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在中间的成语(共167个)
深更半夜
成语解释:深夜。
成语出处:元・李蔚《燕青博鱼》第三折:“兄弟,深更半夜,你唤我做什么?”
黑更半夜
成语解释:指深夜。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有好差使派了别人;这样黑更半夜送人,就派我,没良心的忘八羔子!”
黑天半夜
成语解释:指深更半夜。
成语出处:马烽《三年早知道》:“一个老汉说:‘黑天半夜怕什么!红星社不会有人来。’”
一星半点
成语解释:形容极少。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他以为也许言语之间得罪了她,而她以为即使有一星半点的顶撞也犯不着这么客气。”
土埋半截
成语解释:比喻活不了多久。
成语出处:萧乾《皈依》:“别瞧我土埋半截儿,我还稀罕我这条老命呢。”
话不投机半句多
成语解释:彼此心意不同,谈话不能相契,干脆就沉默不言。
成语出处: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26回:“这日大家畅饮,正是‘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不知不觉,喝了个酩酊大醉。”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成语解释: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
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豆蔻年华,玲珑可爱。’”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
成语解释: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越是接近成功越要认真对待。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
秀才人情半张纸
成语解释: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谊。
秀才多以诗文、书画赠人,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比喻菲薄的礼物。成语出处:明・玩花主人《妆楼记・考试》:“自古道:‘秀才人情半张纸’,聊备一杯水酒,和你作别。”
秀才人情纸半张
成语解释:秀才:指儒生;人情:情面,情意。
秀才多以诗文、书画赠人,所费只是半张纸而已。比喻菲薄的礼物。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
糠菜半年粮
成语解释: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刘江《太行风云》:“总是个糠菜半年粮哇,今年可要早动手,多按上两瓮豆叶菜。”
思过半矣
成语解释:指已领悟大半或事情已获大部解决。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知者观其蒃辞,则思过半矣。”
凉了半截
成语解释:比喻非常失望。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2回:“黛玉听了,凉了半截。看紫鹃推门进来时,尚拿手帕拭眼。”
八两半斤
成语解释: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
半斤、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不相上下。成语出处: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19回:像你两个,一对材料,真是八两半斤。
一时半晌
成语解释:犹一时半刻。
成语出处: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人生死则在一时半晌。你叫我断了金波绿酿,却不等闲的虚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