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在中间的成语(共120个)
大名鼎鼎
成语解释:鼎鼎:声威盛大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春秋鼎盛
成语解释:春秋:年龄。
人年龄正处在旺盛、强壮之际。旧时比喻人正当壮年;精力充沛。成语出处:汉・贾谊《新书・宗首》:“天子春秋鼎盛,行仪未过,德泽有加焉,犹尚若比,况莫大诸侯权势十此者乎?”
革故鼎新
成语解释:除去旧的;建立新的。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改革。革:改革。
故:旧的。成语出处:《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
尝鼎一脔
成语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
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成语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人声鼎沸
成语解释:鼎沸:鼎水沸腾;原比喻形势不安定;现比喻声音嘈杂。
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钟鸣鼎食
成语解释: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华、排场。钟鸣:吃饭时敲钟;鼎食:列鼎而食。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鼎鼎有名
成语解释:鼎鼎:盛大的样子。
非常有名。成语出处:宋・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钟鼎山林
成语解释:比喻富贵和隐逸。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再用韵送祐之弟归浮梁》词:“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一:“疏雨梧桐,微云河汉,钟鼎山林无限悲。”
牛鼎烹鸡
成语解释: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成语出处:《后汉书・边让传》:“函牛之鼎以烹鸡,多汁则淡而不可食,少汁则熬而不可熟。”
列鼎而食
成语解释: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击钟鼎食
成语解释: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三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鼎鼎大名
成语解释:鼎鼎:名声盛大的样子。
很大的名气。成语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八:“为我们讲经学的一位鼎鼎大名的成都名士,只拿着一本《左传事纬》照本宣科。”
四海鼎沸
成语解释:四海:古人以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用以指全国各地;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
形容天下大乱。成语出处:西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三足鼎立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
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天下鼎沸
成语解释:鼎: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沸:鼎里的水沸腾。
比喻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人心焕散,惶惶思变。成语出处: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由是天下鼎沸,奸凶并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