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之入骨
更新:2025-10-30 00:17
晋・葛洪《自序》:“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仇。”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痛恨到极点。
那知府亦恨之入骨,一处处弄得天怒人怨,在他自己始终亦莫明其所以然。(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
“恨”,读作“hèn”,不能读作“hěn”;“骨”,读作“gǔ”,不能读作“gú”。
“恨”,不能写作“狠”。
“恨之入骨”和“切齿痛恨”、“咬牙切齿”;都表示痛恨到极点。不同在于:“恨之入骨”偏重在仇恨的程度;其中的“之”复指所恨的对象;“切齿痛恨”和“咬牙切齿”偏重在仇恨的神态;样子;本身不含所恨的对象。
形容痛恨到了极点。《抱朴子・外篇・自叙》:“见侵者则恨之入骨,剧于血雠。”亦作“恨之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