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在中间的成语(共111个)
避实击虚
成语解释:虚:空虚。
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防御薄弱之处。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虚实》:“水之行,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避强击弱
成语解释:指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打其疲弱的。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奔走之间,可以知其虚实强弱,然后避实击虚,避强击弱。”
目击耳闻
成语解释: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成语出处:《资治通鉴・唐纪睿宗景云二年》:“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睹。”
避强击惰
成语解释:军事用语。在运动战中避开敌人的精锐部队而专拣疲弱的打。
成语出处:唐・元稹《批刘悟谢上表》:“卿宜密运谟猷,明宣号令,避强击惰,取暴抚羸。”
目击道存
成语解释: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成语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中流击楫
成语解释:击:敲打;楫:浆。
比喻立志奋发图强。成语出处:《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
毂击肩摩
成语解释: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临葘之涂,车毂击,人肩摩。”
鹰击毛挚
成语解释:击:搏击;挚:凶猛。
鸷鸟扑击其他动物时,羽毛都张着。比喻严酷凶悍。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而纵以鹰击毛挚为治。”
抱关击柝
成语解释:柝:木梆;抱关:守关;击柝:打更巡夜。
守关巡夜的人。比喻职位卑下。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
声东击西
成语解释:迷惑敌人的一种战术;虚张声势说攻击东边;实际进攻西边。声:声张;击:打击。
成语出处:唐・杜佑《通典・兵六》说:“声言击东,其实击西。”
各个击破
成语解释:各个:逐个;击:攻。
军事术语。指利用优势兵力将被分割开的敌军一部分一部分消灭。有时也比喻将问题逐个解决。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集中红军相机应付当前之敌,反对分兵,避免被敌人各个击破。”
打击报复
成语解释:打击:攻击。
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成语出处:《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鸷鸟将击,卑飞敛翼
成语解释:比喻欲擒故纵,伺机而后发。
成语出处:《六韬・发启》:“鸷鸟将击,卑飞敛翼;猛兽将搏,弭耳俯伏。”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成语解释:其:他的;锐气:勇猛的气势;惰:松懈善于用兵之人,总是避开敌人初来时的气势,等敌人疲惫时再狠狠打击。
成语出处:先秦・孙武《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悬羊击鼓,饿马提铃
成语解释:悬:吊挂。
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把铃吊在饿马的蹄子上发出声音。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楔子:“俺今夜倒下个空营,着悬羊击鼓,饿马提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