • 37 .

    1.亦作"下椗"。 2.谓船只停泊或靠码头。

  • 38 . 碇税

    1.唐代对外洋商船靠岸停泊所征的税。

  • 39 .

    1.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西周都镐京,以雒邑(今河南洛阳故城)为下都。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洛诰》序云:'周公往营成周',则成周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之王城也;洛阳,成周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厘大臣所居治事之地。"(2)西晋都洛阳,东晋称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为下都。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从豫章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3)北齐都邺,以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为下都。见《太平御览》卷一五五引《晋书》。(4)北宋都开封

  • 40 .

    1. 用毒药杀害。

  • 41 .

    1.谓世俗之垢浊。 2.谓垢浊之风浸染于下。

  • 42 .

    1.指东西的下面一头。

  • 43 .

    1.判决。

  • 44 . 断语

    1.作出判断。

  • 45 .

    1.脊椎动物的下颚骨,又称下颌。 2.多数节肢动物口器的第二对附肢,也称"小颚"或"下腮"。生在口两旁的下方,是摄取食物﹑帮助咀嚼的器官。形状很小,长有很多短毛。

  • 46 .

    1.落发,剃发。

  • 47 .

    1.谓在酒楼中当值陪侍酒客的官妓。 2.指偏远的少数民族。对上国而言。

  • 48 .

    1.亦作"下蕃"。 2.王公的封地。 3.指州郡。

  • 49 .

    1.低声。

  • 50 .

    1.指祭祀或敬神用的等级较低的牲畜,如特豕﹑特豚之类。

  • 51 .

    1.剩余。

  • 52 . 湿

    1.谓地势低而潮湿。

  • 53 .

    1.往井下丢石块。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语出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 54 .

    1.谓最晩的时限。

  • 55 .

    1.准备食物。

  • 56 .

    1.官名。古代天子﹑诸侯都设有士,分上士﹑中士﹑下士。秦以后亦沿用。 2.今用作军衔﹐为军士的最低一级。 3.才德差的人。

  • 57 .

    1.近世。 2.指后世。 3.指阴间。

  • 58 .

    1.旧指打短工者接受雇用。 2.指商品不时鲜,已过产销旺季。

  • 59 .

    1. [方]∶出力;卖力气。如:他是个肯下苦的人。

  • 60 .

    1.送人的字画﹑书籍,给人的信件等上面所写的自己的名字。

  • 61 . 辣手

    1.施用凶狠毒辣的手段。

  • 62 .

    1.随后;后来。

  • 63 .

    1.汉代将军名号。 2.指水军。 3.指下濑船。

  • 64 . 濑船

    1.行于浅水急流中的平底快船。

  • 65 .

    1.即下牢关,在今湖北宜昌市西北。

  • 66 .

    1.施礼。 2.指向女家送聘礼。

  • 67 .

    1.谓乡里,乡野。 2.指民间歌谣。 3.谓人死归葬之所。

  • 68 . 里巴人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 69 .

    1.同"下里"。 2.卑下鄙俗。亦指人或文辞之鄙陋者。

  • 70 .

    1.出力;从事体力劳动。

  • 71 .

    1.低级官吏;属吏。

  • 72 .

    1.古代祭祀时主祭人的助手,有上手下手之分,下手曰下利。 2.同"下痢"。古代医学对"泄泻"与"痢疾"的统称。 3.堪舆家迷信之说,指不宜埋葬的处所。

  • 73 .

    1.指腹泻。

  • 74 .

    1.指对联的下半联。 2.指旧体诗中相对地居后的一联。

  • 75 .

    1.进行治疗。

  • 76 .

    1.职位低微的官吏。 2.下属;属官。

  • 77 .

    1.末等。 2.末位;下位。 3.下面所开列的。

  • 78 .

    1.低劣;恶劣;卑劣。

  • 79 .

    1.下对;下视。

  • 80 . 陵上替

    在下者凌驾于上,在上者废弛无所作为。谓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

  • 81 .

    1.下达命令,尤其根据正式的或强制的法规的命令。如:法庭决议下令把那些人接到法庭审讯。2.发布命令。如:下令举行罢工。

  • 82 . 溜头

    1.亦作"下流头"。 2.江河的下游。

  • 83 .

    1.河流的下游。 2.指子孙,后辈。 3.犹末流。指一种流派的余绪。 4.比喻众恶所归的地位。 5.微贱。 6.指地位微贱的人。 7.下品;劣等。 8.卑鄙,龌龊。 9.向下流逝。 10.喻君上的恩泽下布。

  • 84 . 流社会

    1.旧谓社会中居于低级地位的阶层。

  • 85 . 流头

    1.见"下溜头"。

  • 86 .

    1.漏壶中的水下滴以标记时刻。

  • 87 .

    1.谓禄之少者。

  • 88 .

    1.前方;路边。 2.犹言下江,指长江下游的地方。 3.路为宋﹑金﹑元行政区划名,元定辖区户数在十万以下者为下路。

  • 89 .

    1.谓腰以下。详"上旅"。

  • 90 .

    1.着落;归属。 2.去处;去向。 3.究竟;分晓。 4.下降。 5.处置;对付。 6.伤害。 7.奚落。

  • 91 . 落不明

    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

  • 92 .

    1.从马上下来。 2.指官吏到任。 3.比喻某项工作或工程停止进行。

  • 93 . 马碑

    1.见"下马牌"。

  • 94 . 马饭

    1.犹言接风酒。

  • 95 . 马坊

    1.古代在宫禁陵墓或庙宇寺院前建立牌楼,乘车骑马的人到此,必须下来步行,叫下马坊。

  • 96 . 马冯妇

    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 97 . 马观花

    1.见"下马看花"。

  • 98 . 马看花

    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 99 . 马牌

    1.亦称"下马碑"。 2.旧时宫殿及孔庙前,东西各立一碑,文为"文武官员军民人等至此驻轿下马"云云,俗称"下马牌"。

  • 100 . 马威

    原指官吏初到任时对下属显示的威风,后泛指一开始就向对方显示自己的威力。

  • 101 . 马席

    1.新娘进门那天的酒宴。

  • 102 . 马作威

    指官吏到任故意用严法处理下属树立威风。泛指先给对方一点厉害。

  • 103 .

    1.清代征收田赋分上下两期,下期从八月到十一月,叫下忙。

  • 104 .

    1.复姓。周代有下门子。见《国语.周语下》。

  • 105 .

    1.次序靠后的或部位低的部分。 2.犹下首。指位次较低卑的一边。 3.指下级;基层。

  • 106 .

    1.百姓;人民。

  • 107 .

    1.牲畜的内脏。 2.指坏人的心肠。

  • 108 . 水船

    1.顺水下驶的船。 2.比喻人的文思敏捷。

  • 109 . 水道

    1.排除雨水和污水的管道。

  • 110 .

    1.讲解。

  • 111 .

    1.犹拼命。

  • 112 . 死劲

    1.用尽全力;拼命。

  • 113 . 死手

    1.犹下毒手。

  • 114 .

    1.劣等马。 2.比喻物之粗劣者,犹言下品或下等。

  • 115 . 宿

    1.指普通的公寓或客栈。

  • 116 .

    1.犹下坠。中医谓脉气下沉。

  • 117 .

    1.同"下遗"。

  • 118 . 潠田

    1.低下多水的田。

  • 119 .

    1.后汉陈蕃为乐安太守。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之。特为置一榻,去则悬之。后蕃为豫章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徐穉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陈蕃传》及《徐穉传》。后遂谓礼遇宾客为"下榻"。 2.寄居;住宿。

  • 120 .

    1.官名。指司空。 2.星名。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