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120个)

  • 解颐

    kuāng dǐng jiě yí

    成语解释:《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后以“匡鼎解颐”谓讲诗清楚明白,非常动听。

    成语出处:《汉书・匡衡传》:“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颜师古注:“如淳曰:‘使人笑不能不止也。’”

  • 万钟

    wǔ dǐng wàn zhōng

    成语解释:指高官厚禄。

    成语出处:明・宋濂《永思堂记》:“如羊之跪乳,鸟之反哺,其乐将矢谁,视五鼎万钟若不能过之。”

  • 人家

    zhōng dǐng rén jia

    成语解释:见“钟鼎之家”。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

  • 钟鸣

    zhōng míng dǐng zhòng

    成语解释:谓官高位重。

    成语出处:明・唐顺之《章孺人传》:“徒苟且富贵,即钟鸣鼎重,亦何足道。”

  • 鱼游沸,燕巢飞幕

    yú yóu fèi dǐng , yàn cháo fēi mù

    成语解释:沸:开水;鼎:古代锅类器皿;巢:筑巢。
    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方当系颈蛮邸,悬首稿街,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刀锯

    dāo jù dǐng huò

    成语解释:刀、锯:古刑具,也指割刑和刖刑;鼎镬:古炊具,也指烹刑。
    指古代刑具。也泛指各种酷刑。

    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刑用刀锯,其次用钻凿。”又,《汉书・郦陆朱刘叔孙传赞》:“丽生自匿监门,待主然后出,犹不免鼎镬。”

  • 三分

    sān fēn dǐng lì

    成语解释: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成语出处:《魏书・匈奴刘聪等传序》:“论土不出江汉,语地仅接褒斜,而谓握皇符,乘帝籍,三分鼎立,比踪王者。”

  • 一代

    yī dài dǐng chén

    成语解释:见“一代宗臣”。

    成语出处:《南史・丘灵鞠传》:“公为一代鼎臣,不可复为覆餗sù。”

  • 瓜分

    guā fēn dǐng zhì

    成语解释:比喻国土分裂,群雄对立。

    成语出处:北宋《新唐书・李轨传》:“隋亡,英雄焱起,号帝王者瓜分鼎峙。”

  • 轻重

    wèn dǐng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 幕燕

    mù yàn dǐng yú

    成语解释: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后遂以“幕燕鼎鱼”比喻处境极危,即将覆灭。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拔山

    jǔ dǐng bá shān

    成语解释:能将大鼎举起,能将高山拔动。比喻力大气壮。

    成语出处:明・张四维《双烈记・虏骄》:“王基霸业今朝定,举鼎拔山盖世强。”

  • 海内

    hǎi nèi dǐng fèi

    成语解释:鼎沸:比喻局势不安定,如同鼎水沸腾。
    形容天下大乱。

    成语出处:《后汉书・袁术传》:“今海内鼎沸,刘氏微弱,吾家四世公辅,百姓所归,欲应天顺民,于诸何如?”

  • 抃牛

    káng dǐng biàn niú

    成语解释:扛鼎:把鼎举起来。
    抃牛:把两头相斗的牛位开。
    能把鼎举起来,能把相斗的两头牛拉开。形容勇武有力,超越常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籍(项羽)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汉・杨雄《法言・渊骞》:“秦悼武、乌获、任鄙,扛鼎抃牛,非绝力也?”

  • 鸣钟

    liè dǐng míng zhōng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