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83个)

  • 韩信用,多多益办

    hán xìn yòng bīng , duō duō yì bàn

    成语解释:比喻越多越好。同“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成语出处:明・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韩信用兵,多多益办。此是化工造物之妙,与文同用。”

  • 韩信将,多多益善

    hán xìn jiàng bīng , duō duō yì shàn

    成语解释:将:统率,指挥。
    比喻越多越好。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 斩木为,揭竿为旗

    zhǎn mù wéi bīng , jiē gān wéi qí

    成语解释:兵:兵器;揭:举。
    砍来木棍当兵器,举起竹竿当旗帜。比喻武装起义。

    成语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两国交,不斩来使

    liǎng guó jiāo bīng , bù zhǎn lái shǐ

    成语解释: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们派个人去是决计不要紧的。”

  • 千日,用在一时

    yǎng bīng qiān rì , yòng zài yī shí

    成语解释: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

  • 借寇,赍盗粮

    jiè kòu bīng , jī dào liáng

    成语解释: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成语出处:秦・李斯《谏逐客书》:“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 借贼,赍盗粮

    jiè zéi bīng , jī dào liáng

    成语解释:兵:兵器,武器;赍:以物送人。
    送给盗贼粮食,借给盗贼武器。比喻帮助敌人或坏人。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故齐所以大破者,以期伐楚而肥韩,魏也;此所谓借贼兵,赍盗粮者也。”

  • 潢池

    nòng bīng huáng shi

    成语解释:《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潢池,积水池。后因以“弄兵潢池”喻起兵。有不足道之意。

    成语出处:《汉书・循吏传・龚遂》:“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 胜负家常势

    shèng fù bīng jiā cháng shì

    成语解释:兵家:军事家;势:情势。
    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旧唐书・宪宗纪》:“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或计。”

  • 胜负家之常

    shèng fù bīng jiā zhī cháng

    成语解释:兵家:军事家。
    胜利或失败是军事家常遇到的事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 之计

    jiāo bīng zhī jì

    成语解释:故意向敌军示弱,以助长其骄傲情绪,使其轻敌大意的计策。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 十八般

    shí bā bān bīng qì

    成语解释: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

    成语出处: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十回:“马静一瞧,大殿前摆着家伙,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若论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 回营

    shōu bīng huí yíng

    成语解释:营:军队驻扎的地方。
    召集正在作战或值勤的士兵返回军营。指停止某项工作或活动,把人员召集回来。

    成语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7回:“二人大战三百余合,不分胜负,看看天色已晚,各自收兵回营。”

  • 把守

    fēn bīng bǎ shǒu

    成语解释:分散兵力,到处防守。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4回:“二城俱已收复,分兵把守,诸事停妥。”

  • 不举

    àn bīng bù jǔ

    成语解释:犹按兵不动。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无名氏《精忠记・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