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网
  2. 成语词典
  3. 所的成语

所的成语(共348个)

  • 千夫

    qiān fū suǒ zhǐ

    成语解释:为众人所指责。形容触犯众怒。

    成语出处:清・章炳麟《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千夫所指,其倾覆可立而期。”

  • 措手足

    wú suǒ cuò shǒu zú

    成语解释:手脚没有地方放。形容没有办法,不知如何是好。

    成语出处:春秋・孔子《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矣。”

  • 罔知

    wǎng zhī suǒ cuò

    成语解释:罔:不。
    知:知道。
    措:安置、处置。
    不知道怎幺处理好。多指对突然发生的情况无法应付。亦作“罔知所厝”。

    成语出处: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

  • 不能

    wú suǒ bù néng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不能做的。指样样能做。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一:“近岁迎紫姑者极多,大率多能文章歌诗,有极工者,予屡见之,多自称蓬莱谪仙,医卜无所不能,棋与国手为敌。”

  • 不通

    wú suǒ bù tōng

    成语解释:通:知道。
    没有什么不知道的。

    成语出处:《孝经・感应》:“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 不晓

    wú suǒ bù xiǎo

    成语解释:见“无所不知”。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女甚是聪慧……便是三教九流的说话,无所不通,无所不晓。”

  • 不辞

    zài suǒ bù cí

    成语解释:辞:推辞。
    表示全部接受;决不推辞。

    成语出处:邹韬奋《经历》:“只须能尽我的微薄的力量,推进或促成这个主张的实现,任何个人的艰险,是在所不辞的。”

  • 投其

    tóu qí suǒ hào

    成语解释:投合对方的爱好;有巴结讨好的意味。投:投合;迎合;好:爱好;喜好;所好:喜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富翁见说是丹术,一发投其所好。”

  • 阿其

    ē qí suǒ hào

    成语解释:阿;循私;偏袒。迎合别人的心意;顺从他人的爱好;以向人讨好。

    成语出处:战国・孟子《孟子・公孙丑上》:“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污不至阿其所好。”

  • 不惜

    zài suǒ bù xī

    成语解释:惜:吝惜。
    决不吝惜。

    成语出处:清・金念劬《避兵十日记》:“果能摆城固守,区区民房原在所不惜。”

  • 畏忌

    wú suǒ wèi jì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畏惧和顾忌。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王尊传》:“专权擅势,大作威福,纵姿不制,无所畏忌,为海内患害。”

  • 忌讳

    wú suǒ jì huì

    成语解释:没有什么顾虑。

    成语出处:宋・种放《退士传》:“《皮氏文薮》,陆氏丛书,皆句句明白,剔奸塞回,无所忌讳。”

  • 能及

    lì suǒ néng jí

    成语解释:及:达到。
    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成语出处:唐・裴铏《传奇・韦自东》:“殿于宏壮,林泉甚佳,盖唐开元中万回师弟子之所建也;似驱役鬼工,非人力所能及。”

  • 未有

    qián suǒ wèi yǒu

    成语解释:以前从未有过的。表示某种新出现的事物。

    成语出处:宋・徐度《却扫编》下卷:“而邓枢密洵武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向无敌

    suǒ xiàng wú dí

    成语解释:没有能敌得住的对手。指谁也抵挡不住。多形容军威极壮;锐不可当。

    成语出处:三国・蜀 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 2017-2025 古诗网 | 古诗大全 | 诗词名句 | 国学典籍

粤ICP备2022032739号-1