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七章:“农民们互相传说,彼此相告,雀跃的欣喜的心情溢于言表。”
“溢”,读作“yì”,不能读作“ài”。
“溢”,不能写作“益”。
内容的深度、感情或思想超出言语以外。如:“捧读来书,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