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83个)

  • 秣马

    liàn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成语出处:宋・苏洵《几策・审敌》:“将遂练兵秣马以出于实,实而与之战,破之易尔。”

  • 秣马

    xuǎn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今若敕励诸将选兵秣马,疾入西界,但能痛败昊贼一阵,则吾军威大振而虏汁沮矣。”

  • 牧马

    xǐ bīng mù mǎ

    成语解释:洗擦兵器,喂养战马。指做好作战准备。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佑元年》:“吾洗兵牧马,坐食转输,温饱有余。”

  • 坚城

    dùn bīng jiān chéng

    成语解释:顿:停留;坚城:坚固的城池。
    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顿之燕坚城之下。

  • 挫锐

    dùn bīng cè ruì

    成语解释:钝:锋刃不利,引申为疲惫;兵:军队;挫:挫伤;锐:锋利,指锐气。
    军队疲惫,锐气挫伤。

    成语出处:《孙子兵法・作战篇》:久则钝兵挫锐。

  • 游勇

    kuì bīng yóu yǒng

    成语解释:指逃散的士兵。

    成语出处: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 布阵

    pái bīng bù zhèn

    成语解释:指排列队伍,布设阵势。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执锐披坚领大兵,排兵布阵任非轻。”

  • 极武

    qióng bīng jí wǔ

    成语解释:动用全部兵力,肆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奢侈无限,穷兵极武,百姓空竭,万民疲弊。”

  • 秣马

    xùn bīng mò mǎ

    成语解释:兵:士兵;秣:喂养。
    练好士兵,喂饱战马。指做好战前准备。

    成语出处:《周书・文帝纪》:“臣自奉诏总平凉之师,责重忧深,不遑启处。训兵秣马,唯思竭力。”

  • 之计

    yè bīng zhī jì

    成语解释:谓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成语出处:郭希仁《从戎纪略》:“伯英进兵甚猛,谨防中敌曳兵之计。”

  • 弃甲

    yè bīng qì jiǎ

    成语解释:拖着兵器,丢掉铠甲。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成语出处:陈毅《过汾河平原》诗:“丘貉古今同一概,曳兵弃甲暗投降。”

  • 追击

    zòng bīng zhuī jī

    成语解释:纵:发,放。
    派出军队追击敌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 安忍

    zú bīng ān rěn

    成语解释:阻:倚仗;阻兵:仗恃手握兵权;安忍:安于做残忍的事情。
    形容行凶作恶而有恃无恐。

    成语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 束甲

    àn bīng shù jiǎ

    成语解释:按兵:军队停止行进。
    甲:铠甲,泛指武器装备。
    止兵不前,捆起铠甲。

    成语出处:《赤壁之战》:“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 败卒

    cán bīng bài zú

    成语解释:残:残余的,不完整的;败:输。
    战败后剩余的兵卒。指被击溃的军队或势力。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杨铁刀恃着凶勇,保了元太子及些残兵败卒,约有二千余众,向北而驰,被朱亮祖同廖永忠赶上。”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