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在中间组哪些词
1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2 . 嗒焉若丧
嗒焉:沮丧的样子。原指形神解体,物我皆失。后多形容懊丧的神情。
3 . 嗒焉自丧
嗒焉:沮丧的样子。形容若有所失或灰心丧气的心态。
4 . 割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5 . 狡焉思逞
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同“狡焉思启”。
6 . 狡焉思启
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
7 . 狡焉思肆
指怀贪诈之心图谋侵人之国。同“狡焉思启”。
8 . 溘焉长往
溘:忽然。指人突然死亡。
9 . 惄焉如捣
惄焉:忧思伤痛的样子。忧思伤痛,心中像有东西撞击。形容忧伤思念,痛苦难忍。
10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见"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11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焉:哪儿;附:依附。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
12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13 . 杀鸡焉用牛刀
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14 . 习焉不察
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15 . 习焉不觉
1.犹言习焉不察。
16 . 习焉弗察
1.犹言习焉不察。
17 . 乌焉成马
乌、焉、马三字字形相近,几经传抄而写错。指文字因形体相似而传写错误。
18 . 下焉者
1.《礼记.中庸》:"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郑玄注:"下谓臣也。"朱熹集注:"下焉者,谓圣人在下,如孔子虽善于礼,而不在尊位也。"后以"下焉者"指次等者。
19 . 心焉如割
心像被刀割一样。形容痛楚之甚。
20 . 语焉不详
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21 . 终焉之志
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
22 . 字经三写,乌焉成马
1.文字经过多次转抄,"乌"﹑"焉"误为"马"字。比喻事经辗转,易出讹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