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在中间的成语(共120个)
群情鼎沸
成语解释: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成语出处: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忽遘此变,群情鼎沸,副总统及各督军、省长,驰电督责。”
负鼎之愿
成语解释:鼎:古代立国的重器。
担负辅佐君王大任的愿望。成语出处:西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禁鼎一脔
成语解释:御用鼎器中的一块肉。比喻珍美之物。
成语出处:明沈鲤《太岳集>序》:“嗟乎,斯亦禁鼎一脔,尝者可以知其味已。”
九鼎一言
成语解释:《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成语出处:老师~,即纳吉问名,不逾于此,门生传示司马,使他静守甥舍,以待乘龙可也。 ★清・无名氏《人中画・风流配》
龙去鼎湖
成语解释:指帝王去世。
成语出处:典出《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涘,龙涘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涘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
问鼎中原
成语解释: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
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
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成语出处: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问鼎之心
成语解释:问:询问。
打听九鼎的大小轻重。相传禹铸九鼎,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指有夺政权的野心。现也指在比赛中有夺魁的雄心。成语出处:《晋书・王敦传》:既素有重名,又立大功于江左,专任阃外,手控强兵,群从贵显,威权莫贰,遂欲专制朝廷,有问鼎之心。
夏鼎商彝
成语解释: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
成语出处:元汤式《一枝花・赠王马杓》套曲:“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钟鸣鼎列
成语解释:见“钟鸣鼎重”。
成语出处:清・曹寅《题铜官秋色图》:“都尉起家勋戚,钟鸣鼎列,极福终其身。”
钟鼎之家
成语解释:富贵宦达之家。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
五鼎一肴
成语解释:比喻对自己很宽厚,对别人却非常小气。
成语出处:西京杂记:“公孙宏食故人高贺脱粟饭,覆以布被,贺怒曰:『宏内厨五鼎,外膳一肴,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