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的文言文意思(古文古汉语解释)
倡
- (1)<名>古称歌舞艺人。《史记·滑稽列传》:“优旃者,秦倡,侏儒也。”
- (2)<名>通“娼”。妓女。白行简《李娃传》:“长安之倡女也。”
倡
- (1)<动>同“唱”。《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2)<动>作乐。屈原《东皇太一》:“陈竽瑟兮浩倡。”
- (3)<动>带头;倡导。《汉书·陈胜传》:“今诚以吾众为天下倡,宜多应者。”
倡在文言文中的用法示例(常用词语及解释)
【倡言】提倡;建议。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今之否隔,友于同忧,而臣独倡者,窃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
倡的字典解释
倡chàng发动,首先提出:倡言,倡始。倡议。倡导。提倡。首倡(首先提倡)。古同“唱”,唱和(he)。倡chāng古代称唱戏的人:倡优。古同“娼”,妓女。笔画数:10;部首:亻;笔顺编号:3225112511* 古诗网为您提供倡的文言文意思,倡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倡的文言文意思及用法、例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