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86个)

  • 鸡蛋里找

    jī dàn lǐ zhǎo gǔ tóu

    成语解释:比喻故意挑剔。

    成语出处:老舍《老舍自传》第一章第三节:“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

  • 嶙峋

    shòu gǔ lín xún

    成语解释: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成语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 情同

    qíng tóng gǔ ròu

    成语解释: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我与公覆,情同骨肉,径来为献密书,未知丞相肯容纳否?”

  • 至亲

    zhì qīn gǔ ròu

    成语解释:至亲:关系最近的亲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
    最亲近的亲属。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除是至亲骨肉,终日在面前的,用意体察,才看得出来。”

  • 亲如

    qīn rú gǔ ròu

    成语解释:形容关系密切如一家人。

    成语出处:江耀辉《红军鞋》:“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那里的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

  • 扬灰

    fén gǔ yáng huī

    成语解释:烧掉尸骨,扬弃骨灰。形容非常仇视。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侯景传》:“曝尸于建康市,百姓争取屠脍啖食,焚骨扬灰。”

  • 柴毁

    chái huǐ gǔ lì

    成语解释: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成语出处:《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 悚然

    máo gǔ sǒng rán

    成语解释:毛:头发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样子。
    毛发竖起;脊骨透寒。形容非常恐惧惊骇。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左右将此檄传进,操见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

  • 形销

    xíng xiāo gǔ lì

    成语解释:身体消瘦;骨架凸现。形容身体极为消瘦。形:身形;形体;销:消瘦;枯槁;骨:骨架;立:树立;凸现。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

  • 嶙嶙

    ào gǔ lín lín

    成语解释: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
    嶙嶙:山崖突兀貌。
    比喻高傲不屈。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叶生》:“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

  • 哀毁

    āi huǐ gǔ lì

    成语解释:哀:悲哀;毁:损坏身体。
    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
    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耸然

    máo gǔ sǒng rán

    成语解释:形容极度恐惧与惊慌。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武叠两个指头,说将出来。言无数句,使听者毛骨耸然。”

  • 吸髓

    qiāo gǔ xī suǐ

    成语解释:敲碎骨头吸取骨髓。禅字用语;意指为了求道而不惜自残身体。比喻极残酷的剥削。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二十八祖菩提达摩》:“昔人求道,敲骨吸髓,刺血济饥。”

  • 铭心

    kè gǔ míng xīn

    成语解释: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
    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成语出处:唐・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 捐躯

    fěn gǔ juān qū

    成语解释:指粉身碎骨,献出生命。

    成语出处:唐・杜牧《又谢赐批答表》:“势当戮力尽瘁,粉骨捐躯,知无不为,见死宁避!”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