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343个)

  • 冰寒

    bīng hán yú shuǐ

    成语解释: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假力

    jiǎ lì yú rén

    成语解释:借别人的力量做事。

    成语出处:战国・郑 列御寇《列子・汤问》:“耻假力于人,誓手剑以屠黑卵。”

  • 不败之地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成语解释:立于:处在;地:地位。
    指人处在不会失败的境地上。

    成语出处:孙武《孙子・军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 千里之堤,溃蚁穴

    qiān lǐ zhī dī , kuì yú yǐ xuè

    成语解释: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成语出处:先秦・韩非《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言归

    yán guī yú hǎo

    成语解释: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
    指重新和好。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 义形

    yì xíng yú sè

    成语解释: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
    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

    成语出处:战国・公羊高《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 官怠宦成

    guān dài yú huàn chéng

    成语解释:怠:松懈;宦:官吏,刚作官时谨慎认真,时间长了就松懈懒散,以致有失。

    成语出处:《文子・符言》:“宦败于官茂,孝衰于妻子,患生于忧解,病甚于且瘉。故慎终始始,则无败事也。”汉・刘向《说苑・敬慎》:官怠于宦成,病加于少愈,祸生于懈惰,孝衰于妻子。

  • 见制

    jiàn zhì yú rén

    成语解释:见:被;制:控制。
    指被别人控制。

    成语出处:《鬼谷子・谋篇第十》: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

  • 谋莫难周密

    móu mò nán yú zhōu mì

    成语解释:谋:计谋。
    谋划最难的地方在于周到严密。

    成语出处:《鬼谷子・摩篇》:“谋莫难于周密,说莫难于悉听,事莫难于必成。”

  • 不绝

    bù jué yú ěr

    成语解释:绝:断。
    声音在耳边不断鸣响。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这是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 无动

    wú dòng yú zhōng

    成语解释:衷:内心。
    丝毫没有触动内心。形容对应该动心的事情毫无感触;漠然置之。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闻之漠然良久,若不能无动于衷者。”

  • 世故

    lǎo yú shì gù

    成语解释:老于:老练;有经验;世故:处世的经验。
    老练而又富于处世经验。

    成语出处:唐・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 言表

    yì yú yán biǎo

    成语解释: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成语出处:明・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 律己

    yán yú lǜ jǐ

    成语解释:律:约束。
    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成语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 青过

    qīng guò yú lán

    成语解释: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同“青出于蓝”。

    成语出处:宋・朱熹《答吕季克书》:“其所著书乃如此,若《原说》者,则可谓青过于蓝矣。”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山谷下》:“东坡盖学徐浩书,山谷盖学沈传师书,皆青过于蓝者。”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