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中间的成语(共222个)
梦中说梦
成语解释:原为佛家语,比喻虚幻无凭。后也比喻胡言乱语。
成语出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96卷:“复次善勇猛,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说梦境自性都无所有。何以故?善勇猛,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
好说歹说
成语解释: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三回:“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说我们都是乡邻,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
横说竖说
成语解释:说服别人或向人提出请求。
成语出处:《景德传灯录・希运禅师》:“且如四祖下牛头融大师,横说竖说,犹未知向上关棙子。”
痴人说梦
成语解释:痴:呆;傻。
原指对傻子说梦话;傻子信以为真。现在比喻凭妄想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成语出处:宋・无名氏《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苏公肯亦效痴人说梦邪?”
打开天窗说亮话
成语解释: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逢人说项
成语解释: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成语出处:唐・李绰《尚书故实》:“杨祭酒敬之爱才,公心尝知江表之士项斯。赠诗曰:‘处处见诗诗总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空口说白话
成语解释:形容只是口头说说而没有事实证明或实际行动。
成语出处:《旧唐书・宪宗本纪》:“凡好事口说则易,躬行则难。卿等既言之,须行之,勿空口说。”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成语解释: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成语出处:朱自清《公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井水不犯河水。”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成语解释:指看人说话与处事。形容人善于说话。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第二要嘴巴会说,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了官场说官场上的话,见了生意人说生意场中的话。”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成语解释:黄连:中药,味苦。
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成语出处: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一章:“寡妇孤儿,恐怕受人欺侮,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
成语解释: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
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序:“觉世间变幻之态,无有过于中国官场者……尝苦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处说起。”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成语解释:逢:遇见。
指人与人互相欺瞒,不把实际情况或心里话说出来。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孙富叫家童算还了酒钱,与公子携手下船,正是: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胡说八道
成语解释: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
成语出处:宋・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瞎说白道
成语解释: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指乱编瞎说。
成语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91回:“李氏听了,啐道:‘呸!没的瞎说白道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