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在中间的成语(共286个)

  • 履肠

    pù gǔ lǚ cháng

    成语解释:暴露尸骨,踩踏肠子。极言所酿战祸之惨烈。

    成语出处:唐・魏征《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 肉薄

    ròu bó gǔ bìng

    成语解释: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成语出处:《元史・郝经传》:“且鄂与汉阳分据大别,中挟巨浸,号为活城,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委破壁孤城而去。”

  • 神湛

    shén zhàn gǔ hán

    成语解释:形容危惧。

    成语出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闽游日记后》:“门在山坳间,不甚轩豁,而森碧上交,清流出其下,不觉神湛骨寒!”

  • 而炊

    xī gǔ ér chuī

    成语解释:同“析骸以爨”。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宋微子世家》:“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

  • 情逾

    qíng yú gǔ ròu

    成语解释:逾:超过;骨肉:比喻至亲。
    形容感情极其深厚。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寄李季宣》:“弟于兄交虽道义,情逾骨肉、废弃十余年,始得一通问,可谓有人心乎?”

  • 抽筋

    guā gǔ chōu jīn

    成语解释:喻极力搜刮、榨取民财。

    成语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 ruǎn gǔ tóu

    成语解释:比喻意志薄弱、没有骨气的人,甚至丧失气节的人。

    成语出处: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想不到此人是个忘恩负义的软骨头,把我出卖了。”

  • yìng gǔ tóu

    成语解释:坚强不屈,毫不让步的人。

    成语出处:李晓明《平原枪声》:“马英从他爹那里继承下来唯一的财产,就是这一身硬骨头,根本不吃这一套。”

  • 平地起

    píng dì qǐ gǔ duī

    成语解释:比喻平空发生意外事故或祸端。

    成语出处:《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慈照聪禅师》:太守以私意笞辱之。既归,众僧迎于道左。首座趋向前问讯,曰:‘太守无辜屈辱和尚如此?’慈照以手指地云:‘平地起骨堆。’

  • 人亲肉香

    rén qīn gǔ ròu xiāng

    成语解释:比喻关系十分密切,感情深厚。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一回:朕自涿郡与卿等之父结异姓之交,亲如骨肉;今汝二人亦是昆仲之分,正当同心协力,共报父仇;奈何自相争竞,失其大义!

  • 鸡蛋里挑

    jī dàn li tiāo gú tou
  • 含著头露著肉

    hán zhe gú tou lòu zhe ròu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半吞半吐,不把意思完全说出来。

  • 人无刚,安身不牢

    rén wú gāng gǔ , ān shēn bù láo

    成语解释:人没有坚硬的骨头,身体就站不起来。比喻人无坚强的意志品格,就难以立身行事。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二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

  • 异姓

    yì xìng gǔ ròu

    成语解释:骨肉:血缘关系相同的人。
    虽然不同姓但像骨肉兄弟一样亲近。

    成语出处:《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

  • 销毁

    xiāo huǐ gǔ lì

    成语解释:销:久病枯瘦。
    形容身体枯瘦如柴。

    成语出处:唐・姚思廉《梁书・武帝纪》:“高祖形容本壮,及还京都,销毁骨立。”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