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组词
  3. 男组词
  4. 【男】结尾能组哪些词

【男】结尾能组哪些词

更新:
  • 1 . 百

    1.犹言多男孩。语本《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朱熹集传﹕"百男﹐举成数而言其多也。"

  • 2 . 长

    1.长子﹐排行最大的儿子。 2.成年的男子。 3.《神异经.中荒经》﹕"东方有宫﹐青石为墙﹐门有银榜﹐以青石碧镂﹐曰天地长男之宫。"后以"长男"指代寺观。

  • 3 . 不

    1.谓男子有生理缺陷,没有生殖能力。

  • 4 . 长庶

    1.犹长庶。

  • 5 . 嫡

    1.正妻所生之子。

  • 6 . 次

    1.次子。

  • 7 . 大

    1.指成年男子。 2.长子。 3.指超过正常结婚年龄的未婚男子。

  • 8 . 得

    1.生男孩。

  • 9 . 儿

    ①男子汉:见义勇为的好~。 ②男孩儿:只有一女,别无~。

  • 10 . 丁

    成年男子:即有丁男繁衍之族。也指已及服役年龄的男子: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

  • 11 . 饤坐

    1.犹言饤座梨。

  • 12 . 多

    1.多子嗣。语本《庄子.天地》:"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多男子!'" 2.多男性。

  • 13 . 佛

    1.宋时吐蕃别族青堂羌人首领唃厮啰的自称,意为"天子"。

  • 14 . 夫

    1.男人﹐丈夫。

  • 15 . 贵

    1.指日后当大贵的男孩。

  • 16 . 干

    1.指太子。

  • 17 . 耕

    1.农夫。

  • 18 . 鳏

    1.无妻的成年男子。

  • 19 . 近事

    1.[梵文﹑巴利文up?saka,俗语uv?saa]即居士。指在家奉佛受五戒的男子。

  • 20 . 坎

    1.道教指汞,内丹家谓为人体内的阴精。与"离女"相对。

  • 21 . 緑女红

    1.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 22 . 立

    1.成年的儿子。

  • 23 . 鲁

    1.见"鲁男子"。

  • 24 . 绿女红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 25 . 蛮

    1.方言。指男性童仆。

  • 26 . 女

    1.儿女。

  • 27 . 前

    1.前妻的儿子。对后母而言。

  • 28 . 散

    1.古代无职守或封邑的男爵。详"散侯"。

  • 29 . 三尺

    1.指童仆。

  • 30 . 少

    1.指《周易》八卦中的艮卦。艮为阳卦﹐第三爻为阳爻﹐故称"少男"。 2.小儿子。 3.年轻未婚男子。 4.见"少男风"。

  • 31 . 圣

    1.德才超群的男子。 2.传说中有道之士。

  • 32 . 嗣

    1.继嗣的儿子。

  • 33 . 髫

    1.男孩。

  • 34 . 庶

    1.庶出之子。

  • 35 . 天

    1.天上男仙。称美男子。

  • 36 . 童

    1.男孩。 2.指没有性交经历的男子。

  • 37 . 僮

    1.童男,少年。

  • 38 . 息

    1.亲生儿子。

  • 39 . 乡

    1.爵号名。

  • 40 . 县

    1.爵名。

  • 41 . 小

    1.泛指未成年的男孩。 2.年幼的儿子。 3.唐户籍制称四岁至十五或十七岁的男子为小男。

  • 42 . 孝

    1.居丧的儿子。 2.泛指居丧的儿孙。 3.对父母行孝道的男子。

  • 43 . 一索成

    旧时指头胎生子。同“一索得男”。

  • 44 . 一索得

    旧时指头胎生子。

  • 45 . 遗

    1.指死去父亲的男孩。

  • 46 . 义

    1.犹义儿。

  • 47 . 宜

    1.旧时祝颂妇人多子之辞。 2.谓多子。 3.指宜男草。

  • 48 . 有

    1.古国名。后用作姓氏。有﹐词头。

  • 49 . 愚

    1.对人谦称己子。

  • 50 . 震

    1.语本《易.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后以"震男"用为对对方长子的敬称。

  • 51 . 侄

    1.犹侄儿。唐颜真卿《祭伯父豪州刺史文》中自称"侄男"。

  • 52 . 中

    1.次子;诸子中居长幼之间者。 2.未成丁的男子。 3.泛指青年男子。

  • 53 . 子

    1.子爵和男爵。古代诸侯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和第五等。 2.儿子。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