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在中间的成语(共167个)
半心半意
成语解释:半:不完全。
不充分地或不完全地,不十分热心地,只是敷衍应付。成语出处:毛泽东《坚持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
半文半白
成语解释:亦作“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
成语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
半工半读
成语解释:一面劳动一面学习的个人学习方案。
成语出处:萧乾《落日》:“好容易有这么个半工半读的地方,你怎么一来就没长性——”
半明半暗
成语解释:光线不充足。
成语出处:余华《活着》:“灯光在他脸上一闪一闪,那张脸半明半暗,他弓着背咳嗽连连。”
半瞋半喜
成语解释:瞋:通“嗔”,生气。
形容欢喜中又带责备。成语出处:《动摇》:“方太太的回答是半瞋半喜的一笑。”
半间半界
成语解释: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成语出处:参见“半间不界”。
半丝半缕
成语解释:缕:线。
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成语出处:清・朱柏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半梦半醒
成语解释:谓睡眠尚未清醒。
成语出处:《卖命・半梦半醒》:“说来说去,我究竟在半梦半醒之间,做了些甚么呢?”
半饥半饱
成语解释: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八卷:“若论起吴衙内,只算做半饥半饱,未能趁心像意。”
一点半点
成语解释: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倘或不防,前后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
一些半些
成语解释:形容极少。
成语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老实一句,‘打开板壁讲亮话’,这事一些半些,几十两银子的话,横竖做不来。”
一个半个
成语解释:谓为数甚少。
成语出处:宋・陈亮《水调歌头》词:“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明・袁宏道《西湖杂记》:“吾辈粗根浮器,不曾见得一个半个智识,可轻易谈佛法哉?”
一男半女
成语解释: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一时半刻
成语解释:指很短的时间。
成语出处:元・范居中《金殿喜重重・货郎儿》:“才离了一时半刻,恰便似三暑十霜。”
一年半载
成语解释:约计一年或半年。表示时间不长。
成语出处:元・杨梓《敬德不伏老》第二折:“老将军,你且耐心者。不过一年半载,众公卿保奏你回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